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經濟形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續使用“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定調,強調經濟壓力仍存。同時,會議指出,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并點名“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在此前的政策基礎上,新增有關內需的表態,這也是今年以來,各部委各級政府一直在著重推進的工作。
本次會議對于擴大內需的表態,涉及消費和投資兩個方面。消費方面,會議強調“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著力消除制約居民消費的不利因素”,并明確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今年,在疫情多點散發的沖擊下,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多地加大了對餐飲出行和電子設備等方面的消費券支持,加大汽車購置稅減免,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明年,疫情防控政策不斷優化,跨區域人口流動限制全面解除,居民消費特別是旅游出行消費存在一波大幅釋放的可能。政策已對“消除制約居民消費的不利因素”進行表態,預計后續也將出臺直接支持居民擴大消費的相關措施。
而在投資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并明確提出“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2022年,面對經濟下行的三重壓力,政府已使用政策性開發性工具,支持了基建等特定領域。政策表態中的“加大”兩字,表明2023年政策性開發性工具將繼續發揮更大作用。
與政金工具相對應的是,本次會議指出“優化產業政策實施方式”。一般來說,產業政策的傳統實施方式主要是財稅政策、產業基金等。在今年增加留抵退稅,使用專項債進行財政支出,并加大財政貼息力度后,財政赤字已明顯上升。“加力提效”的會議表態,決定了直接性財政工具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而政策組合工具必然也會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