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精準發力 總量供給“更穩定” 新設工具“更直達”
時間:2022-04-09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設立科技創新和普惠養老兩項專項再貸款;切實加大“三農”領域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高對新市民的金融服務水平……確保金融支持實體更加有效、精準,近期一系列政策部署出爐。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展望未來,金融支持實體將力求總量更穩、結構更優,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發揮更大作用,助力“精準直達”,與此同時,進一步降息降準仍有空間。
從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工作部署,到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的具體舉措發布,近期,金融支持實體的政策導向非常明顯,那就是必須要提高資金的精準性和直達性,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提高“直達性”,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必須要更有作為,新的創新工具呼之欲出。4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設立科技創新和普惠養老兩項專項再貸款,人民銀行對貸款本金分別提供60%、100%的再貸款支持”。
據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介紹,再貸款是由人民銀行給商業銀行貸款、再由商業銀行向客戶貸款的資金。作為一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再貸款具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二是有助于引導金融機構定向支持相關領域。
另外,人民銀行已經推出了支農支小再貸款、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等工具。在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看來,新設的兩項專項再貸款是對現有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補充和完善,與上述再貸款功能類似,本質也是一種激勵機制,目的是發揮低成本流動性的牽引作用,引導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和普惠養老領域這兩個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發揮資金撬動作用。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表示,新推出兩項結構性政策支持工具,主要是為了強化貨幣政策精準發力功能,在加大對重點領域支持的同時,避免大水漫灌,最大限度減少對通脹和市場流動性預期的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