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3月13日,國務院公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指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旨在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大力促進先進設備生產應用,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推動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大幅提高國民經濟循環質量和水平。
3 月24 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信息,今年,國家將在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 7 大領域推動設備更新,有望形成年規模 5 萬億以上的巨大市場;開展汽車、家電、家居等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有望釋放萬億規模的市場潛力。
面臨機遇風口和政策利好,地方政府如何做好“市場主導,政府牽引”?如何把握好“大規模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的產業機遇和消費商機?
設備更新主要涉及到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消費品以舊換新主要是大宗商品,包括汽車、家電、家裝、二手商品回收物流網絡格局、資源的再生利用等領域。
從政策窗口看,這是一次大規模的擴大內需行動,既能促進消費,拉動投資,增加先進產能的應用,提高生產效率,還能促進節能降碳,減少安全隱患,可以說是既惠民又利企,一舉多得,是一項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利好。
從擴大消費層面看,無論是大規模設備更新還是消費品以舊換新,實際上就是擴大消費層級的戰略縱深,從而構建一個新時期統一大市場條件下,以設備更新產業消費為主導、以大宗商品居民消費鏈為縱深的閉環式大規模新興消費市場,充分體現了“從存量挖掘增量”的新發展理念。
1、
戰略背景理解
無論從世界變局、地緣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競爭與沖突背景來看,還是從國際經濟衰退、復蘇乏力、供應鏈、產業鏈、貿易鏈、資源要素流動受阻,以及國內經濟周期變化背景來看,當前實施的大規模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戰略舉措,是在國內統一大市場格局條件下開展的新一輪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明顯是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主體依賴內需的發展趨勢,旨在培育市場、擴大內需、增加投資、提升產能、拉動消費;并以消費端促進產業端循環生態經濟新形態。
關鍵是,地方政府要用多維視角審視觀察,把握當下,不僅要看到政策利好,也要看到市場難點。
三次設備更新時期,如2008年金融危機、經濟下滑背景下,國際國內需求端處于持續發力和平穩階段,國際國內雙循環有效推動國內經濟大盤持續中高速發展模式。因此,擴大內需、拉動投資、刺激消費尚有一定的需求基礎,如降利率,加杠桿,刺激房地產消費,家電下鄉財政補貼到位等,確實起到一定的效果,增長數據表現不錯。但經過十幾年的擴大內需和創業、消費飽和性增長,尤其是三年疫情沖擊,以及世界經濟逆全球化思潮泛起及多種不穩定不確定市場變局因素的影響,國內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減弱等三重壓力,單純而閉環式的國內市場消費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的“刻舟求劍”思維不可取了。
因此,要根據新時期的市場發展新階段的動態,用新發展理念來統籌構建新的內需市場格局:
一是要認清嚴峻形勢,把困難看多些,把辦法想多些;
二是要充分認識核心需求端的新變局,包括歐美和國內居民消費需求都處在收縮階段,局勢動蕩,經濟波動,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消費動力遲緩,市場信心不足;
三是終端消費是居民手里真的沒錢了,居民端的負債率已經由16%漲到了63%,開啟“全民負債模式”,居民不是不想消費,也不是不敢消費,而是不愿消費,整體消費信心不足。
而居民的大宗商品消費缺乏信心,包括房產、汽車、家電、家居、裝修等消費鏈較長的內需動力,這對企業產能設備更新以及二手商品消費和資源再循環等,都是很大的影響。
2、內需消費智庫思考
從實踐層面來看,大規模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事實上是以新一輪擴大內需領域為主導,以設備更新、提升產能、大宗商品消費、激活二手消費市場和再生能源循環為根本,全面促進產業消費和居民消費相結合相統一的國內外市場雙循環的大市場高質量發展。
新一輪大消費大市場新業態新格局的形成,需要三重共振,如財政補貼、置換周期、消費需求。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做好統籌規劃,把握三重共振的市場機遇,找準商機,聯席聯動,激活消費。
01、解放思想,以新發展理念統領
地方政府需要吃透政策,把握行動要領,充分認識到本輪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不同于以往幾次的行動,不是單一的局部設備更新和簡單的大宗商品消費,而是一環扣一環、一層連一層的全方位消費循環機制,極大發揮政府引導、政策驅動、產能盤整、綜合消費的聯動優勢。解放思想,著眼于大市場格局,著力于深層消費動能挖掘,以新發展理念貫穿本輪行動的全領域全過程。
02、有預案、有策略、有細則
地方政府要做好本輪行動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解決方案,有預案,有策略,有細則。在國家行動戰略框架下,結合本省、市、縣實情,做好產業資源梳理與盤整,分門別類對規上企業的產能設備更新進行周期性評估,對大宗商品消費進行摸底調研,實行一地一策,一城一策,加大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相結合的支持力度,做好企業產能設備更新、大宗商品消費券、以及二手市場和資源循環利用等環節的銜接與聯動;鼓勵企業結合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對標設備更新的周期,建立企業產能提升和居民大宗商品消費需求的信心,從而帶動整個大消費市場體系形成。同時,還要鼓勵先進制造業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延伸,找準企業產能提升的空間位置。
對于產業不夠發達的地區,政府需要結合本地產業進行局部試點,不搞一窩蜂,不搞運動式強制更新與消費,更不能搞“一刀切”。產業類型不同,產能提升的設備更新需求也不同,不可脫離企業實際需求而盲目鼓勵企業爭取財政補貼。這方面,政府既要制定政策落實到位,又要做好深入細致工作,做到恰逢其時,恰到好處。
03、優化營商環境
地方政府要做到全盤優化營商環境,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做到省級統籌,地市主力,縣級發力,以整治和優化營商環境為導向,加強地方經濟發展環境、政策環境、政務環境、服務環境、人文環境、法治環境、宜居環境等持續優化;并以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主體,虹吸高端人才,培育高中低端多層次消費群體,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信心。
如此,政府“扛把子”堅定信心,企業優化產能提升動力,居民把握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市場紅利,上下一盤棋,產業鏈與消費鏈同頻共振,新舊市場大統一,融合推進,鏈動發展,構建現代產業和現代商業新生態,新格局,不斷拓展產業和商業新形態,營造新消費場景,倡導高質量發展的生產方式和新生活方式,營造新的內需擴張消費體驗,把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推向一個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
(作者:王牌智庫首席專家、董事長 上官同君)
聲明:本公眾號文章僅用于分享,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文字、圖片版權問題,敬請后臺聯絡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