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力量: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貴州的運用
時間:2023-11-14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烏江悠悠,烏蒙綿延,千百年來,貴州靜立在祖國西南。這里是中國革命的轉折之地,山高水險,也曾被貧困制約了發展。
2020年11月,貴州省完成了脫貧攻堅的歷史性任務,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跡的精彩一篇。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92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92萬人搬出大山……脫貧的“千年之夢”終于實現。進入新階段,這里仍然面臨著農業人口基數大、鄉村產業基礎薄弱、人均收入需要提高的現實挑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貴州省全力以赴做好扶貧后半篇文章,夯實鄉村振興基礎。人民銀行創設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人民銀行用來引導金融機構信貸投向,發揮精準滴灌、杠桿撬動作用的工具。人民銀行通過提供再貸款或資金激勵的方式,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特定領域和行業的信貸投放,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近年來,人民銀行貴州省分行有效運用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為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尤其是持續運用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長期性工具,積極發揮其結構性引導和流動性補充的雙重功能,針對重點領域與薄弱環節,為中小金融機構提供了長期穩定的低息資金,為貴州省鄉村振興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強大的金融后盾。
支農再貸款余額超500億元,位居全國首位;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余額832.90億元,近5年來年均增長超32%……截至2023年7月的一組數據,展示了支農支小再貸款等長期性工具在貴州省的使用情況。增速高、規模大,如何將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資金用在“刀刃上”,切實提升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鄉村振興的支持效果?《金融時報》記者在走訪貴州省的過程中發現,人民銀行貴州省分行不斷優化政策管理,創新模式,靈活運用再貸款資金支持鄉村重點發展領域,領導轄內分支機構和金融機構探索出了一套因地制宜的貴州實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