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首次降準來了,將釋放1萬億長期資金,影響有多大?
時間:2021-07-10來源:新京報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國常會“預告”兩天后,年內首次降準靴子落地。
央行7月9日宣布,決定于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為何此時降準?受訪人士認為,我國當前經濟恢復較好,但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擠壓,中小微企業仍然面臨較大的資金成本和壓力,降準釋放的流動性可緩解這一情況。另有業內人士指出,9日上午公布的6月CPI和PPI同比漲幅雙雙回落,下半年物價總體可控,為降準打開空間。
央行在公告中稱,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此次降準的目的是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持實體經濟,其中包括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市場感到“意外”
央行稱不意味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根據央行7月9日公告,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決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9%。這是年內首次降準。
“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央行在答記者問中表示,2020年應對疫情時央行堅持實施正常貨幣政策,5月以后力度就逐漸轉為常態,今年上半年已經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態。
央行稱,此次降準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后的常規操作,釋放的一部分資金將被金融機構用于歸還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還有一部分資金被金融機構用于彌補7月中下旬稅期高峰帶來的流動性缺口,增加金融機構的長期資金占比,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當前我國經濟穩中向好,央行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有效性,堅持正常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事實上,國常會7月7日提到降準后,市場很多機構還表示觀望,主因是央行今年貨幣投放較為謹慎,市場流動性也整體較為充裕。要知道,上一次央行降準還是在去年上半年,且去年3月和4月兩次官宣降準主要是為應對疫情的影響。
“此前既沒有風聲和研究觀點提到有降準的可能性,也沒有投資者做降準交易。更重要的是,這次降準規模也超過了市場預期,而且也不是此前認為的定向降準,而是全面降準。”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