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冠捷硬核重啟:帶動產業(yè)鏈25家企業(yè)復產
時間:2020-03-31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幫配套企業(yè)制定防疫標準、購買防護物資,幫辦理復工復產手續(xù)、車輛通行證,協(xié)調車輛點對點接送員工。中國電子旗下冠捷顯示科技(武漢)有限公司(下稱“武漢冠捷”)以“保姆式”服務將龐大而復雜的產業(yè)鏈條逐步運轉起來。
“根據(jù)市區(qū)防疫指揮部要求,以及疾控專家指導意見,我們制定了嚴格標準化防控措施。”劉志水說。3月15日,武漢冠捷正式復工復產,與此同時,其25家配套企業(yè)也按下了“重啟”鍵。保險起見,劉志水在復工復產前還跑了4家下游配套企業(yè),親眼看看他們是否具備復工條件,聽聽他們還有什么困難。復工復產關鍵是人。
“員工分散在湖北各地,以及省外,他們還有多少人愿意返崗,如何返程?”復工之前,劉志水安排工作人員和下游企業(yè),將自己的員工核實一遍,確定了返崗人員名單,并安排了22輛大巴車,前往恩施、隨州、安陸、紅安、仙桃等地點對點接回返崗員工。
葉其林是武漢冠捷的采購部經理,復工前夕,他與25家配套企業(yè)保持密切聯(lián)系,實時掌握各企業(yè)的復工困難。“我們幫供應商制定防疫標準方案,幫他們購買防護物資,還幫他們辦理各種返崗、運輸?shù)仁掷m(xù),操心工人到崗問題。”在葉其林看來,他們近乎以“保姆式服務”帶動下游企業(yè)復工復產。
武漢帝光電子有限公司是武漢冠捷配套企業(yè)之一,主要生產背光模組配件。該企業(yè)與武漢冠捷同處一個廠房,四條生產流水線與主機廠無縫對接,生產的零部件僅3秒鐘就能送到武漢冠捷生產流水線。“前端做不好,后端無法開工。”帝光電子副總經理賀靜介紹,生產線即將啟動時,員工卻還沒到位。“我們安排大巴車去接人。公司高管都當起了司機,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到武漢各區(qū)接人。”葉其林說,雖然公司自身工人不足,但還是派出110人支援帝光電子生產線,其中包括22名工程師。
至今,大量的工人招聘仍在繼續(xù)。包括武漢冠捷在內,產業(yè)鏈上的企業(yè)在逐步恢復產能。因為疫情,武漢冠捷與下游25家企業(yè)一起克服困難,建立了不一樣的情感。“我們形成了緊密的命運共同體。這種合作關系是雙贏的,不再是簡單的供應商和客戶關系。”劉志水說。
截至目前,武漢冠捷已經到崗1519名新老員工。劉志水表示,企業(y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計劃地逐步擴大產能,力爭在第三季度之前挽回損失。預計在4月15日之后,企業(yè)一線生產工人將全部到位,可實現(xiàn)滿員滿產超80萬臺。年產能計劃達到900萬臺以上,力爭完成60億元至65億元的年度銷售計劃。
下一篇:產業(yè)集群再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