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縣的“新任務” ——探索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民營經濟發展新模式
時間:2022-04-21來源:王牌智庫 作者:acebm 點擊:
次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河南又出新招:日前,河南省發改委發布《河南省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關于公布河南省民營經濟示范城市試點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確定我省20個縣(市、區),成為民營經濟示范城市試點,濮陽縣名列其中。
示范城市的任務是什么?有公開報道顯示:這20個縣(市、區)一方面要向民營經濟的熱土——深圳學習,另一方面還要練出自己的“特長”。這也意味著,這些試點地區的民營企業將享受到不少“前沿服務”,而且各地要給民企提供的“菜單”還不同。
成為示范縣(市、區),肯定要承擔更多責任,但同時也說明,這些入圍的地方,在優化環境、產業振興以及激發民營企業活力方面有過不少成功的實踐。
從試點名單來看,這20個試點縣(市、區)同時也是民營經濟發展相對較好的地方。濮陽縣亦不例外,民營經濟更是其極其重要的市場主體組成部分。2021年,濮陽縣民營市場主體達到54893戶,占全縣企業總數的98%,吸納了85%以上的就業人員,貢獻了全縣75%的生產總值以及90%以上的稅收。
濮陽縣的試點任務是什么?
據筆者走訪了解到,被確定為試點的20個縣(市、區)都領到了兩張“任務卡”,探索兩類任務——
一是統一任務。全部試點縣(市、區)均要探索推進,對標深圳相關做法,圍繞“企業辦事不求人”目標,積極探索所有涉企政務服務事項100%網上辦、自助辦、幫辦、代辦,力爭做到簡易辦、快速辦、免費辦。
二是特色任務。緊扣本地區發展基礎和發展特色,用超常規的舉措,探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營經濟發展新模式。
既有統一要求,又有“專屬定制”,《通知》這次給出的“清單”很全面。
濮陽縣領到的專屬任務同樣非常明確:強化金融保障,建立企業發展基金,設立中小微企業周轉金和支持企業發展風險補償金,打造智慧金融服務平臺等。
濮陽縣委書記周東柯表示,特色任務的目標就是要探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營經濟發展新模式。
自2021年以來,濮陽縣積極創新構建政銀擔合作平臺新機制,做大做強中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通過運作,2021年中誠擔保公司獲得省中原再擔保集團增信補償再擔保額度增加至3.5億元,在濮陽市現有準入的縣級擔保機構中授信額度第一,在全省103家擔保機構業務量排名升至第十五名,全省縣級擔保機構業務量排名位列第五;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金融顧問幫扶活動,組織各金融機構下沉企業一線,指導企業完善財務制度,優化企業發展規劃,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截至3月底,累計發放貸款133筆7.94億元。
“通過引入工商、稅務、水電氣暖等各類政務系統數據,加上互聯網+的賦能,我們借鑒濮陽市金融服務平臺先進經驗,積極搭建智慧金融服務平臺,讓企業可以擇優選擇銀行,又可以讓金融機構更直觀地看到企業的綜合評定,解決銀行和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濮陽縣金融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搭建好的智慧金融服務平臺,將以網站、微信公眾號或者APP等“線上”和濮陽縣智慧金融服務中心“線下”兩種金融服務模式相結合為基礎,實現線上辦理業務和線下窗口服務的無縫對接,從而為企業“量身定制”融資方案。
此外,濮陽縣擬出資設立企業發展基金,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設立中小微企業周轉金,擬通過與省中原再擔保集團合作開展“千企萬戶”業務設立支持企業發展風險補償金,完善風險分擔補償等機制,用最高效率、最惠政策、最優服務營造金融生態,當好企業“金小二”,為市場主體、產業發展提供更適宜的“陽光、雨露和土壤”。
據了解,截至目前,濮陽縣在保余額2212筆4.17億元。
以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為目標
前文已述,試點縣(市、區)的“統一任務”是要達到“企業辦事不求人”的目標,即要打造一個極佳的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是一個縣區經濟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數據顯示,在我省2020年營商環境評價中,濮陽縣總體得分為82.822分,在全省104個縣(市)中排名第12位。
近年來,濮陽縣持續深化“放管服”,大力營造便商利商的政務服務環境,強力推進“一網通辦”聚焦不動產登記、市場準入、企業投資等重點領域重點事項,開展破解審批服務難題攻堅活動,并加快5G+新型智慧城市項目建設,以數字化建設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標準化,持續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
濮陽縣實行了重點項目推進組、重點項目周例會、項目代辦制等服務機制,為企業發展、項目建設排憂解難。并開通“跨省通辦”新模式,實現政務服務異地辦、就近辦,全力提升實體政務大廳“一站式”功能,建設智慧7×24小時稅務自助服務廳,實現服務“不打烊”政務事項隨時辦。
此外,濮陽縣大力營造尊商親商的創新創業環境,在全縣積極倡樹“投資創業者是英雄、納稅奉獻者是上帝”的社會風氣,營造崇尚創業、競相創業、褒獎成功、寬容失敗、尊商親商的創新創業環境,激發全社會的創業熱情。
如今,中建材、天順風能、德力西、巴德富等一批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紛紛投資落戶濮陽縣。
濮陽縣已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熱土。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產業興則縣域興,產業強則縣域強。
濮陽縣擁有縣產業集聚區、市化工產業集聚區等兩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現已合并為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和慶祖食品專業園區1個市級園區,2021年園區工業總產值近100億元,稅收超百萬的工業企業達到22家,其中超千萬企業達到5家。
4月6日,清明小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全省同步舉行第四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濮陽縣集中簽約、開工、投產項目18個,總投資133.8億元,集中展示了濮陽縣發展新格局、新理念和新思路。
近年來,濮陽縣堅持產業強縣理念,聚焦裝備制造、新材料、綠色食品三大主導產業,以項目、企業、產業、集群為著力點,以信息化為引領,發展壯大化工新材料、玻璃新材料、新能源、儲能等新興產業,改造提升新能源裝備、電子電氣裝備、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5G應用、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數字經濟,謀篇布局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未來產業。
此外,濮陽縣建立常態化項目謀劃機制,緊盯國家政策、戰略規劃、產業升級、短板弱項,分級分類設立重大項目儲備庫,堅持“2+5+N”重點項目推進機制,并實施“百園增效”行動,深入開展低效用地盤活和“標準地”出讓,加快落后產能和低效資產“騰籠換鳥”。
“今年,濮陽縣共計劃實施重大項目73個,總投資620.8億元,這些項目的實施,將為我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濮陽縣縣長劉銳表示。
充分釋放企業發展活力
4月8日,在落戶濮陽縣的巴德福(濮陽)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現場,丙類車間、倉庫、聯合車間、罐區基坑、樁基、圍墻等均在緊張施工中,一片繁忙的建設場面。
去年5月,濮陽縣與廣東巴德富集團正式就項目建設簽約,從接洽到簽約僅用時74天,創造了濮陽招商速度。今年1月4日,巴德富(濮陽)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
近年來,濮陽縣把招商引資作為“天字號”工程,實行“1+3+5”工作機制,堅持二分之一工作法,創新資本招商、駐地招商、親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聚焦裝備制造、新材料、綠色食品三大主導產業,瞄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大型央企、優秀民企、行業龍頭,招大引強、延鏈補鏈,確保完成每年至少招引1個50億元項目的市定目標,為高質量發展不斷增添新動能。
此外,濮陽縣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投融資體制、國有企業、價格機制等改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同時,鼓勵優勢企業境外投資,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交流,引導濮耐公司、蔚林化工等骨干企業有序到境外投資,建立海外生產研發基地、區域總部、全球營銷網絡和戰略資源渠道,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制造合作,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此外,濮陽縣組織開展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專題視察、民主評議,持續推進實施營商環境干部作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開展干部作風“面對面”評議和網上評議活動,促進干部作風轉變,為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提供堅實保障……
“未來,濮陽縣將進一步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堅定不移、務實高效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讓企業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以‘兩個健康’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創民營經濟工作新局面。”周東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