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乱码伦视频_99re热久久_青青青爽国产在线视频_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王牌閱官 NEWS

2018年1月智庫“官”察周報(總第3期)

時間:2018-01-24來源:王牌智庫 作者:acebm 點擊:
  基層干部吐苦水:政務公開,幫領導記日記還是為群眾解疑難?
 
  記者:向定杰 朱筱  來源:半月談
 
  【閱讀原文】隨著我國政務公開的力度不斷加大,廣度、深度不斷拓展,公眾的期待和需求也越來越高。
 
  不過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地方政務公開沒跟上群眾節拍,許多與群眾關系緊密的政務信息雖然“上墻進欄”,有的還“曬”在了網上,但內容不翔實、或時間滯后、或只見結果不見過程,看似該公開的都公開了,群眾想知道的卻沒多少,即使看了也如霧里看花。
 
  公開渠道多了,干貨內容卻變少了
 
  近年來,網站、APP、微博、微信等各類政務平臺也層出不窮,成為信息公開的新渠道。但實際運行中,一些平臺淪為“僵尸”,甚至誤導群眾。
 
  一些地方各部門開發的軟件包含了醫院掛號、違章查詢等服務功能,但彼此消耗,到最后一個也沒被群眾廣泛應用,反而讓群眾選擇起來犯了難,不知道相信誰。
 
  此外,依申請公開這一群眾主動獲取信息的渠道也存在“走形式”的問題。
 
  “法律規定可以依申請公開,但第三方評估發現,政府對社會公眾依申請公開的信息回應質量不太理想,不回復、回復不及時、回復不滿足需求等現象較普遍。”
 
  基層干部吐苦水,多方受制有心無力
 
  對于公開信息無法滿足群眾需求的現象,受訪的基層干部均給予認同,但他們表示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說白了,首先要滿足領導的需求,讓他們看到滿意。”
 
  貴州一個縣級宣傳部門干部苦笑著說,旗下辦的報刊、網站,大部分發的都是領導行蹤、部門成績,就像在幫領導記日記一樣。
 
  而群眾關心的內容,反倒沒有精力去管了。
 
  一些基層政府網站甚至沒有設置搜索欄,也沒有開辟專門區域刊登公開信息。
 
  “不同平臺上的信息內容,有時候是相互打架的。”
 
  受訪的干部群眾建議,要以民眾關心的惠民政策等領域信息公開為重點,促進基層政務公開,并充實政務公開力量,推動政府信息公開立法。
 
  政府應通過標準化建設消除各個部門之間的隔閡,建立群眾認可、快捷方便的公開渠道;在政務公開考核上,應將民眾滿意度作為重要標準。
 
  《反腐倡廉藍皮書》發布:政商關系越來越“清”,“親”待提升
 
  記者:屈辰  來源:瞭望
 

 
  1月1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單位共同發布的《反腐倡廉藍皮書》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打虎”——查處涉腐高級干部,到“拍蠅”——懲治涉貪基層干部,再到“獵狐”——開展反腐國際追逃追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強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得黨心民心,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風政風也帶動社風民風好轉。
 
  心里有底——超九成官員、近九成城鄉居民對反腐有信心
 
  2017年,99.3%的普通干部、99.6%的專業人員、95.1%的企業管理人員認為“腐敗總體上得到有效遏制”或“腐敗在一定范圍內或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比2012年分別提高11.3、29.4、34.1個百分點。
 
  有喜有憂——政商關系越來越“清”,“親”的關系有待提升
 
  課題組對東中西部10個省份的中小微企業和基層干部進行了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發現目前政商關系“清”的程度有所提高。雖然政商關系越來越“清”,但“輕型”腐敗行為、不當行為和不作為等做法仍然存在,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造成嚴重困擾。
 
  另外,在政商關系越來越“清”的同時,健康的“親”的關系卻沒有增進,“疏”和“躲”反而成為某些基層公務人員的態度。
 
  蝴蝶效應——“八項規定”“送來”健康指標
 
  “八項規定”的深入落實對干部的工作業態和生活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
 
  從事公務接待的工作人員找到了如釋重擔的感覺,“趕場式”酒宴消失,“拿著藥瓶”陪酒的痛苦消除,接待按照統一標準和流程操作,不用挖空心思琢磨接送、煙酒、禮品、菜品、客人喜好等,工作輕松好做。
 
  被接待方也樂意接受輕車簡從,也覺得輕松自在,干干凈凈、清清爽爽。
 
  藍皮書建議,繼續保持高壓態勢正風反腐、著力解決公共產品分配不公產生的腐敗、進一步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加速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并釋放成效、完善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的有效機制、集中整治突出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積極培育健康的公民監督文化。
 
  會上轟轟烈烈,會后冷冷清清:聽證會豈能“聽聽”而已!
 
  記者:朱筱 向定杰 鄭生竹  來源:半月談
 
  聽證會已成為我國政府部門在決策前問計于民的一種手段,但作為舶來品的聽證會制度在具體實踐中,時常會遭受“聽證專業戶”“逢聽必漲”“作秀走過場”等詬病。一些聽證會只是“聽聽”而已,變成了一種形式主義。
 
  “聽聽”而已走過場
 
  西部某省會城市發改委就地鐵票價舉行了聽證會,有消費者、經營者、專家、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等19人參與此次聽證,就三個票價方案提出意見。最終,有9人同意方案一,10人同意方案二,而方案三因為起步價較高,沒人同意。
 
  記者注意到,在聽證公告發布之初,有市民就表示,“同意方案一的將會是老百姓,同意方案二的是官方,最后肯定按方案二實施,不信走著瞧。”
 
  聽證結果眾口難調
 
  利益多元化、需求多樣化也導致聽證結果“眾口難調”。“所有居民參加聽證會肯定會引起諸多爭執,但居民代表如何選擇,這個制度是需要細化的。”
 
  一位兩次參與規劃局聽證會的居民表示,聽證代表和旁聽人員的準備工作也很重要,“一份有理有據的發言稿,和大家七嘴八舌的發言,有很大區別”。
 
  “在水電煤氣價格聽證會上,一般居民都不希望漲價,但真正理性的做法還是應實施階梯電價。”西部某省份政務信息處負責人表示,并不是每次聽證方案都會通過,“有次省發改委要作物流規劃,企業代表不同意,最終方案沒有通過”。
 
  要真聽證也要會聽證
 
  涉及群眾利益的社會事項,應召開聽證會吸取民意,而非選擇性聽證,無論從聽證人員選擇到聽證結果反饋,都需要監督機制來保障過程的透明公開。“政府部門要真聽證,而不是有程序要求為聽證而聽證。”
 
  “整合民間輿情需要更多制度安排,尤其是涉及環保、規劃等重大敏感決策時,僅采用聽證會的方式是遠遠不夠的。”應補充采用其他民眾參與決策的制度設計來拓寬吸取民意的渠道,如民意立項、圓桌會議、小型聽證會等。除了制度上的保障,政府還應引導提升民眾的“聽證素養”,讓聽證代表會聽證。
 
  “數據編起來快得很,都是模板”,
 
  基層干部:你能甩責任,我就瞎對付!
 
  記者:鄭雪婧  來源:半月談
 
  “為了生活吃苦受累,鞍前馬后終日疲憊;一年到頭不離崗位,拋家舍業愧對長輩。逢年過節親人難會,身心疲憊何處流淚?不敢奢望社會地位,全靠傻傻自我陶醉。”在一些地方,原本應是“層層落實責任”卻成了“層層推卸責任”,上級部門甩下的“文山會海”和“一拍腦袋”讓基層干部疲于奔命,常常只能采取瞎對付的方式完成任務。
 
  “基層干部就像被大山層層壓著”
 
  基層到底有多少表要填?網友玩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數據:一個基層部門,一年就下發了698份文件。個別上級部門布置工作靠的是“一拍腦袋”,令人啼笑皆非。網友淺淡歲月書香緣說,我們中午12點半接到上級電話通知,讓中午12點前上報有關材料,我恍惚感覺穿越了時空,我們是要配備月光寶盒了嗎?
 
  經歷最離譜的網友陳大白說,前天上級部門刷新了紀錄,通知要求20分鐘統計完整個鎮的數據,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數據編起來快得很,都是模板”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網友無奈說,數據是編出來的,照片是擺拍的。網友三水道出實情,數據編起來快得很,都是模板。網友庭有枇杷樹覺得很無奈,今天一個登記表,明天換成調查表,后天又變成會議簽字表,那我只能把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內容“綜合”一下了。
 
  有了檢查,自然還要考核,還要集中學習、考試。這樣做事的結果就是,大家都變成了“老油條”,對付對付就行;每個人都變成了“算盤珠”,撥一下才動一下。
 
  浮躁作風亟須科學調控“正骨位”
 
  網友琳瑯妙筆覺得,迎檢的表格、文件如果能分批次下發,一年時間可以放慢腳步好好做,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到年底了幾十個單位一起發。
 
  網友江楓漁火建議,將縣級各職能部門人員分派到鄉鎮駐扎,讓干部在縣城與鄉鎮間流動,在增強基層力量的同時也讓領導知道基層工作是如何開展的,減少上級部門胡亂指揮、不接地氣的現象發生。
 
  一口想吃成一個胖子,一口要吃上熱豆腐,一步就要登天,這體現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存在于我們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科學調控“正骨位”。


上一篇:王牌閱官||漯河市長緣何直言汗顏?一場關于雪的“拷問”敲打了誰?

下一篇:2018年1月智庫“官”察周報(總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