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提出 抓緊謀劃和推出增量政策措施 著力穩定經濟大盤
時間:2022-07-09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中國人民銀行7月8日發布的《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2)》提出,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抓緊謀劃和推出增量政策措施,支持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1%,經濟增速位居主要經濟體前列,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分別增長8.1%、8.7%、7.4%和6.1%。
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方面,報告稱,2021年,人民銀行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發揮LPR改革效能,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推動貸款利率在2020年大幅降低的基礎上進一步下降,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創有統計以來的記錄低點。
報告認為,下一步,要繼續深化LPR改革,完善LPR報價機制,不斷提高LPR報價質量,使中央銀行政策利率通過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傳導更加順暢。持續加大對中小銀行利率定價機制建設的指導,特別是加大對中小銀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系統建設和LPR嵌入FTP系統的培訓力度,推動中小銀行進一步健全內外部利率定價機制。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著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引導金融機構差異化經營,中小銀行要立足本源,明確定位,充分發揮服務地方經濟、市場下沉深度和普惠小微客戶風險管理優勢,不斷提升小微客戶貸款可獲得性,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小微、民營企業。
在金融支持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報告認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可從加大金融政策和工具的支持力度;推動銀行提高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的質量和效能;完善金融支持配套政策,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等方面入手。
比如,繼續發揮“幾家抬”合力,加強與財政、工信、市場監管等部門協調合作,繼續強化重點省份貸款風險分擔補償、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加強政銀企對接,構建常態化、便捷化、網絡化對接機制,擴展重點省份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共享覆蓋面,提升服務效率和精準度。推動更好發揮重點省份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加大貸款貼息和獎補力度,為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分險。
此外,健全債券市場風險預防、預警、處置機制,加強風險隱患摸底排查,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保持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
報告強調,人民銀行將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抓緊謀劃和推出增量政策措施,支持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搞好跨周期調節,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落實好穩企業保就業各項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業和受疫情影響的困難行業、脆弱群體。用好各類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對于結構性貨幣政策方面,報告提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積極做好“加法”,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等專項再貸款,抓實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運用,綜合施策支持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平衡性,精準發力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此外,報告指出,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優化存款利率監管,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堅持底線思維,增強系統觀念,統籌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