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省份黨委書記同日調整 省委書記履新都說了啥?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閱讀原文】3月21日,新華社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決定:彭清華任四川省委書記,鹿心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奇任江西省委書記,王國生任河南省委書記,王建軍任青海省委書記。一日之內四川、廣西、江西等五省份黨委書記調整。
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深深扎根巴蜀大地,全力服務四川人民
中央決定我擔任四川省委書記,我深感責任重大,一定和省委班子成員一道,樹牢“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作為做好新時代四川工作的根本遵循,深深扎根巴蜀大地,全力服務四川人民,一張藍圖繪到底,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我們要著力抓好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兩會精神貫徹落實,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經濟強省;著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安逸舒適;著力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全力支持、密切配合中央巡視組巡視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扎扎實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為四川勾畫的美好藍圖變成現實。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從今天開始,我就是廣西人
中央決定由我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這是中央對我的信任和重托,我為在廣西發展的關鍵時期來為廣西各族人民服務感到高興,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從今天開始,我就是廣西人。我一定盡快熟悉情況,適應崗位要求,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自治區黨委一班人,緊緊依靠全區各族干部群眾,在歷屆自治區黨委、政府班子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礎上,努力把富民興桂事業推向前進,不辜負黨中央的重托和全區各族人民的期望。
江西省委書記劉奇:作為一個“進口老表”,我已深深愛上了這片紅土圣地
兩年來,作為一個“進口老表”,我已深深愛上了這片紅土圣地,深深愛上了勤勞質樸的江西老表,我為能夠親身參與江西決勝全面小康的歷史進程深感自豪。現在,工作崗位發生了變化。我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和黨中央的重托,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發揚真抓實干的良好作風,一如既往、腳踏實地為江西發展進步貢獻智慧力量。
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我要把對河南的熱愛之情銘刻心頭,盡快適應河南、盡快熟悉河南、盡快融入河南
河南是一片充滿生機、潛力巨大的熱土。能夠來這里工作,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從今天起,河南就是我的家,我要把對河南的熱愛之情銘刻心頭,盡快適應河南、盡快熟悉河南、盡快融入河南。我決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緊緊依靠領導班子的同志和全省人民,恪盡職守,勤勉工作,為推動河南改革發展、造福河南人民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不辜負黨中央的信任和重托,不辜負河南父老鄉親的期盼和愿望。
青海省委書記王建軍:我將全力挑起挑好這副擔子,負起負好這份責任
我堅決服從中央決定,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與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班子一道,團結帶領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在歷屆領導班子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礎上,不斷開創青海工作的新局面。
二、機構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明年3月全部完成
地方機構設置的原則
(一)確保集中統一領導。省、市、縣各級涉及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國家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的機構職能要基本對應,明確同中央對口的組織機構,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
(二)賦予省級及以下機構更多自主權。除中央有明確規定外,允許地方因地制宜設置機構和配置職能,允許把因地制宜設置的機構并入同上級機關對口的機構,在規定限額內確定機構數量、名稱、排序等。
(三)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根據工作實際需要,整合基層的審批、服務、執法等方面力量,統籌機構編制資源,整合相關職能設立綜合性機構,實行扁平化和網格化管理。推動治理重心下移,盡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使基層有人有權有物,保證基層事情基層辦、基層權力給基層、基層事情有人辦。上級機關要優化對基層的領導方式,既允許“一對多”,由一個基層機構承接多個上級機構的任務;也允許“多對一”,由基層不同機構向同一個上級機構請示匯報。明確政策標準和工作流程,加強督促檢查,健全監督體系,規范基層管理行為,確保權力不被濫用。推進直接服務民生的公共事業部門改革,改進服務方式,最大限度方便群眾。
(四)規范垂直管理體制和地方分級管理體制。理順和明確權責關系,屬于中央事權、由中央負責的事項,中央設立垂直機構實行規范管理,健全垂直管理機構和地方協作配合機制。屬于中央和地方協同管理、需要地方負責的事項,實行分級管理,中央加強指導、協調、監督。
機構改革的路線圖
中央和地方機構改革在工作部署、組織實施上要有機銜接、有序推進。在黨中央統一部署下啟動中央、省級機構改革,省以下機構改革在省級機構改革基本完成后開展。
鼓勵地方和基層積極探索,及時總結經驗。堅持蹄疾步穩推進改革,條件成熟的加大力度突破,條件暫不具備的先行試點、漸次推進。
各地區各部門要嚴明紀律,機構改革方案報黨中央批準后方可實施,不能擅自行動,不要一哄而起。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嚴禁突擊提拔干部,嚴肅財經紀律,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機構改革的時間表
省一級黨委政府的改革將于今年9月底前報黨中央審批,并于今年底前基本改革調整到位。
所有的地方機構改革任務要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三、縣委書記的這篇“走心”調研文章,大家都說“服”!
來源:決策雜志、文秘工作
時任鄖縣縣委書記胡玖明撰寫的這篇調研報告,讀來倍感親切,印象十分深刻,這篇報告以“感動,觸動,行動”入手,從選題、布局、寫法都非常新穎,恰到好處,令人叫絕。此處節選“觸動”部分表述。
走一走,轉一轉,矛盾化解一大半
當基層干部,不能嘴勤屁股懶,要經常到群眾家里去看、去聽、去問、去說。走一走,轉一轉,很多矛盾就成不了矛盾,即使真有問題也能得到很好的化解。
一碗飯,一杯茶,群眾眼里淚花花
幾天在村里調研,走到哪里,不論家境好壞,都先坐下來;坐,不看凳子臟凈,只管一屁股坐下;群眾遞上一支煙,不論什么牌子連忙起身接過來,主人家如果吃煙,堅持先給他親手點著;群眾遞上一杯水,不論什么杯子什么水,都雙手接過來當面喝一口;不論群眾的手有沒有泥巴,只要拉著我的手不放,我就不先放。
現在老百姓多數不缺吃不缺穿,不在乎你當干部給他多少東西,最在意你是不是打心眼里重視他、瞧得起他。群眾熱心待你,你若講講究究,其實是脫離群眾的一種表現,骨子里保不準有嫌棄的成分。灰沾到屁股上,拍一拍就掉了,可讓老百姓的心里有了“疙瘩”,再化解就難了。
解決了關鍵少數,就團結了絕大多數
在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上,村干部是“關鍵少數”。
向村干部提出要經常用“四看”來衡量自己:
一看自己的親戚朋友是否享受了低保和困難補助等不該享受的政策,二看落實黨的優惠政策是否走了人情、聽了招呼、接了條子,三看自己親戚朋友違紀違規是否依法依規處理到位,四看自己平時對弱勢群體的態度。
以此為標準,時時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老百姓的氣順了、心齊了,基層工作也好開展了。
農村遍地都是金,就看用心不用心
四、毛澤東:材料要別人寫是很危險的
來源:基層干部參閱
為了指導全黨全軍適應新形勢、完成新任務,必須大力加強黨的組織紀律性。毛澤東親自起草的《關于建立報告制度》的指示,僅1100多字,但是對于報告的內容、由誰負責報告、報告的時間頻率等都有明確而具體的規定。
報告必須主要領導親自寫。該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中央分局,由書記負責(自己動手,不要秘書代勞)”。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都以身作則倡導自己寫文稿。1958年毛澤東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條》中第38條明確規定:“不可以一切依賴秘書,或者‘二排議員’,要以自己動手為主,別人幫助為輔。”1962年8月20日毛澤東曾對人說:“我的文件都是自己寫。只是有病的時候,我口講,別人給我寫……文章要別人寫是很危險的。”之所以這樣強調,第一可以通過領導自己寫文章,掌握第一手資料,了解真實情況;第二可以克服官僚主義作風。
報告內容也有具體規定。“包括該區軍事、政治、土地改革、整黨、經濟、宣傳和文化等各項活動的動態”,這些內容要求非常廣泛,不僅是要把情況綜合匯報,更重要的是對于活動中發生的問題和傾向,要提出“對于這些問題和傾向的解決方法”。這就逼得寫報告的領導同志必須下功夫去摸情況,并且思考問題。長期保持這種工作作風,領導能力和政策水平自然會大大提高。
報告不能寫得很長。該指示對報告的送交時間間隔和報告的字數作了嚴格的規定。“每兩個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綜合報告……報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為限,除特殊情況外,至多不要超過兩千字”。
報告要突出重點。該指示要求:“一次不能寫完全部問題時,分兩次寫。或一次著重寫幾個問題,對其余問題則不著重寫,只略帶幾筆;另一次,則著重寫其余問題,而對上次著重寫過的只略帶幾筆。綜合報告內容要扼要,文字要簡練,要指出問題或爭論之所在。”這些具體要求,自然增加了報告寫作的難度,但卻保證了報告具有較高的質量。要寫好這樣的報告,領導必須認真對待,付出心血,而且要有較高的政治智慧和政策策略水平。對于領導干部而言,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
官場正能量:年輕干部應處理好十種關系
一、說與做的關系
處理好說與做的關系,必須正確處理好“說什么,不說什么;什么時候說,什么時候不說”和“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時候做,什么時候不做”的關系,做到少說多做,切實把握好說與做的度。
二、大事與小事的關系
一是抓大放小。年輕領導干部一定要樹立遠大志向,在大事上頭腦清醒。善于抓大事,抓影響全局的事情,通過干大事樹立大形象;對于無關大局的小事,可以放手讓下屬去做,以此鍛煉下屬。二是重視小事。抓好為民謀利的“小事”,必須要像抓“大事”那樣傾心盡力。三是大小并舉。既能干大事,又愿干小事,通過干大事帶動干小事,通過干小事促進干大事。
三、高標準與低標準的關系
年輕領導干部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理想信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規矩,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工作中要精益求精,樹立質量意識。生活和待遇方面則應眼睛向下,要在精神狀態上比高低,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才是年輕領導干部應有的姿態。
四、寬與嚴的關系
一是對自己要嚴格要求。年輕領導干部要帶頭踐行“三嚴三實”,樹立和發揚優良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二是在處理與他人的關系時要寬宏大量。三是對下屬要寬嚴適度。既要懂得“寬是害,嚴是愛”,敢于管理,嚴于管理;又要給下屬改正錯誤的機會,正確處理好嚴明紀律和調動積極性的關系。
五、為人誠實與講求方法的關系
年輕干部在誠實為人的前提下,待人接物、處理事情要采用妥善的方法方式,特別是在說話方面要講究藝術。懂得靈活、變通、迂回,才能取得理想的辦事效果。
六、熱處理與冷處理的關系
一般地講,重要的時效性強的工作要熱處理,馬上完成;次要的事可以先放一放,待時間充裕時完成。對看準了的事應當熱處理,雷厲風行,特事特辦;對于一時拿不準的事情、看不清的問題則應采取冷處理的方式,認真調查研究,摸準情況,待條件成熟時再行處理,就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七、批評與表揚的關系
批評與表揚是工作中常用的兩種方法,對好人好事及時表揚,對消極現象則嚴厲批評,均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年輕領導干部應把握好兩種情況:一是正確對待別人對自己的批評與表揚;二是批評與表揚別人。一方面,要善于及時表揚取得成績和進步的下屬,激發其工作動力。另一方面,批評與表揚均應把握分寸,確定一個合理的度。
八、工作時間與業余時間的關系
年輕同志在工作時間必須集中精力,努力干好本職工作,切實樹立起牢固的“效率意識”,同時業余時間抓緊學習。對于領導干部來講,學習就是工作,學習就是解決問題,學習是政治責任、是生活態度、是精神追求。
九、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系
延安時期,毛澤東提出要學會兩種本領,一種是松樹的本領,一種是柳樹的本領。他說:松樹冬夏常青,不怕刮風下雨,嚴寒之中也能巍然屹立,松樹有原則性;柳樹插到哪里都能活,柳樹有靈活性。共產黨員應該有松樹的原則性和柳樹的靈活性,二者缺一不可。年輕領導干部要從“松柳之喻”中,切實感悟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系。在實際工作中既堅持原則,又有靈活性,并將兩者有機結合。
十、民主與集中的關系
一是“一把手”決策要發揚民主。果斷決策的過程中必須群策群力,才能形成正確的決策。二是班子成員要主動為“一把手”當好參謀和助手,積極建言獻策。三是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重大問題必須集體研究討論決定,要明確分工,建立責任制。四是加強班子團結。懂團結是真聰明,會團結是真本領;團結出凝聚力、戰斗力和新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