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13日,第九屆中國邊疆學論壇在京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中國邊疆學理論發展與實踐創新”。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高翔出席會議開幕式并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高翔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邊疆問題,提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等系列重要論述,圍繞邊疆安全與發展問題作出系列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指導我國邊疆地區取得偉大建設成就,也為我們開展邊疆研究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翔強調,中國邊疆學的發展歷程,是一個不斷進行理論與實踐創新的過程。中國邊疆學的未來發展,必須牢牢把握意識形態領域主動權,夯實在疆域理論、邊疆歷史地理、邊疆安全與發展、邊疆與周邊關系等學術領域的陣地建設,牢牢掌握涉疆、涉邊研究學術話語權,回應、回擊國外學界涉中國邊疆研究的各種錯誤思潮和觀點,堅定維護國家利益。要把握新時代邊疆研究發展機遇期,充分認識邊疆研究多學科交叉融合特點,積極引領學科發展,加快構建中國邊疆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培養一批學術棟梁。中國邊疆研究所要積極發揮國內邊疆研究引領、組織、協調作用,繼續做好中心、智庫、期刊等學術平臺、學術陣地建設,團結、引領全國邊疆研究機構、學人,共同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廣程表示,國家主權、安全、穩定、發展、合作,是中國邊疆學研究的五個基本維度;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是從事中國邊疆學研究必須樹立的五個基本觀念;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研究我國邊疆形成、發展的基本圖景、內在機理等重大問題,是中國邊疆學研究的基本路徑。中國邊疆學還應升級擴容,不僅研究中國的邊疆歷史和現實問題,還要研究其他國家在邊疆治理方面的經驗教訓,為我國邊疆治理提供參考。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馬大正表示,中國邊疆學命題的提出,旨在將研究重點從歷史轉向現實,把邊疆歷史和邊疆現實結合起來。中國邊疆學研究必須牢記這個初心,用中國理論研究中國問題,依托歷史、直面現實、預測未來,推動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有機結合,在繼承傳統中不斷開拓創新。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來自國內多所研究機構與高校的學者圍繞當前邊疆研究的熱點問題、中國邊疆學“三大體系”建設、變動中的世界格局與邊疆治理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黨委書記劉暉春主持開幕式。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邊疆安全與發展研究中心、新疆智庫共同主辦,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