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閱官||新任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以“高質量”開啟河南發展新局面
時間:2018-03-23來源:王牌智庫 作者:acebm 點擊:
次
【閱讀原文】3月21日,河南省召開全省領導干部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吳玉良同志出席會議并宣布中央決定:王國生同志任河南省委委員、常委、書記;謝伏瞻同志不再擔任河南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另有任用。
會議上,省長陳潤兒說,河南正處于爬坡過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刻。王國生同志經過多個領導崗位摔打歷練,任過多個省份的主要領導,政治站位高、黨性原則強、律己要求嚴、領導作風實,他的到來必將為河南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增添無窮動能,為河南未來展示新的希望、迎來美好前景。
王國生,男,漢族,1956年5月生,山東東阿人,197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4年3月參加工作,山東大學科社系政治學專業畢業,山東省委黨校研究生。曾任山東省貿易廳廳長,2000年轉任江蘇,后任江蘇省委副書記,2010年到湖北任職,2013年1月當選為湖北省政府省長。2016年任青海省委書記。現任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河南省委書記。
履新講話(節選)
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全國重要的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伏瞻同志在河南工作5年間,為河南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艱辛努力,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向伏瞻同志表示深深的敬意,并祝愿他在新的領導崗位上取得更大成績!
河南是一片充滿生機、潛力巨大的熱土。能夠來這里工作,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從今天起,河南就是我的家,我要把對河南的熱愛之情銘刻心頭,盡快適應河南、盡快熟悉河南、盡快融入河南。
我決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緊緊依靠領導班子的同志和全省人民,恪盡職守,勤勉工作,為推動河南改革發展、造福河南人民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不辜負黨中央的信任和重托,不辜負河南父老鄉親的期盼和愿望。
一是高舉旗幟,對黨絕對忠誠。
二是真抓實干,忠實履職盡責。把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作為做好河南工作的“總綱”,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河南的具體實踐,推動“四個著力”取得新進展,努力打好“四張牌”,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深化改革開放創新,樹立崇尚實干的鮮明導向,在“五個更大”“五個更實”上下足功夫,奮力開創河南發展新局面。
三是牢記宗旨,一心服務群眾。
四是維護團結,凝聚智慧力量。
五是清正廉潔,永葆政治本色。
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精誠團結、共同奮斗,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
相關資料來源:湖北日報、搜狐新聞、中國發展門戶網等
一、政治特色
求實不求十
在湖北任職期間,“求實不求十”成了當地媒體總結王國生的一個關鍵詞。他在2015省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不提往屆報告中規定動作的“十件實事”,而將為老百姓辦實事融匯到報告全篇,一時引為佳話。有當地記者就此事寫了報道《政府工作報告求實不求“十”》,王國生看到后,親自給記者打了十幾分鐘電話,對該報道給予肯定。記者回憶說,一開始聽到來電人自我介紹“我是王國生”時,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還以為是詐騙電話。
沒有官架子
在身邊工作人員眼里,王國生平易近人,一點架子也沒有。有一次,他去江夏區的上海通用汽車武漢分公司看工程建設情況,不想驚動太多人,只帶了穿著便衣的警衛員同行,未料在門衛處被攔下,只得通知區里,結果呼呼啦啦來了一大幫人,王國生有些生氣,嚴肅地對他們說,“要么你們走,要么我走”。
還有一次,王國生和時任武漢市長唐良智到江灘公園散步,有市民認出了唐市長卻不認識王國生,但王國生并沒有不高興,還笑著說,“看,你比我要有名呢!”
另據媒體報道,王國生在咸寧調研時,小路上,與兩輛大塊頭農用車狹路相逢,無法錯車。他說,我們退到路下面去讓一下吧!農用車順利通過。重新上路后,王國生高興地說,“路上這樣的車多是好事,說明經濟有活力,看著心里高興!”
發展觀
我們要的脫貧不是平均脫貧,而是一個也不許落下;不是暫時脫貧,而是穩定脫貧、拔除窮根……心要熱,頭腦要冷靜,寧可把困難和問題估計得充分一些,也不能掉以輕心、倉促上陣。”——2015年12月31日的《湖北日報》
群眾語言與那些“常講的老話、正確的廢話、漂亮的空話、嚴謹的套話、違心的假話”格格不入,與那些本本里搬來的條條框框、閉門生造的排比對偶、隨意編出的順口溜具有本質區別。真正的群眾語言,與仁愛、憂患、良知融為一體,同責任、正義、擔當聯在一起,和真、善、美結成一脈,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正能量。——2013年8月22日《湖北日報》
二、主政青海大事記
2016年
1、8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視察提出“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
扎扎實實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鞏固;
扎扎實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治理,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
扎扎實實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深化。
2、光伏產業產值超百億元千億元鋰電產業布局加速形成
11月9日,華泰汽車集團年產5吉瓦時鋰電池及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開工。至此,以鹽湖提鋰為基礎,一條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電芯、電池至終端汽車的完整鋰電產業鏈條將在“十三五”期間從藍圖變為現實,千億元鋰電產業布局加速形成。
3、“一號水利工程”引大濟湟調水總干渠正式通水
12月14日,國家重大水利工程、我省“一號水利工程”引大濟湟調水總干渠正式通水。
12月26日,青海“一號水利工程”引大濟湟子項目——湟水北干渠扶貧灌溉二期工程,在互助土族自治縣松多鄉花園村正式開工建設。
4、首個藏文搜索引擎“云藏”開通運行首個藏漢雙語電商交易平臺開通。這對促進藏語文的保護、發展、傳播和使用,提升我國網絡安全等有著積極的意義。
5、10月20日,北京至拉薩線重要組成部分茶卡至格爾木高速公路,這是我省首條雙幅建成里程最長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2017年
5月22日至5月26日,中國共產黨青海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在青海會議中心召開。王國生代表中國共產黨青海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全面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而奮斗》的報告。
5月26日下午,中國共產黨青海省第十三屆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王國生為中共青海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委、書記。
10月30日、31日,中國共產黨青海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西寧召開。省委書記王國生主持會議并就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出部署。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數據
一、2017年各項工作任務基本完成,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綜述如下:
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青海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特別是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青視察提出的重大要求,團結奮斗、艱苦創業,播撒了希望的種子,收獲了豐碩的果實。我們以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和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為動力,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作出的決策部署,團結依靠全省各族人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四個轉變”推動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保生態、防風險等各項工作統籌推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42.8億元,比上年增長7.3%;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8%;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1.5%,為十二年來最低,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一年來,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出實招、辦實事,較好履行了政府宏觀調控、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開創了各項工作的新局面。經濟發展取得新成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3%,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同口徑增長9.3%。重點產業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建成全國首座百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實證基地。規上工業增長7%,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速分別達到21%和16%,創下了清潔能源供電連續168小時的世界新紀錄。糧食產量連續十年突破百萬噸,有機枸杞產量居全國首位。服務業增長7.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5.1%。成功舉辦文化旅游節,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均增長20%以上。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突破6000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長1.6倍。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600萬人次。電信業務量增長1.4倍,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30.8%。基礎設施得到新加強。西成鐵路先導工程開工,格庫、格敦鐵路加快建設。民小、花久、共玉、循隆等高等級公路建成通車,新改建農村公路8600公里。格爾木機場改擴建工程竣工投運,祁連機場實現校飛。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開工建設,黃河沿岸四大水庫灌區主體工程建成,農牧區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惠及44.9萬群眾。建設與改造農網9176公里。生態文明建設有了新進展。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展順利,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獲批。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國家試點項目開工建設,河長制全面建立,5622名五級河長正式履職。國土綠化面積突破400萬畝,為歷年最多。中央環保督察期間交辦的2299件環境問題全部辦結。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著力化解過剩產能,推動市場出清,完成132萬噸煤炭去產能任務,分流安置企業職工3046人,直供電等舉措降低企業成本70億元。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調整44項行政審批事項,實行企業“三十六證合一”和個體戶“五證合一”,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市場主體增長13%。國有企業“3+10”改革試點創新體系形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進展順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墾等改革加快推進。中歐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自營商品進出口總額增長45.1%,鹽化產品首次出口歐洲。社會事業有了新變化。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持續提高,文化進村入戶工程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8.4%,跨省異地就醫實現直接結算,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率達100%。西寧入選全國文明城市,西寧、海西、海南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州,玉樹市榮膺國家衛生城市,互助故土園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民生福祉獲得新提升。7個貧困縣、525個貧困村、15.8萬貧困人口脫貧摘帽。13項民生調標任務全面完成,城市低保月人均標準、農村低保年人均標準分別提高50元、350元。城鎮新增就業6.1萬人、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08萬人次,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8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3.1%。社會治理取得積極成效,人民的安全感、滿意度不斷增強。年初向人民承諾的民生十件實事全部兌現!
這五年,是砥礪奮進的五年。地區生產總值跨上第二個千億元臺階,年均增長8.7%,固定資產投資跨過兩個千億元大關,全省總財力達到1650.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1.8%。“四個千億元”產業、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八大綠色產業技術體系”已具雛形,循環工業增加值占比達60%,全國最大的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落地我省。海東撤地設市,全省城鎮化率提高5.7個百分點、達到53.1%。
這五年,是生態向好的五年。“四梁八柱”生態文明制度不斷完善。濕地面積躍居全國首位,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青海湖水域面積17年來最大,裸鯉資源量約為保護初期的30倍,長江、黃河干流、瀾滄江、黑河出省斷面水質持續穩定在Ⅱ類以上,湟水河出省斷面Ⅳ類水質達標率為100%,全省地表水優良比例達94.7%。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2.4%,西寧南北山森林覆蓋率達到79%,節能減排成效明顯。
這五年,是民生改善的五年。90.7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過30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7%和11.1%。藏區所有學生和西寧、海東貧困家庭學生實現15年免費教育,新建3所高職院校,高校一流學科建設實現突破,建成青海師范大學新校區和三江源民族中學。全省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覆蓋率達95%,三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成效初步顯現,四級非遺名錄保護體系基本建立,縣級廣播電視臺建設實現全覆蓋。社會保險參保擴面任務全面完成,養老、醫療、低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全覆蓋。社會救助水平不斷提高。國家綜合醫改試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健康青海2030”行動計劃全面實施,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1.7歲,各族群眾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累計開工建設各類城鎮保障房38.7萬套,新建農牧區各類住房35萬戶,城鄉近三分之一人口改善了住房條件。物價漲幅由3.1%降至1.5%。連續86個月未發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婦女兒童事業長足發展,復轉軍人得到妥善安置,殘疾人事業不斷加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這五年,是活力釋放的五年。共推出843項重大改革舉措,生態文明、醫藥衛生、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取得重大進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商事制度、國企國資、財稅金融、農牧區、投融資改革持續深化,價格、電力體制、公車等改革全面推進。對外開放和對口援青成效顯著,青洽會、環湖賽等大型經貿文體活動品牌效應凸顯,曹家堡保稅物流中心建成運營。生態文明先行區、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創建結出碩果。這五年,是守正出新的五年。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支持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軍政軍民關系進一步密切,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邁出堅實步伐。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五年來,向省人大提交地方性法規草案20件,審議通過政府規章21件,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243件、政協委員提案1707件。各級政府公信力、執行力顯著增強。
這五年,是后勁增強的五年。公路、鐵路、航空立體交通網絡正在構架,實現高速公路市州全覆蓋,高等級公路通車里程達3900公里,所有縣城通二級以上公路,暢通西寧“外環內網”交通格局初步形成,青海邁入高鐵時代,“一主六輔”民用機場格局形成。引大濟湟調水總干渠建成通水。青藏、青新聯網相繼建成,實現縣域大電網全覆蓋。高原云計算大數據、青海新能源大數據中心投入使用,寬帶網絡覆蓋所有鄉鎮,農村電商物流網絡體系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