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花架子,以實招做細、答好2025的“市縣區高質量發展”考卷
時間:2024-12-20來源:未知 作者:acebm 點擊: 次
編者按:
2024年河南經濟運行情況、發展成效如何?2025年具體謀劃了哪些發展舉措?2024年12月18日-19日,中國共產黨河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具體部署。
即將到來的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發展謀篇布局之年,因而,拓寬思路、精準謀劃2025年經濟工作意義重大。尤其是在政策疊加、市場規模和產業體系利好持續加持的發展環境下,如何全力搶抓存量和增量政策機遇,用一系列實招、真招深度布局優質項目,是河南各市、縣、區經濟發展活力的源動力。
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穩增長、保就業、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打政策“組合拳”、提振消費、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型城鎮化、鄉村全面振興、區域發展活力、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等國家層面的明年經濟工作重點,以及河南省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擴大內需、落實穩住樓市股市措施等省級層面的明年經濟工作要求,王牌智庫首席專家、董事長上官同君研究認為,2025年的關鍵詞依然是做實、做足“穩”字文章,尤其是在內部困難增多、外部壓力加大的承壓環境下,更要科學把握大勢,正視困難,以絕對的清醒和系統思維奮發有為,沉著應變地方政府面臨的“三保壓力”“債務壓力”等,持續激發經濟韌性,放大經濟發展潛能,聚焦“深化改革”“產業招商”“聚力化債”等關鍵詞下足功夫、下硬功夫。
關鍵詞一:深化改革
深化改革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和部署,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和新活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應對新發展環境的必然要求,更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對重大風險挑戰、贏得戰略主動的必然要求。但加快經濟體制改革步伐,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是一項系統工程,對于河南省、市、縣、區來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突破可以借“深化改革”的東風,包括全國統一大市場環境下的市場經濟體制構建、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以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收入分配制度和就業質量提升完善、人才體制機制健全深化教育科技改革等。
概括來講,河南省、市、縣、區依然要載著高質量發展的“經濟航船”爬坡過坎,進一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市更新行動,逐個掃除新型城鎮化阻力;持續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優化升級傳統產業;牢牢把握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機遇,在“破局”與“搶灘”的戰略主動中將商機牢牢抓到手中,進而推進地方營商環境優化,為專業招商和項目落地掃平障礙。
在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方面,上官同君認為,2025年,尤其要正視和解決新型城鎮化面臨的阻力,系統化推進解決產業結構單一、人才短缺、人口凈流出等難題。一是明晰新型城鎮化發展方向,解決制度層面的頂層設計,構建城鎮發展、產業升級、人口集聚等良性互動機制;二是市、縣、區需要抓住發展契機,用好、用活政策保障,善于盤活推動系列“定制化”政策的長遠效應;三是強化“抓手效能”,強化數字經濟保障,驅動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四是緊跟發展潮流,系統謀劃做好“城市更新”工作,重整和重修城市的面子和里子;五是解決新型城鎮化推進中的資金保障這一現實問題,確保有序推動城鎮化的2.0版本的迭代升級。
關鍵詞二:產業招商
河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重塑產業基礎優勢、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實施換道領跑戰略,加快‘7+28+N’產業鏈群能級躍升,深入實施未來產業培育發展行動,不斷深化拓展未來產業矩陣”。強調“突出產業集群化發展,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7大重點產業集群成體系成支柱成支撐。突出未來產業培育發展,打造一批高成長性的新產業新賽道,建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可見,聚焦產業鏈突破是推動河南省、市、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產業招商,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是地方政府吸引投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突破,一是通過產業招商可以優化產業結構,更好地促進精準招商,提升產業鏈水平;二是為增強市、縣、區經濟競爭力蓄力,吸引優質項目、對口人才投入到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當中;三是在產業技術創新領域,可以為產業經濟積蓄更大、更有力的動能支撐。
“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河南省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中還面臨一些諸如產業招商精準度待提高、產業鏈上下游協同不足、創新能力和人才支撐不足等現實挑戰,”上官同君說,“如何系統謀劃產業鏈的精準定位,明確招商方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上中下游協同性,驅動產業創新,優化地方產業投融資環境是擺在地方政府面前的必修課題。”
28條產業鏈,當鏈鏈有為,鏈鏈生金。各地方政府需要在激發產業鏈發展后勁上,以產業鏈專業招商掌握高質量賦能經濟的“命門”。“抓產業,有錢花”,在這樣的共識下,培育產業鏈鏈主企業、抓產業鏈集群招商、抓產業圖譜招商等勢在必行。上官同君認為,地方政府可以“三招”全力推進:
一是盤活、用好鏈主企業的“主動能”。充分發揮28條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價值,專業化、精準化、智能化、協調化推進“以大帶小”“以點帶鏈”的積極作用,同時注重鏈長制與產業鏈招商的完美結合。
二是策略推動產業鏈集群招商持續突破。明確這項系統性工程的工作目標、推進環節,科學研判產業發展趨勢,圍繞產業鏈上中下游延伸和發展重點,形成企業集聚效能,再由地方政府牽頭,執行符合當地產業鏈集群式發展的可行招商政策,強化政策保障、基礎配套完善、產業服務水平等。
三是放大做強產業圖譜招商。按圖索驥,細分產業規模、結構,加強和督導推進產業鏈建鏈、補鏈、強鏈等工作,尤其要用好“一攬子”政策利好,解決產業招商所需的錢,再有步驟地篩選產業鏈骨干企業,蹚出一條產業圖譜招商的新路子。
關鍵詞三:聚力化債
根據河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精準把握國家宏觀政策取向。加力落實財政政策,加快各項資金下達撥付,把更多資金用于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等關鍵領域。加緊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完善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推動資金更快更多流向實體經濟。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加快把宏觀政策紅利轉化為微觀主體活力。”
“化債”是擺在地方債橫幅面前的沉重話題,2025年高質量發展各地方經濟,需要正視和系統思考這個棘手難題。在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面前,地方政府也需要“接得住”利好政策,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產力。
首先需要做的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民生保障等領域投入、壓縮一般性支出,完善財政政策與資金的配置,讓資金用在效益最好、最需要的項目上,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加強預算評估和監管機制優化。
其次要創新融資模式,積極推行新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加入基礎設施建設中,同時完善PPP項目庫,多元化融資與多元化推進并駕齊驅。
第三,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的債務管理制度,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制定債務風險預警系統。
上官同君認為,當前地方政府陸續出爐的化債方案,的確能夠解燃眉之急,減輕部分到期債務壓力,但根治省市縣區的化債壓力,仍然需要有治標治本的化債系統解決方案。兩個原因不可怱視:
一是傳統的財政運行方式是“借錢”和“花錢”,沒有“生錢”環節,這是癥結,系統導入并樹立“借錢、生錢、花錢”運營現代財政理念,這是標本兼治的核引擎。
二是市縣區化債方案務必要和市縣區平臺公司轉型做實結合起來,一方面用活國家化債政策解決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要把平臺公司經營財政、經營城市結合起來經營好新國資,短期化債和長期經營統籌推進,形成合力形成省市縣區化債系統解決方案。
“只有敢于亮出底牌,才能與國家的系列利好政策形成正向合力。”上官同君說,“當前市縣區平臺公司轉型做實存在極大風險,一是市縣區平臺公司定位和地方財政的關系,很難實現政企分離;二是市縣區平臺公司缺“懂市場、懂項目和懂政府”的經營人才,平臺公司向新國資市場化經營邁進存在人才危機;三是市縣區平臺公司轉型做實不會市場化包裝項目,缺少能夠封閉運營的項目立項投資推進,平臺公司未來轉型為市、縣、區能夠依托巿場化運營的新國資公司,任重道遠。”
最后,上官同君說,當下是省市縣區謀劃2025年工作的關鍵時候,建議虛實兩手抓,一手抓2025年工作思路梳理,用頂層設計方法論重點研究系統解決方案,確保三保底線,要有破局市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魄力和勇氣,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了江山的大小,雖然是務虛,但這是重點解決脖子以上 敢想敢為的問題。另一手抓 項目謀劃。2025年省市縣區高質量發展落地抓手在于“項目謀劃”,務實謀劃一批符合國家政策、符合資金投向、符合投資人投資選項,能夠精準匹配地方政府和投資商 “招商和投資”剛需的項目,做到項目等投資商,如此,地方政府2025工作謀劃就抓到了實處,抓到點子上。
2025年,對于地方政府和投資商而言,都是一場硬仗,對投資商而言“活下來”仍是頭等大事,對地方政府而言,能謀善斷會干實干,凾需地方政府謀在實處,內生動力,真刀實槍的干起來,干部是干事創業的決定力量,堅決防止內卷,2025就有希望。王牌智庫首席專家上官同君說。
(作者:王牌智庫首席專家、董事長 上官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