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
時間:2023-10-31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為切實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致力于深化基礎教育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做大優質教育資源‘蛋糕’,加快構建幼有優育、學有優教的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解決優質教育資源總體不足與人民群眾期望‘上好學’的矛盾,增強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田祖蔭表示。
深化基礎教育供給側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政策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基礎教育取得歷史性成就,為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9.7%,比2012年提高25.2個百分點,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89.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5%,比2012年提高了3.7個百分點,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超過9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1.6%,比2012年提高6.6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普及水平總體達到世界中上行列,在此基礎上,《意見》提出新的目標:到2027年,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和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的城鄉中小學幼兒園學位供給調整機制基本建立,優質教育資源擴充機制更加健全,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具體而言,學前教育階段,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力爭達到60%以上;義務教育階段,擴增一批新優質學校,優質學位供給大幅增加;高中教育階段,培育一批優質特色高中,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扎實推進,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持續提升;特殊教育方面,特教學校在20萬人口以上的縣基本實現全覆蓋,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保持在97%以上。
上一篇:政策溝通,讓朋友圈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