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牌說城 NEWS
“文化頂流城市”,蘇州這樣破傳統
時間:2025-03-17來源:未知 作者:acebm 點擊:
次
2025年初,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便以票房破百億的佳績,喜迎開門紅。好評如潮的背后,蘇州不僅有十余家動畫公司參與制作,數量僅次于北京、上海、成都,更在全國城市票房排名中高居前八,是名副其實的電影市場“票倉”。
從《哪吒》這一現象級的作品管中窺豹,可以看到近年來,經濟與文化交融共生的蘇州,在動漫、影視、游戲、文創等領域遍地開花,發展成果日益顯著。從傳統文化的輝煌盛世,邁向文化發展的新紀元,看蘇州文化產業如何再造一席之地。
自古以來,蘇州便憑借著得天獨厚的水鄉之韻與江南風情,深受文人墨客的鐘愛,其文化名城的美譽也源遠流長至今。步入數字化時代,面對文化全球化、智能化的沖擊,滿載文化瑰寶的蘇州,正面臨著一個新的課題:如何依靠創新能力,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技巧妙融合,孕育“文化新質生產力”,推動“文化頂流城市”勇立潮頭。
今年1月初,“蘇州藍皮書”《蘇州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25)》正式發布,其中,蘇州市社會科學院課題組以文化產業為切入點,對城市經濟發展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討。研究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蘇州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總數攀升至 1653 家,比上年同期增加 223 家;營業收入規模高達 2835.24 億元,同比增速達到 17.1%。數量與營收的雙增長既是蘇州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最好證明,也是城市文化無限潛力的生動寫照。
值得一提的是,蘇州在六大文化核心領域——新聞信息服務、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服務、文化傳播渠道、文化投資運營以及文化娛樂休閑服務上,表現亮眼。發揮文化裝備、文化消費終端設備等傳統制造業優勢的同時,蘇州核心文化領域企業不僅在增長速度上勢如破竹,在整體文化企業中的占比也節節高升。盡管在目前的蘇州文化產業中,仍然存在著造紙企業、代加工企業等外圍層業態占比較高的問題,在相關部門的調整與推動下,產業結構與核心競爭力也正向著積極的方向不斷提升,向新向好。
還記得《流浪地球2》中的劉德華飾演的圖恒宇對數字生命的探索嗎?遍地是文化遺產的蘇州,也將“數字永生”的概念應用到了古城保護與文化傳承的工作中,讓“老寶貝”的價值超越時空的界限。
蘇州古城街巷縱橫交錯,首創的“古城細胞解剖工程”把古城的傳統民居等建筑物看作是構成古城結構的“基本細胞”,對城市54個街坊進行了“一宅一策”的精細化修復。同時保留“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采用“原工藝、原材質”活化了平江路、山塘街等歷史街區。如今大家最愛去溜達的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在改造中,就保留了78%原住民,形成活態文化社區,置身其中,仿佛每位游客都是熟悉的街坊鄰里。基于這一保護工程的成果,蘇州還開發了“CIM+數字孿生古城”平臺,完成全域傾斜三維模型建設。戴上VR眼鏡,用戶不管在哪里都能參與虎丘曲會的虛擬雅集,沉浸式感受蘇州的風土人情。
蘇州大學商學院教授、江蘇省新時代民營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李晶認為,蘇州在傳統文化保護與商業價值轉化上走在時代的前沿。全球首個“非遺數字基因庫”的建立,對蘇繡122種針法、昆曲600支曲牌進行了三維動態捕捉,為非遺文化的深度傳承與活化利用提供了數字化資源支持。創新的“非遺合伙人”模式,邀請青年傳承人入駐古鎮,開設如緙絲咖啡館、評彈直播間等特色空間,挖掘傳承隊伍中的青年力量,實現“非遺+”跨界融合生存。拙政園內,重構文化感知的“園林夜游”全息投影劇,將《牡丹亭》表演與建筑光影巧妙融合,通過3D技術投影、數控燈光營造、現代音響等設施設備,給游客帶來視覺、聽覺、觸覺上的多重享受,實現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共生。
“最大程度挖掘自身優勢,實現文化資源變現,是蘇州近年來埋頭苦干的工作之一。”李晶教授介紹。蘇州全力構建的“超級文化IP”矩陣,打造了“園林IP群”(拙政園、網師園等)、“工藝IP群”(宋錦、核雕等)、“民俗IP群”(軋神仙、冬至團等)三大矩陣,讓文化資源變成了可量化的經濟資產,為不少藝術家、設計師提供了巨大的創意素材庫。蘇州還發行了全國首單“古城保護REITs”,將歷史文化街區經營權轉化為可交易的資產,所募集的資金被專項用于耦園、藝圃等園林的預防性保護工作,形成了“保護促進收益、收益反哺保護”的良性循環模式。首創的“文化遺產碳匯評估模型”,可以測算出古典園林每年通過游客美育產生的隱性生態價值,僅2022年蘇州園林碳匯交易額就高達8200萬元,開創了文化資源資本化新路徑。
科技創新是文化產業發展中離不開的話題,蘇州培育出的文化創意產品也逐漸向數字化轉型升級,更多極具中國特色的虛擬現實體驗、數字藝術作品等,憑實力“出圈”,登上了國際舞臺。歐瑞動漫出品的《孔小西與哈基姆》講述了中沙兩國美食與文化交融互通的故事,在中東播出后廣受小朋友的喜愛。昆山“周莊古鎮5G+智慧旅游試點項目”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一批“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項目”,古鎮多了更多個性化、交互性的新玩法。蘇州奧拉動漫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原創幼兒教育動畫《奇奇和努娜》第二季在央視少兒頻道首播,以小朋友的視角出發,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科學、情感、禮儀等知識,展現了本土文化產品的創造性與審美突破。蘇州飛馬良子影視有限公司創作的《老鷹抓小雞》作為國內首部全禽類大電影,細節呈現了70多種鳥類的特點,獲評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提名。
碩果累累的背后,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與極具前瞻性的新興文化產業布局。《蘇州市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提出對動漫、游戲等領域的原創研發給予獎勵及資金支持,鼓勵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提升內容創作質量與技術水平。蘇州“一核多極”的空間格局也給予數字文化產業發揮產業集群效應的空間,以蘇州高新區國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為核心,聯動昆山動漫數字產業園、吳江太湖新城電競產業基地等載體,分工協同的產業地圖正在推動文化變革。
入選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重點培育名單的月亮灣文創園,地處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園內集聚了1300多家文化企業,涵蓋智慧文旅、創意設計、網絡文化、動漫游戲等領域。蘇州工業園區月亮灣文創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吳文杰認為,“產業鏈招商”與“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是月亮灣文創園俘獲優質企業“芳心”的秘密武器。從企業早期的1V1服務、定期推送適配政策,到成長期的“企業家俱樂部”搭建與投融資對接,再到擴張期的專業跨境服務支持,“我們定期舉辦各領域產業供需對接、政策宣講、人才匹配、跨境咨詢、投融資路演等活動,全力為園內企業不同階段的發展保駕護航。”吳文杰說。
蘇州大禹數字文化科技集團就是月亮灣文創園從零孵化發展出的成功案例。大禹集團副總裁薄一峰表示:“月亮灣文創園從內容創意、制作到發行的完整產業鏈條,為我們的IP開發和運營提供了豐富的上下游產業資源和人才儲備。”一方面,蘇州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為蘇州文化企業輸送了大量新生血液與創新思維。另一方面,得益于相關政策與產業園區的有力扶持,企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資源助力。薄一峰坦言:“大禹旗下游戲IP《桃源深處有人家》,獲得了市區各級文化管理部門的支持和幫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更是從立項初期就參與游戲的開發,這也是我們能呈現最原汁原味非遺項目的專業保障。”
如今,大禹集團已經實現了從20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到擁有獨立產權自有載體的華麗蛻變,月亮灣文創園內的同程集團、中衡設計、歐瑞動漫等一批重點文化企業也在各自的領域中大放異彩。與此同時,網易蘇州數字文化創新中心、完美世界長三角總部……越來越多的文化創意團隊與企業,跟隨著“龍頭”的腳步紛紛在蘇州這片熱土上扎根,產業集群效應愈發顯著。相城區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張家港市軟件(動漫)產業園、常熟市國家大學科技園、太倉市天鏡湖文化科技產業園、吳江區絲綢文化創意產業園、姑蘇區藍系列創意產業園等遍布蘇州的數字文化產業園區在政府的引領下不斷提檔升級,一邊培育文化企業,一邊敞開懷抱迎接更多優秀企業的到來。
文化發展新紀元,對蘇州這座“頂流城市”而言,是挑戰亦是機遇。未來,讓我們攜手期待,更多頂尖文化人才與企業愿意在蘇州實現理想,更多注入蘇州靈魂的文化產品能從這片土地上走向世界,共同譜寫蘇州更輝煌的明天。
文章來源:現代蘇州雜志
?
- OA

-
acechina01@163.com
-
0755-89992025 0371-6668680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