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將召開政治局會議 國盛宏觀4點前瞻
時間:2022-04-26來源:金融界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 博士
事件:2022年4月25日,A股全線大跌,上證綜指破3000點;同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4906,自4月19日以來已連跌5天、累計跌近2%;按慣例,月底將開政治局會議。
核心觀點:4.25股市暴跌、人民幣大貶,主因市場信心不足、尤其是對疫情;往后看,事情正在起變化,緊盯月底政治局會議:其中,對于5.5%的目標,“要不要保”是意愿問題,“能不能保”是能力問題;后續政策需處理好“四大平衡”,控疫情、松地產、抓落實的相關表態是關鍵。傾向于認為,短期看,風險已總體釋放;不過,除非疫情等壓制因素有顯著好轉,否則市場可能仍將承壓。
1、年初以來,A股跌跌不休,大體可歸為4類原因: 全球流動性收緊、俄烏沖突、疫情惡化、政策力度不及預期;近期尤其是4月25日的大跌,主因應是國內疫情再度惡化、市場信心不足。
2、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貶值,主因有四: 美聯儲加息推升美元美債、中美利差倒掛;全球疫情仍差、但總體“躺平”,我國疫情惡化、但全面封控;我國出口走弱的預期升溫;俄烏沖突加大了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 往后看,央行4.25調降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更多是釋放穩匯率的信號、但實際作用有限,我們預計, 短期內人民幣仍將趨于貶值,6.7左右是一個重要觀測點位,全年看人民幣匯率應是貶中趨穩。
3、后續政策需處理好“四大平衡” :平衡好“控疫情VS穩增長、穩供應、穩就業、穩物價”的關系;平衡好“松地產VS控房價、經濟轉型”的關系;平衡好“抓落實VS換屆、問責”的關系;平衡好“穩外部VS俄烏沖突、中美博弈、美聯儲加息縮表”的關系。
4、 按慣例,4月底將召開政治局會議,有4點前瞻:
>總結年初以來的經濟情況:大定調應是“經濟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總體保持平穩;當前成績,實屬不易”之類的表述;
>分析下一階段內外部環境:大定調應是“國內外環境不確定性加大,有的超預期;經濟增長出現了新情況、新形勢;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之類的表述;
>提出下一階段政策總基調:5.5%左右的實現難度無疑很大、但應不會明確說放棄;還會全力穩增長,也會進一步提升穩就業、穩物價的重要性,具體基調應還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提出下一階段的具體政策:一是推動已有政策盡快落地,強化執行力;二是未出政策“早出快出”,寬貨幣之外,控疫情、保物流、寬財政、松地產、擴基建、促消費、穩外貿等其他組合拳更重要, 重點關注控疫情、松地產的相關表態。
正文如下:
1、年初以來,A股跌跌不休,大體可歸為4類原因:全球流動性收緊、俄烏沖突、疫情惡化、政策力度不及預期;近期尤其是4月25日的大跌,主因應是國內疫情再度惡化、市場信心不足;短期看,風險已總體釋放,但除非這些壓制因素顯著好轉,否則市場可能仍將承壓。年初至2月中下旬,美聯儲加息預期持續發酵,美債收益率攀升、全球流動性收緊應是A股下跌的主導因素;2月24日至3月上旬,俄烏沖突爆發,全球股市大跌,我國也未能幸免, 加之中美關系的變數變大、引發了資本外流 ; 3月中下旬至今,國內疫情尤其是上海疫情持續惡化,加之嚴格的疫情防控,經濟大受沖擊,而期間“打折式”降準25BP、降息持續落空、地產未能大幅松動等, 指向穩增長政策力度有所不夠。隨著周末(4.24)北京疫情確診病例增多,且有跡象表明可能采取較嚴的封控?,進而引發周一(4.25)A股暴跌。
2、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貶值,主因有四:美聯儲加息推升美元美債、中美利差倒掛;全球疫情仍差、但總體“躺平”,我國疫情惡化、但全面封控;我國出口走弱的預期升溫;俄烏沖突加大了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往后看,央行4.25調降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更多是釋放穩匯率的信號、但實際作用有限,預計短期內人民幣仍將趨于貶值,6.7左右是一個重要觀測點位,全年看人民幣匯率應是貶中趨穩。
一方面, 3月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由6.31的低點持續貶值;4月中旬以后更是加速貶值,從4月18日的6.37快速貶至4月25日的6.57左右。具體看,人民幣近期急速貶值,主要有4大類原因:
1)由于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美元指數3月初以來累計上漲3.9%、近期更是站上100上方,美債收益率也大幅上行,中美10Y國債利差從100bp左右快速收窄,并自4月中旬開始持續倒掛(圖2、圖3);
2)過去兩年數據表明,全球疫情惡化、人民幣則趨于升值,而3月初以來中國疫情大幅惡化(圖4);
3 )由于季節性因素消退和出口下滑,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有所回落(圖5),再考慮到當前我國采取全面封控、全球則總體趨于“躺平”,后續我國出口走弱的預期升溫;
4 )俄烏沖突加大了中美關系不確定性。2018 年中美貿易沖突以來,人民幣匯率和中美關系高度相關,總體呈現為“中美關系好、人民幣升;中美關系差,人民幣貶”。
另一方面, 4月25日,央行宣布自5月15日起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9%下調至8%,旨在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但從歷史上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較為有限(圖6)。往后看,我們預計人民幣匯率短期仍趨于貶值,但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疊加美元指數進一步上漲空間不大、美債收益率也難以持續上行等因素,人民幣貶值幅度有限,但總趨勢上應是貶中趨穩,其中,6.7左右是一個重要觀測點位。
3、按慣例,4月底將召開政治局會議,本次會議主基調,也將決定后續我國經濟和場的大方向。綜合看,后續政策需要處理好“四大平衡”:一是平衡好“控疫情VS穩增長、穩供應、穩就業、穩物價”的關系;二是平衡好“松地產VS控房價、經濟轉型”的關系;三是平衡好“抓落實VS換屆、問責”的關系;四是平衡好“穩外部VS俄烏沖突、中美博弈、美聯儲加息縮表”的關系。以下是我們對會議的4點前瞻:
>會議將總結年初以來的經濟運行情況:基于4.18統計局發布會和4.19新華社文章“當前中國經濟十問”,對于一季度GDP增速4.8%,預計大定調應是“經濟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總體保持平穩;當前成績,實屬不易”之類的表述;
>會議將分析下一階段我國經濟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基于3.16金穩會會議、4月以來國常會、4.11總理視察江西的講話、4.19新華社文章等會議,預計會突出國內疫情、俄烏沖突等因素,大定調應是“國內外環境不確定性加大,有的超預期;經濟增長出現了新情況、新形勢;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之類的表述;
>會議將提出下一階段政策總基調:對于5.5%增速目標, “要不要保”是意愿問題,“能不能保”是能力問題 ,傾向于認為: 5.5%左右的實現難度無疑很大、但應不會明確說放棄, 大概率還會全力穩增長,也會進一步提升穩就業、穩物價的重要性;具體基調應還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應會延續“穩定經濟的政策早出快出,不出不利于穩預期的措施,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之類的表述;
>會議將提出下一階段的具體應對政策:面對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應會有一系列組合拳,會多管齊下、多措并舉,維持我們此前判斷,穩增長會有兩大“絕招”:一是推動已有政策盡快落地,應會要求各方“主動作為”、強化執行力;二是未出政策“早出快出”,寬貨幣之外,控疫情、保物流、寬財政、松地產、擴基建、促消費、穩外貿等其他組合拳更重要,其中, 重點關注控疫情、松地產的相關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