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尼龍新材料產業“磁場”驅動產業鏈創新與招商丨因“鏈”施策28條?
時間:2024-06-19來源:未知 作者:acebm 點擊:
次
編者按
隨著產業分工的不斷深化,未來產業的競爭,已由單個產品、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轉向了產業鏈、產業集群之間的競爭。聚力打造7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壯大28個重點產業鏈,河南全省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堅決打贏這一仗。
頂端新聞中原策聯合王牌智庫獨家推出年度重磅專題策劃 《因“鏈”施策28條》,全方位描摹河南28條重點產業鏈“畫像”,全系列探索建圈強鏈的“落地方略”和“支撐方法”。
今天推出《因“鏈”施策28條》之二十三:新型材料集群重點產業鏈——尼龍新材料產業鏈。
尼龍新材料產業鏈作為河南省28條重點產業鏈之一,受到省市縣、產學研、金服用等各方力量積極融群入鏈的關注和支持。當前,河南省正努力通過補鏈、延鏈、強鏈,推動尼龍新材料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
可以說,河南尼龍新材料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在河南平頂山市,尼龍新材料產業更是被視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主導產業、首位產業。但深入研究河南尼龍新材料產業鏈會發現,尼龍新材料產業也面臨一些問題,如產業鏈向下延伸不夠,主要圍繞上游和中游的原料、切片等環節謀劃和實施項目建設,而市場前景好的下游消費級產品如紡織服裝、工程塑料等較少;如產業鏈技術優勢不高,己內酰胺技術更新換代頻繁,尼龍66關鍵瓶頸己二腈產業化項目國內進展緩慢;如技術工業應用轉化、高端化工領域研發、產業鏈韌性等問題依然是“卡脖子”難題。
面臨這些現實問題,河南尼龍新材料產業發展,仍需加強產業鏈培育,打好產業基礎,強化要素保障,錨定企業用能、用地、用資等問題痛點針對性解決。與此同時,推動尼龍新材料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需要堅持創新驅動,提升尼龍新材料產業整體競爭力,持續通過補鏈、延鏈、強鏈,在全省范圍內形成南北呼應、鏈條首尾相連、產業互生共贏的發展格局。
一、河南省尼龍新材料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尼龍生產國和消費國,在全球尼龍市場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國家制造2025發展戰略的實施,機床、汽車、制冷設備、機械制造、建筑材料等領域的工業尼龍市場需求正在逐年擴大。尼龍產業業在高質量、高性能、高科技的方向上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以塑代鋼、以塑代鋁”趨勢下有望打開尼龍復合材料市場空間。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大力推動尼龍新材料產業轉型發展。在生物環保領域,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要求推廣應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重點在日用制品、農業地膜、包裝材料、紡織材料等領域應用示范,推動降低生產成本和提升產品性能,積極開拓生物材料制品市場。河南省在培育壯大尼龍新材料產業鏈方面提出大力發展特種尼龍纖維、尼龍切片、尼龍工程塑料、芳綸骨架材料、原液著色纖維,做大做強尼龍工業絲、民用絲、復合尼龍面料,推進尼龍注塑、尼龍薄膜、聚氨酯精深加工。
就河南省而言,已形成基本的尼龍產業鏈,各類尼龍產能達170萬噸,其中尼龍66工業絲、簾子布生產規模世界第一,尼龍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平頂山和鶴壁。平煤神馬集團依托尼龍6原料生產優勢,不僅填補了河南省在尼龍6民用絲市場的空白,還帶動了“中國尼龍城”紡織行業上下游產業發展。依托中維化纖在尼龍66工業短纖方面的領先優勢,鶴壁市正圍繞做大特種尼龍材料產業,加快建設特種尼龍產業園。
其中,平頂山市尼龍新材料產業發展迅速,平頂山尼龍智造產業園所形成的改性、注塑、特種纖維、功能性面料以及其它新材料下游深加工產業,配套科技研發、公共服務、企業孵化、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等平臺建設,成為重要支撐。與此同時,平頂山市正在產業基礎優勢向產業和供應鏈優勢轉變方面。利用豐富的煤、鹽資源發展煤鹽化工和尼龍化工產業,尼龍新材料產業已成為平頂山市的核心主導產業,并且正朝著產業鏈高端環節邁進。
數據顯示,平頂山市以尼龍新材料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8.5%(2022年),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達23.5%。此外,鶴壁市依托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尼龍新材料產業化基地項目,主要建設汽車安全氣囊總成生產線,高端航空、賽車輪胎簾子布生產線,高性能尼龍66纖維生產線,專用脫模布生產線,尼龍產業學院、研發中心、實訓基地等。截至2023年底,項目已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82%,項目達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300億元、利稅30億元。
但從現狀看,河南尼龍新材料產業仍面臨因原材料成本高制約產業鏈發展、能源消耗依賴性強、切片原料供應不均衡、產業結構失衡等問題。在產業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產業鏈向下延伸不夠,主要圍繞上游和中游的原料、切片等環節謀劃和實施項目建設,而市場前景好的下游消費級產品如紡織服裝、工程塑料等較少;
其次,產業鏈技術優勢不高,己內酰胺技術更新換代頻繁,尼龍66關鍵瓶頸己二腈產業化項目國內進展緩慢,難以快速實現規模生產和市場效益;
第三,尼龍新材料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廢水、廢氣、廢渣都會給當地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這就需要在技術產業應用轉化、高端化工研發、產業鏈韌性等問題中不斷優化升級,解決尼龍產業環保問題。
二、河南省尼龍新材料產業(鏈)發展思考
為應對核心技術不強、關鍵原材料依賴進口、產業結構失衡、中低端產能過剩等產業轉型問題,河南省需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機制,聚焦尼龍新材料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組織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共同進行技術研發和攻關,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
一是加強省級尼龍產業頂層設計。以河南省謀劃的28個重點產業鏈為依托,以平頂山市“中國尼龍城”為引領,以鶴壁和駐馬店等地為支撐,做大做強河南省尼龍新材料產業鏈條,不斷謀劃三年行動計劃,為其他市縣的產業承接做好基礎謀劃。圍繞“特種、功能性、差異化”定位持續做文章,集聚相關企業和資源,形成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和整合資源,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二是研發政企合作模式。創新“鏈主企業+政府平臺+社會資本+產業鏈”的投資模式,優化尼龍新材料產業布局,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尼龍產業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的制造業,還涉及到新材料、新技術等方面的創新。通過聚集企業和配套服務機構形成規模效應,促進企業之間的合作和創新,提高整個產業的競爭力,不斷加強尼龍新材料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產業附加值,向內涵集約型、中高端高附加值、創新驅動等方向轉變。為加快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府部門需樹牢“企業至上、項目為王”理念,落實尼龍新材料產業政策引導責任,主動擔當、超前服務,有事必到、無事不擾,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尼龍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為實現建設現代化產業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提高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從尼龍產業應用產品來看,大部分應用在小領域、低效能、高成本的領域當中,例如在電子電器和LED行業的應用,其產業發展和關鍵技術還需要不斷創新升級。一方面是要加強對尼龍產業相關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高人才的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應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合作,組建河南省尼龍新材料產業研究平臺,以提升區域創新驅動賦能,建設先進制造業創新高地,充分發揮協同創新平臺作用,推動重點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促進更多創新成果就地轉移轉化。
四是強化招商引資。聚焦企業用地、用能、融資等方面存在的痛點,精準發力,分類施策,有效降低企業要素成本。綜合運用集群招商、龍頭企業鏈式招商、股權投資招商等方式,集聚鏈群發展高端要素,推動尼龍新材料產業補鏈、強鏈、延鏈,全面提升整體競爭力。
三、河南省尼龍新材料產業圖譜與招商策略
梳理尼龍新材料產業鏈上中下游可見,尼龍新材料產業鏈上游需要高分子原料和化學試劑,其中最主要的原料是石油、煤、苯、己內酰胺。制造尼龍的過程非常復雜,需要精密的設備和工藝,以及對聚合反應和加工的技術參數的精確控制。
中游工業化工藝包括注射成型、壓縮成型和擠出成型。注射成型技術可以成型形狀復雜、尺寸精確、金屬或非金屬鑲件的塑料件,是目前尼龍復合材料最重要的生產工藝。
下游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電氣、機械、紡織等領域。
一是在汽車領域,尼龍新材料因其高強度、高韌性、耐熱、耐磨、耐油、耐腐蝕等優點,可用于汽車發動機罩、進氣歧管、水箱、油箱等部件,提高汽車性能和安全性,減輕重量和油耗。
二是在電子領域,尼龍新材料具有良好的絕緣、阻燃、防靜電、抗老化性能,適用于電子元器件的外殼、基板、插座、開關等,提高了電子產品的可靠性和壽命。
三是在機械領域,尼龍新材料的高模量、高硬度、低摩擦系數和自潤滑性使其成為齒輪、滾珠絲杠、導軌、軸承等機械零件的理想選擇,可以提高機械效率和精度,減少噪音和磨損。
四是在紡織領域,尼龍新材料具有高強度、高彈性、高柔軟度、高吸濕性等特點,使其廣泛應用于服裝面料、地毯纖維、氣囊纖維等方面,提高紡織品的舒適性和功能性。
從尼龍新材料行業企業分布來看,我國的尼龍新材料企業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海、河南、浙江、遼寧和江蘇等地區,這些區域具有相對成熟的產業鏈和豐富的技術人才資源,重點企業如下:
在尼龍新材料招商方面,可以著重以河南省內資源為依托,全鏈條發力,建設光氣和民用尼龍棉紡印染等高產能項目,研發生產聚碳酸酯和下游紡織服裝領域產品,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在產業鏈上抓龍頭、在供應鏈上抓核心,持續謀劃實施延鏈、補鏈、強鏈工程,不斷提升河南省尼龍新材料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具體舉措:
一是可以聚焦科研院所平臺助力產業創新。依托已建立的煉焦煤能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試驗室、省聚酰胺中間體省級重點試驗室、省玻璃纖維骨架復合材料工程研發中心等產學研技術服務平臺,加強全省聚酰胺化纖新材料公司與高校和科研機構之間的協調關系,促進高端聚酰胺纖維66、工程塑料材料等一大批雙創平臺項目的落地,積極推動應用類基礎科技研究發展與領域創新能力提升。
二是可以聚焦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借助QIMS質量檢測、ERP物流管理、動力能源等信息化網絡云平臺發展迅速,以及工業絲、簾子布生產、倉儲等環節應用逐步走向智能化的機遇,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設備、可視化軟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生產設備互聯互動、自動識別定位、終端檢測、視頻監測、遠程操作、產品溯源等全方位的智能化應用,打造具有新質生產力賦能的智慧工廠。
三是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優化尼龍新材料投資環境。將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繪制招商版圖,按圖索驥精準對接,把招商引資作為河南省尼龍城建設發展的動力源泉,爭取吸納更多優質資金項目,帶動河南省尼龍產業長久健康發展。比如,積極推進擴區規劃工作,在尼龍產業的發展用地問題上做好保障工作,加快省自然資源廳以及自然資源部審批流程,力爭最大限度調出轄區內的基本農田,加大在用地指標的保障力度,并編入重點發展尼龍新材料產業區域的國土空間規劃當中。
同時,解決用電難、用電貴的“頑疾”。尼龍產業系列產品生產規模較大,是優質的消納大戶,應在省級層面支持尼龍產業制造企業支持建設新能源項目,采取多種合作模式建設、參股新能源等模式,允許企業直接或間接使用低價新能源電力,因地制宜地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在政策層面、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打造“零碳產業園”試點。
結語
河南省尼龍新材料產業發展基礎深厚,尼龍新材料的“軟實力”有望成為招商引資的“強磁場”。
尼龍新材料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和轉型時期的關鍵節點,河南省亟需向低碳、環保、高效的方向轉型,優化產業布局,完善產業鏈條,引導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尤其要緊盯產業短板,推進尼龍新材料在全省范圍內的做優、做大、做強。
科普小知識
尼龍新材料是以石油、煤、苯、己內酰胺為主要原料,通過化學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各種新材料產品,尼龍新材料因其強度高、耐磨損、韌性好等特點,在電子電氣、機械零部件、紡織纖維、建筑建材等行業中都有廣泛的應用。
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在尼龍產業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明顯的優勢,主要以煤鹽化工、尼龍化工、精細化工為主導產業,是平頂山市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戰場,也是沿海城市產業轉移的承接地。
作者:頂端新聞特約專家,王牌智庫首席專家、董事長 上官同君
研發團隊:王牌產業研究院&王牌縣域經濟研究院
首發平臺:頂端新聞“中原策”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