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輝縣市督查局工作人員蘇杭在每日例行瀏覽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時發現,有網友反映該市常村鎮趙凝屯社區下水道堵塞,她立即將問題通過政務內網交辦至常村鎮。該鎮分管領導立即聯系網友,并請來專業人員仔細排查維修,問題很快得到解決。之后該網友又在原網頁留言“管道已修好,感謝政府感謝黨對老百姓的關心和愛護”,并對辦理情況給予“五星”好評。
3月16日,說起這件看似不大的“小事”,輝縣市督查局副局長張海勇大為感慨:“人叫人動人不動,機制調動積極性!”
這個機制,就是輝縣市13710聯合作戰工作機制。督查工作要求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但過去常讓督查部門頭疼的是,交辦后反復督促也難以落實。“自半年前推行聯合作戰機制交辦和考評以來,我們向各單位交辦的事件實現了零退回零重辦,辦件質量和效率都得到有效提升。”張海勇說。
作為傳統資源型縣市,輝縣發展基礎好、起步早,曾有過“輝縣人民干得好”的輝煌,也曾作為“十八羅漢”之一“鬧”過中原。然而,近年來隨著新發展理念不斷深化,該市傳統產業亟待轉型升級,發展進入“瓶頸期”。
何以破局?去年以來,新一屆輝縣市委、市政府班子圍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錨定“兩個確保”,全面實施“十大戰略”,結合省委提出的“13710”工作制度和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注重目標、問題、結果“三個導向”,探索建立了一套主要領導牽頭,四大班子、市直單位、鄉鎮等聯動抓落實的工作機制——13710聯合作戰工作機制。將全市所有重點工作按照前瞻三年的進度細化目標,實行分塊包聯,條狀管理,根據縣級領導分工成立15個工作領導小組,由縣級領導分別牽頭掛帥,建立工作專班,堅持周交辦、月點評、實績記分等措施,把重點工作、常規工作、特色工作全部納入考核,將對班子、單位的考核結果細化量化分解到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我們原則上一周只開一次交辦會,一月開一次點評會,把各類會議都整合優化到這兩個會上,給各級干部留出更多時間抓落實。”輝縣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表示,聯合作戰機制從形式上壓縮了“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的空間,讓全市黨員干部對各項重點工作、單位狀況、干部狀態總攬于胸,閑時不閑、忙時不亂,循序漸進,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用機制“倒逼”能力作風大提升大轉變。
該市每周一晚上的周交辦例會雷打不動。通過現場交辦,現場點評,對落實交辦工作進度不快、效果不佳的單位“一把手”,公開點出問題。每月排名,首位作典型發言,末位作表態發言。對各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和責任單位“一把手”雙向檢驗,倒逼領導干部靠前指揮、一線督辦。
在輝縣市區,有一條被戲稱為“東斜西堵”的“梗阻路”水竹大道,多年來行人愁、車輛堵、環境亂、群眾怨。今年春節前夕僅用48小時便完成房屋拆遷、路面平整、東西貫通、硬化通車!
輝縣市砂石資源管理執法涉及公安、交通、水利、自然資源和規劃等多個職能部門和大部分鄉鎮,過去很難協調。“聯合作戰機制將責任和任務從縣級層面直接壓實到鄉鎮與部門,各單位由‘獨立干’變成了‘協同干’,長期困擾我們的協調聯動難題一下子得到解決。”輝縣市非煤礦產資源事務中心副主任李維成感嘆。
通過聯合工作機制,打破體制障礙、打通政銀壁壘、拓展融資渠道, 創新破解項目融資難,推進項目穩步推進。今年以來該市已謀劃實施項目429個,總投資2146億元。同時推出“營商環境體驗官”、“點穴式”“機動式”巡察等活動,強力優化營商環境。
該市創新打造了一檔《書記局長聽你說》融媒直播節目,讓鄉鎮黨委書記和職能部門“一把手”經常走進直播間,直接傾聽群眾訴求,現場解決問題。不能現場辦結的,借助聯合作戰機制解決。節目開播以來,已累計辦結道路修復、醫保社保、市政建設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827件,答復群眾關切信息6000余條。2021年下半年至今,輝縣市信訪量較2020年同期批次下降52.59%,人數下降45.32%。
抓好工作“有面子得銀子”,抓不好工作“無面子挨板子”。聯合作戰機制將績效考評與單位及個人的評先評優、年度考核掛鉤,作為兌現獎懲、干部考察的重要依據。去年10月以來,輝縣市據此調整干部315人,提拔重用97人。鮮明的用人導向讓廣大干部自覺突破“舒適區”,爭相在“變”上做文章,在“干”上求實效,能力作風迅速提升轉變,激發出強勁活力。今年1至2月份,該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5億元,增長36.7%;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8.3億元,增長19.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9億元,增長25.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2億元,增長18.4%,實現了新年“開門紅”,也為“全年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