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存量土地資源潛力可觀 “騰籠換鳥”再造城市新功能
時間:2020-05-12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山東省人民政府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該省近期印發的《關于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的意見》。 孫婷婷 攝
中新網濟南5月12日電 (孫婷婷)山東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以此緩解土地供需矛盾,促進城鎮更新改造。其中,重點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爛尾工程和閑置廠房治理等工作,盤活存量資源,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優化用地結構布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山東省人民政府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該省近期印發的《關于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山東省自然資源廳一級巡視員王桂鵬介紹說,根據《山東省土地整治規劃(2016-2020年)》,該省城鎮建設用地可挖潛現實潛力達153.8萬畝,占全省城鎮工礦用地總面積的11%,存量土地資源潛力可觀。
“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涉及眾多利益主體,面臨風險大、投資多、拆遷補償安置和建設成本高等難題。”王桂鵬表示,城鎮低效用地改造開發過去主要由政府主導,改造后的土地增值收益主要成為政府的出讓收入和開發商的利潤,被改造地塊單位和個人僅能獲取房屋和土地的相應補償,無緣分享改造開發產生的土地增值收益,致使改造開發困難重重。
針對平衡各方面利益關系難題,《意見》明確提出,各級政府應鼓勵土地權利人、集體經濟組織等市場主體和社會力量自主參與改造開發,增強改造開發動力。統籌考慮再開發各方面參與主體的利益平衡,完善利益導向機制。對政府主導開發的低效用地,充分讓利于原土地權利人,對原土地權利人采取物業返還等方式獎勵。同時,要嚴格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特色風貌和保障公益性用地,統籌安排公共設施、民生項目和產業用地,實現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文化傳承多贏的目標。
王桂鵬稱,山東省當前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資源環境約束趨緊,需建立以創新發展提質增效為核心的資源高效率配置制度,盤活存量資源,加快“騰籠換鳥”,提高用地效益和投入產出強度。“在一些地方,由于歷史原因或發展進程影響,城鎮外延式擴張與存量土地低效利用狀況并存。比如,產業用地配置不合理,大量工業用地集中在黃金地段,有的還是淘汰類或禁止類產業。”
“城鎮快速擴張占用大量耕地良田,土地開發強度過高,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不相適應,以犧牲農用地為代價的城鎮化模式已難以為繼。”王桂鵬表示,在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逐年減少的情況下,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可以有效增加建設用地供應,減少城鎮建設占用耕地的數量,有利于保護稀缺的耕地資源,同時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空間,實現以較少的土地資源消耗支撐更大規模的經濟增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