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進一步完善促進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
時間:2021-09-14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公布《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
9月1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對《意見》情況作了介紹。
叢亮表示,總的來看,《意見》著重體現了兩個關鍵點:
一是充分體現了“新時代”的要求,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歷史方位,把握新時代關于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高水平推進改革開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要求,明確發展目標、部署工作任務、完善保障措施。
二是充分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始終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作為一個整體,注重在自主創新上找出路,在城鄉區域協調上求突破,在生態綠色上做文章,在內陸開放上下功夫,在服務共享上出實招,通過五大發展理念協同發力,形成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基于此,《意見》分兩個時間節點明確了發展目標,部署了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叢亮表示,在目標設置方面,《意見》堅持統籌兼顧、遠近結合原則,按照2025年和2035年兩個時間節點分別提出要求。一是到2025年,中部地區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綜合實力、內生動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這主要考慮2025年是“十四五”結束的時間,明確這個時間節點的目標,有利于檢驗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性成果。二是到2035年,中部地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主要考慮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兩步走”戰略、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時間節點相呼應。同時,《意見》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發展領域分別提出了量化指標,與定性指標一同構成了目標體系。
叢亮表示,圍繞上述目標,《意見》部署了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包括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積極承接制造業轉移、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增強城鄉區域發展協同性,包括主動融入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進城市更新和品質提升、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省際協作和交界地區協同發展等。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部,抓住重點流域生態保護這個“牛鼻子”,共同構筑生態安全屏障、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四是堅持開放發展,形成內陸高水平開放新體制,加快內陸開放通道建設、打造內陸高水平開放平臺、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五是堅持共享發展,提升公共服務保障水平,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增加高品質公共服務供給、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叢亮表示,為保障這些目標任務能夠順利實現,《意見》從建立健全支持政策體系、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促進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并且對有關地方和中央部門認真抓好《意見》組織實施作出了部署。
叢亮還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統籌協調,做好服務指導,形成工作合力,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強化擔當、狠抓落實,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意見》落地見效,奮力開創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