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經濟回升勢頭 宏觀政策將協同發力
時間:2023-03-18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從最新發布的經濟數據看,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當前經濟出現企穩回升勢頭,但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牢固。
專家表示,后續財政、貨幣、產業等宏觀政策應協同發力,鞏固經濟回升勢頭,為實現今年全年經濟預期增長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稅費政策持續發力
“春暖花開,旅游市場逐漸復蘇。”重慶烏江畫廊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阿依河分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張堯感嘆,“今年旅游市場加快回暖,預計阿依河景區在今年6月迎來客流量高峰。游客們回來了,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除了旅游市場復蘇,張堯的信心和希望更多來自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我們能挺過這三年,國家給了很大信心。”張堯稱,2020年以來,在稅收優惠方面,公司因享受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和抗擊疫情地方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政策,共減免稅款近百萬元,享受階段性緩繳企業社保費82萬余元,讓公司在困難期能保障人力、景區維護等各項成本支出。
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日前明確,2023年,各項稅費支持政策仍將對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財政部將綜合考慮財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紓困需要,盡快研究明確政策,抓好落地見效,推動形成“水深魚歸”“水多魚多”的良性循環。
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
為鞏固經濟企穩向上基礎,業內人士認為,穩健貨幣政策將加大實施力度,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提供適宜的流動性環境。
開年經濟形勢向好,對于是否需要考慮降息降準引發熱議。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進一步降息的必要性降低,年內降準的可能性仍存。
如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所言,伴隨我國經濟企穩回升,經濟循環更為順暢,在“堅持以我為主”“統籌短期和長期”以及“統籌國際與國內”的原則下,進一步降息的必要性降低。但考慮到降準對于提供長期流動性、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和支持實體經濟比較有效,年內存在降準的可能。
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實施14次降準,將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近15%降至不到8%。“不到8%的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不像過去那么高,但是用降準的辦法來提供長期流動性,支持實體經濟,綜合考慮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整體流動性在合理充裕水平。”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表示。
為推動經濟整體好轉,適時適度調整貨幣政策工具的政策信號釋放。“從目前看,國內經濟好轉是肯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加強調研,根據經濟發展情況的變化和需要,統籌增長和物價,適時適度調整貨幣政策工具。”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日前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