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社會要發展,必須堅持改革開放,而改革開放所倡導的是創新的理念。就經濟欠發達的內陸地區而言,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引進資金、技術、管理和人才,借助外力促進經濟發展,已成為一條被實踐證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發展途徑。
為了使欠發達地區的招商引資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更新招商理念創新招商引資方式:
(一)重視重點機構招商。
利用外國駐華經貿組織進行招商。這些經貿組織與國外的商業性組織、大信息機構、大企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要與國內外一流科研機構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掌握與當地相關的企業動態及投資需求,根據新的動態、形勢,豐富當地招商引資內容。要與國內外企業聚集機構形成密切聯系。通過它們了解大企業、大集團發展動態,第一時間找到對當地可能產生投資需求的投資人。要與國內外金融巨頭建立聯系。利用它們的資本優勢改善金融生態環境,使當地的企業和項目有更多的融資空間,并獲得經常性保障。要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建立廣泛的合作協議,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撐。
(二)重視誠信規范服務。
在招商引資中,應該淡化“政策優惠”的因素,應當將改善投資環境作為重中之重,將誠信規范服務作為本地吸引外資的“第一資源”,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效能,致力于營造政策環境、法制環境、生活環境、人文環境等,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三)重視事后服務。
所做得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招商引資上,而是應該把細致的工作做到引入企業投資后的管理和服務上。形成引入企業在投資審批時得到一條龍服務;在建設過程中得到全方位服務;在企業開工投產后得到經常性服務。最好的服務不是事前承諾,而是信守承諾。
(四)重視金融企業招商。
要由過去單純的招商引資辦廠,轉變為積極向金融企業招商。目前,全球流行的投資方式如兼并收購、資產重組、證券投資、BOT、產權交易、股權轉讓、特許經營等,與傳統的投資方式如合資、合作、獨資等相比,可以簡化手續、縮短啟動時間、降低成本。
(五)重視項目質量招商。
要積極引進母體型、旗艦型的終端產品企業,突出國際500強、國內100強、行業10強等大企業。我們要及時掌握上述企業的投資動態,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緊盯緊靠,力求取得實效。要把那些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將產生新的增長點、能夠解決當地勞動就業和環保等問題的企業引進來。
(六)重視利用中介招商。
國際上有一些專事招商的中介機構,它們有實力、有信譽、業精路廣,委托它們招商,既可以降低招商引資成本,又可以穩妥便當地招來切合當地實際的好項目。設立招商代理,委托境外招商中介機構和境外窗口企業招商,就可大大拓寬招商引資的視野和路子,以外引外,使招商引資更具有成效,招商成功率要比自己出國招商或在國內外舉行招商洽談會高。
(七)重視管理人才引進。
要將項目資金的單一引進轉變為資金、技術、管理和人才的綜合引進。作為一個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來講,管理人才的作用無疑是非常巨大的,它可以說是集資源、信息、信譽、無形財富和資產于一身,是經濟能否持續增長的關鍵點和亮點。把招商引資同招商引智結合起來,增強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八)重視企業為主招商。
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企業作為招商主體的作用應當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政府應從前臺退到幕后,把精力用于改善投資環境,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經濟環境,讓企業成為招商引資的主角,讓企業直接與投資商、合作者談項目、探市場、謀盈利、圖發展。
(九)重視產業配套招商。
要圍繞培育主導產業,積極推動“招商引資”向“選商選資”轉變,由 “項目招商”向“產業招商”轉變,促進相同或相近產業項目向園區集中。要把承接產業轉移與壯大支柱產業相銜接,圍繞重點產業開展產業鏈招商,有針對性地引進與之相關聯、相配套的項目,提高產業的集聚度。
(十)重視利用網上招商。
這種方式充分了利用互聯網傳遞速度快、效率高、范圍廣、視覺效果好的優勢,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所有投資者需要了解的信息圖文并茂地在網上展示出來,讓全世界投資者知曉。投資者還可以通過網絡,就投資意向進行交流、洽談。網上招商的優勢是信息量大、交流簡便、交互性強,且建站成本低,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