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醫學博士的省委書記,為干部開了個“病例討論會”
時間:2022-06-24來源: 作者:acebm 點擊:
次
6月17日,據《海南日報》報道,海南省“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第四次推進會在海口召開。
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主持并講話。省長馮飛、省政協主席毛萬春、省委副書記徐啟方等現職省領導出席會議。
會議以“病例討論會”的形式召開,聚焦儋州市對外籍涉疫貨船應對處置不當、三亞市對出讓未修復垃圾填埋地產生糾紛長期不解決、萬寧市在審批漁業示范園項目過程中作風不嚴不實等3個典型病例,深入分析根源、提出解決思路,相關市縣和部門發言,分管省領導點評。馮飛對典型病例作綜合點評,并就全省營商環境工作作階段性總結和下一步部署。
沈曉明指出,開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不能只有動員沒有推進、只有開局沒有結果。要定期召開“病例討論會”,遴選典型病例解剖“麻雀”,全面檢視政績觀是否正確、工作開展是否到位、服務企業和群眾是否用心,提高思想認識,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推動活動走深走實。
沈曉明強調,
要處理好個案問題與共性問題的關系,不能簡單就事論事,而要通盤分析,深挖背后根源,對容易反復出現的共性問題形成“病例庫”,通過制度集成創新等手段解決和預防,防止在同一塊石頭上絆倒兩次。
要處理好被動受理與主動排查的關系,在第一時間處理好受理問題的同時,要主動抓好排查,深入一線、用心用情、設身處地、推心置腹地向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了解問題,以解決問題的誠意和效果取信于民。
要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樹立大局意識,增強整體政府觀,不能只顧自己無過、不管大局得失;落實容錯糾錯機制,為敢擔當的人擔當,為敢負責的人負責;主動為基層擔責,實施精準問責,不能上面生病、下面吃藥,領導生病、群眾吃藥,一人生病、大家吃藥;強化激勵引導,對真正擔當作為、守土盡責、主動以改革創新精神去破除“堵點”“難點”的干部,要大膽使用、立為典型、宣傳推廣、形成導向。
要處理好能力與作風的關系,提高業務能力,改進工作作風,為企業當好“店小二”,為群眾當好“服務員”。
此前,海南省已舉辦了三次全省“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此次首次將典型案例當作典型病例進行會診。
據報道,在三亞競得的工業用地,地下竟是垃圾填埋場。土地不符合環境質量要求,項目無法開工。企業與政府協商3年,問題都沒解決。
在6月17日的推進會上,上述問題作為營商環境典型“病例”之一,被公開討論。
“土地‘帶病’,政府行為存在明顯過錯。三亞市相關部門不主動溝通、不及時糾錯,不作為、慢作為,問題久拖不決。”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辦公室主任張相國在介紹“病例”時“毫不留情”。
“省里稱之為‘病例’,說明我們‘病’了。病了就要吃藥救治,而不是將小病拖成大病。”三亞市代市長陳希在會上表示,三亞將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措施抓好整改,并舉一反三,完善機制,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除了三亞市對出讓未修復垃圾填埋地產生糾紛長期不解決問題,會議還剖析了儋州市對外籍涉疫貨船應對處置不當、萬寧市在審批漁業示范園項目過程中作風不嚴不實等“病例”。
“考慮規避自身風險多,考慮企業利益少。”“存在‘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存在‘等、拖’問題,歸根結底是作風不嚴不實”“本位主義思想嚴重,調查研究不夠深入,害怕觸及困難和矛盾”……儋州市、萬寧市、省衛健委、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省農業農村廳等相關市縣和省直部門負責人在發言中主動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
“不要在同一塊石頭上絆倒兩次。”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指出,不能簡單就事論事,而要通盤分析,深挖背后根源,對容易反復出現的共性問題形成“病例庫”,通過制度集成創新等手段解決和預防。
會上,省直部門與市縣從制度、機制等深層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據報道,海南將定期召開“病例討論會”,遴選典型“病例”,解剖麻雀、舉一反三,全面檢視政績觀是否正確、工作開展是否到位、服務企業和群眾是否用心,推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走深走實。
新聞延長線:
《海南日報》評論員文章稱,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深刻剖析才能找準根源,刮骨去毒才能治病斷根。
全文如下。
舉一反三解決突出問題
6月17日上午,海南省“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第四次推進會在海口召開。這次以“病例討論會”形式召開的推進會,逐一剖析診斷3起營商環境典型病例,舉一反三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舉措并點評,為與會人員上了一堂深刻的病例分析課、現場教育課、以案說法警示課,對解決營商環境突出問題,推動“能力提升建設年”和“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深入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全省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深刻領會此次推進會精神,樹牢問題意識,堅持舉一反三,敢于動真碰硬,提升工作、服務效能,以實打實的效果取信于民。
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是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重要特征、努力目標和核心競爭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干部的思想認識、作風、能力至關重要。自以“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為抓手開展作風整頓建設、能力提升建設以來,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干事熱情高漲,推動了一批自由貿易港政策落地,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辦成了一批事關企業和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好事。營商環境的改善和一批“堵點”“難點”問題的解決,推動了我省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的提升,讓市場主體和群眾的獲得感得以增強,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成效逐步呈現。對此,各界給予了積極評價。
然而,我們不能沾沾自喜,而要清醒地看到問題。
一方面,成效提升還有空間。一些地方、部門只是把“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當作常規工作來抓,精力用得不夠,辦法措施不多。
另一方面,聯動有待加強。開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總體上還存在“上熱下冷”現象,沒有真正做到舉一反三、一體推進。
此次推進會剖析的營商環境典型病例,就深刻反映了當前我省營商環境存在的短板、弱項,折射了一些部門、地方和干部存在的思想、作風、能力的弊病,不僅給相關企業制造了“堵點”“痛點”,也損害了地方形象、政府公信力。試想,如果相關職能部門和地方都能夠往前進一步、往深想一層,有些問題可能就不會發生。
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深刻剖析才能找準根源,刮骨去毒才能治病斷根。以“病例討論會”的形式召開推進會,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剖析營商環境典型病例,就是要通過分析病例、診斷病情、深挖病根、開出藥方,激勵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在思想深處檢查自己的政績觀正確不正確、工作到位不到位、服務用心不用心。唯有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不諱疾忌醫,善于舉一反三,注重從制度機制層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推動更多問題得到解決,讓市場主體和群眾擁抱更強的獲得感。
做到舉一反三,重點是處理好四對關系。
要處理好個案問題與共性問題的關系,不能簡單就事論事,而要通盤分析,深挖背后根源,對容易反復出現的共性問題形成“病例庫”,通過制度集成創新等手段解決和預防,防止在同一塊石頭上絆倒兩次。
要處理好被動受理與主動排查的關系,在第一時間處理好受理問題的同時,要主動抓好排查,深入一線、用心用情、設身處地、推心置腹地向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了解問題,以解決問題的誠意和效果取信于民。
要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樹立大局意識,增強整體政府觀,不能只顧自己無過、不管大局得失;落實容錯糾錯機制,為敢擔當的人擔當,為敢負責的人負責;主動為基層擔責,實施精準問責,不能上面生病、下面吃藥,領導生病、群眾吃藥,一人生病、大家吃藥;強化激勵引導,對真正擔當作為、守土盡責、主動以改革創新精神去破除“堵點”“難點”的干部,要大膽使用、立為典型、宣傳推廣、形成導向。
要處理好能力與作風的關系,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持續改進工作作風,為企業當好“店小二”,為群眾當好“服務員”。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改進的起點。樹牢問題意識,立行立改;堅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才能讓海南成為企業投資興業、創新創造的優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