新疆作為中國西北腹地,地域版圖占中國疆域的1/6。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時曾提出:“新疆不再是邊緣地帶,而是一個核心區、一個樞紐地帶”。從戰略定位看,新疆從“邊緣”走向“核心”,需要新疆縣域“跨越”發展的基礎支撐。
9月14日-19日,王牌智庫專家團隊走訪調研新疆和田地區、阿克蘇地區部分縣域,并重點考察了柯坪縣城鎮化、特色產業發展、城市品牌打造等,切實感受到柯坪縣委縣政府正在引領柯坪實現“城建跨越”“產業跨越”“品牌跨越”的實績,具備智庫研究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柯坪模式”的基本底色和實戰藍本。
從王牌智庫本次考察見聞和思考來看,新疆縣域高質量發展,應重點思考如何在國家“治疆方略”和新疆“興疆之策”的機遇下,找準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定位,探尋特色化、差異化縣域經濟特色發展之路,重塑縣域模式。新疆縣域要切實圍繞“大格局、大穩定、大責任、大生態、大產業”統籌謀劃發展思路,綜合考量區位、資源、援疆政策、產業條件等比較優勢,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要求,著力培育和挖潛農牧產品、工業、旅游等特色優勢產業,提升現代產業鏈水平,做強新疆產業集群“大文章”,帶動新疆縣域特色產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生態保護平衡發展。
一、觀察 “興疆之策”引領新疆縣域走向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視察新疆,三次召開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不斷強化新時代“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的治疆方略。在我國新一輪“多點支撐、多極帶動、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繁榮興旺”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中,新疆全面發展和縣域支撐成為“興疆”的根本之策。
2023年5月2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十屆八次全會提出:堅持區域協調發展,統籌推動烏克昌、北疆、東疆、南疆錯位競爭、聯動發展,著力破解南疆發展瓶頸制約,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和空間布局。
2023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區位優勢突出、產業基礎良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集聚人口經濟條件較好的縣城。立足縣城基礎條件和發展規律,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安全需要,明確了衛星功能縣城、專業功能縣城、農業功能縣城、生態功能縣城、開放功能縣城等不同類型縣城的發展方向。
在“治疆方略”的指引下,新疆正在加速探索“興疆之策”,片區競合發展、縣域分類發展成為重要的縣域經濟發展指南。當前,新疆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呈現明顯的空間關聯性、差異性,亟需依托片區競合和縣域分類發展導向的正確指引,促進縣域經濟“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向高質量跨越發展。
二、考察 行走南疆讀懂邊疆縣域經濟
新疆共有95個縣(市)。其中,建設兵團的12個縣級市由自治區直轄,其它83個縣分布在全疆13個地級市(州、地區)。新疆縣域的資源型、文化旅游型、邊境口岸型縣域數量眾多,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也是全疆縣域的主要類型和發展基礎。放在新疆視角,南疆地區聚集了全疆80%的少數民族,由于歷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南疆一直是新疆發展相對落后的區域,也是區域發展政策和兵地發展政策逐步傾斜側重的區域。南疆有“南疆是世界島的中心”的地位、“南疆是新疆的棋眼”的說法,南疆發展是新疆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此次新疆考察,王牌智庫對南疆阿克蘇地區“柯柯牙綠化工程”、柯坪縣域經濟發展進行了重點考察。
通過考察調研“柯柯牙紀念館”,感受到“柯柯牙綠化工程”對阿克蘇地區生態保護及縣域農林業發展的深刻改變。柯柯牙綠化工程,始于1985年,在阿克蘇地委領導班子堅定改變荒漠化狀態的偉大決定之下,在“沒列入國家立項、沒有勞動報酬、沒有工程資金、缺少大型工程機械”的條件下,30余年間,先后組織近390萬人次,進行54次綠化造林大會戰,建設了一道寬46公里、長57公里 “綠色長城”,創造了荒漠變林海的生態實踐,最終實現了讓阿克蘇地區各縣市紛紛走上了從種樹到“種富”的綠色發展之路。阿克蘇地區林果面積居全疆第二,產量及產值居全疆第一,林果業收入約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其中,毗鄰柯柯牙林的溫宿縣也成為全國聞名的林果大縣,2021年入選國家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通過踏勘感受柯坪縣城區風貌,調研了湖州湖羊產業園、智能生態牧草種植基地、萬峰駝養殖基地、華圣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新駝乳業有限公司、東風商用車等,結合對柯坪縣發展的觀察,切實感受到柯坪縣委政府對標新疆及阿克蘇地區的發展要求,以“三比三不比(不比總量比人均,不比規模比特色,不比增量比增速)”柯坪縣域經濟優化發展思路,秉持“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優”的發展理念,切中肯綮聚焦“抓產業、抓城建、抓營銷”不遺余力推動發展,以“城建跨越”“產業跨越”“品牌跨越”實現跨越式發展。柯坪縣委書記孔偉雄說:“全力打造縣域版本、縣域實踐和縣域風采,建設產業興旺、宜居宜業、具有更高柯坪辨識度的邊疆城市,讓各族群眾生活水平更高、成色更足、內涵更豐富。”
1.城建跨越助力柯坪“宜居宜業”
從城鄉建設看,柯坪縣圍繞加快建設“精致、康養、舒適”的目標,圍繞“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園中”公園式城建理念,開展地上管線集中入廊、違法搭建依法治理、老舊樓宇綜合改造、封閉小區拆墻擴院、街心綠地全程覆蓋、公園廣場功能完善、出租公交暢通便民、車輛停放有效整治、小區物業規范管理、文化塑城文明提升行動,城區建設不斷邁向新臺階。特別是2022年推進的人民公園、生態園及月光湖區域園林景觀改造提升項目,大力修建棗香公園、杏香公園,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還有城區供熱管網改造工程的推進,也將有效減少城市大氣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質量。農村建設方面,通過大力實施城鄉飲水安全工程、電網升級改造、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公路建設等方面來加快補齊“三農”短板,農村人居環境華麗蛻變。
2.產業跨越助力柯坪“產業興旺”
從產業發展看,柯坪縣圍繞“富民、強縣、繁榮”三大類產業,聚焦重點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取得多領域產業突破。圍繞富民產業,聚焦優質農牧資源,大力發展柯坪羊、柯坪駱駝、恰瑪古、黃杏產業、石斛仙草產業、戈壁設施農業六大農業特色發展產業。其中,“增羊拓駝”特色產業發展成為支撐柯坪經濟增長極。一是,立足資源優勢,用好浙江產業援疆資源,引進“湖羊繁殖”項目,大力發展湖羊產業,帶動各族群眾增收致富。二是,根據當地駱駝特色資源,構建“一園、三區、四基地”駱駝產業發展布局,申報“白駝之鄉”原產地地理標識,創建“柯坪駱駝”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品牌,先后引進新疆優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新駝乳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打造駱駝規模化發展基地和駱駝全產業鏈發展,持續叫響“中國駝城”柯坪品牌。圍繞“強縣產業”,樹立“無工業不強縣”的理念,聚焦挖潛優質資源優勢,健全和完善以光伏、油氣、礦產資源為主導的工業體系,實現礦產、油氣“從無到有”的跨越發展。圍繞“繁榮產業”,聚焦文旅資源,統籌利用醫療、中醫藥、民族醫藥等特色資源優勢,開發休閑度假、醫療保健、沙療體驗等康養旅游產品,打造集“醫、養、游、食、居”于一體的康養和大健康產業鏈,聚焦康養方向在文旅融合上不斷突破發展。
3.品牌跨越助力打造“柯坪辨識度”
近年來,柯坪縣委縣政府明確“康養駝城 秘境柯坪”的旅游名片,以“柯小駝”IP形象為載體打造“柯坪辨識度”。柯坪縣持續開展“以節促旅”,推進“旅游+”深度融合,加大“柯小駝”系列文創產品研發力度,豐富“柯小駝”圖庫,依托柯坪縣“六大富民康養”產業,推出更多“柯小駝”標識零售商品種類,加強“柯小駝”IP品牌宣傳推廣;抓住各類節日節點,結合柯坪縣特色產業、歷史文化資源,積極舉辦采摘節、駱駝節、羊肉恰瑪古節等系列文旅節慶活動,同時,積極聯動承辦國際、自治區級、地區級系列文化旅游節慶活動及體育賽事,持續唱響“康養駝城 秘境柯坪”的城市品牌,向“宜居宜業康養城市”的目標堅定邁進。
柯坪縣委書記孔偉雄會見王牌智庫團隊合影留念(2023年9月17日)
王牌智庫首席專家、董事長上官同君(左二)與阿克蘇地區柯坪縣委書記孔偉雄(中)
上官同君說:應該為孔偉雄書記的膽識和睿智點贊,政治魄力永遠是縣委書記能謀善斷的標配,決策魄力永遠是縣委書記作為“班長”帶好縣級領導班子會干實干的保障。
柯坪縣“城建跨越”“產業跨越”“品牌跨越”的三大實踐,正是新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例證。圍繞“康養駝城 秘境柯坪”的精準定位,堅持探尋特色化、差異化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柯坪實踐必將創造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柯坪模式”。
三、洞察 對新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按照新時期縣域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要求,小修小補、零打碎敲已經不能適應新發展理念的需求,需要系統、全面地找到縣域發展的癥結、方向和目標。從“邊緣”到“核心”,新疆高質量發展需要系統性綜合考量,將縣域高質量發展頂層設計導入新疆新發展格局,擁有大空間。從“邊緣”到“核心”,新疆縣域亟需圍繞“大格局、大穩定、大責任、大生態、大產業”來統籌謀劃,處理好地緣政治和能源戰略的關系,以及生態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經濟政策的相互作用、西域文化傳承與文化產業發展等問題,從而實現縣域經濟社會平衡、充分、協調和高質量發展。
1.大格局:發揮區位優勢,拓東聯西打通內外雙循環
對新疆來說,發展“內循環”既涉及到區內的經濟循環,也涉及到新疆參與到“國內大循環”;發展“外循環”涉及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各國的互聯互動。因此,新疆發展要打好“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帶一路”和西部大開發聯動“組合拳”,打通內外雙循環。
新疆縣域,對內要向東求生存,依托各地特色優勢資源,高效發展現代農業、新能源產業;對外向西要效益,圍繞“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帶一路”、包括“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和“向西開放戰略”,融入新疆對外開放行動計劃,依托各地對外開放口岸,大力發展進出口商品加工產業、邊境(跨境)旅游、邊民互市貿易、電子商務等外向型經濟,推動“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口岸經濟”轉變,助力新疆經濟總量的大幅躍升。
2.大穩定:民族融合團結,筑牢縣域發展穩定關卡
“團結穩疆”作為治疆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因此,堅持把維護新疆地區社會穩定作為縣域發展的重要任務和責任。平衡和把握好穩定和發展兩個關鍵,作為新疆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的重要前提。新疆要加大力度通過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情感聯系紐帶,以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民族團結,充分發揮“團結穩疆”帶來的發展紅利;同時重點抓好文化潤疆工作、旅游興疆工程,以新疆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打造絲綢之路文化與民俗風情旅游目的地。
3.大責任:縣委書記扛起擔當,激發縣域發展動力
郡縣治天下安,新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體到“人”這個層面,責任就在縣委書記的肩上,縣委書記扛起擔當,激發縣域發展動力,具體體現在:
一是加強縣域高質量發展頂層設計,因地制宜布局城-鄉-村產業發展空間;二是聚焦制約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堵點展開調查研究,逐項研究破題之策;三是用好政策支持和產業援疆外力,加強新疆縣域與援疆內地的資源對接與產業合作;四是努力提升領導干部的履政能力,充分發揮援疆干部的人脈資源優勢,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理念,常態化推進干部異地學習考察和培訓學習等形式,推進干部隊伍作風轉變和能力提升,鍛造適應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干部隊伍。
4.大生態:秉持生態發展理念,守護生態基礎
新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是生態,特色產業發展基礎是生態,生態保護和適度開發以及生態產業發展,是實現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因此,新疆縣域高質量發展,必須以生態保護、生態建設和生態適度開發為基礎,切實秉持生態發展新理念,切實做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協調發展。
健全生態環保機制,從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施生態環境建設、推進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等方面入手,落實加大生態環境治理投資、提升生態脆弱區的治理能力、人居環境綜合治理、綠色農業補償、產業結構及能源結構調整等系列舉措,持續拓展綠色發展空間,帶動綠色生態經濟可持續增長。
5.大產業:優化產業體系,激活產業動能
新疆提出“八大產業集群”建設目標,但新疆縣域普遍面臨產業鏈不全、產業配套能力差的瓶頸制約。因此,優化產業體系,激活產業動能是當務之急。持續推動延鏈、補鏈、拓鏈、強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做優做大做強,依托全產業鏈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統籌解決制約發展的人才“回流”和外地人才“吸納”的雙重困境。以生態資源為基礎,以“數字經濟”為引領,通過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高新技術,壯大生態特色主導產業,全鏈式建構現代產業體系,重點打造現代農業產業、新能源產業和基礎工業品制造中心,創建“新疆特產”農產品品牌、“新疆制造”工業品品牌;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通過亞歐通道輸送至國內和歐洲市場,強化新疆成為亞歐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樞紐支點,助力新疆發展從“邊緣”到“核心”,全面實現新疆縣域“跨越”發展。
總之,縱觀新疆縣域,生態環境和生態基礎發展潛力較大,片區競合與縣域分類的發展思路是可持續發展方向。但全疆縣域區域與資源稟賦不同,特色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協調的問題依然存在,且各類資源短板與市場化產業對接力度不足。因此,全疆縣域平衡與協調發展,全局性、科學性、專業性、系統性縣域經濟頂層設計戰略不可或缺,地方政府施政落地科學決策需要補上這一課。
(作者:王牌智庫首席專家、董事長 上官同君)
聲明:本公眾號文章僅用于分享,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文字、圖片版權問題,敬請后臺聯絡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