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政策花費千億稅金,綠色創(chuàng)新停滯不前:西方減排治標不治本
時間:2021-03-02來源:中國綠發(fā)會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拜登的氣候政策將花費5000億美元,新西蘭16%的GDP用于節(jié)能減排才能達到碳中和目標。對大手筆、一刀切的減排政策怨聲載道的西方選民引發(fā)了筆者的相應思考:經濟發(fā)展和綠色發(fā)展在西方真的能兼得么?
在歐洲,風能和太陽能的份額越高,家庭的用電成本就越高。蓋蒂圖片社/ HECTOR RETAMAL / AFP攝
拜登政府對氣候政策大刀闊斧的改革終于開始了。特朗普政府時期,由于減排基本不能回本,每噸二氧化碳的減少只有一美元的收益。而拜登改革后,在科學委員會的計算下,每噸碳社會成本(由于折現率提升)高達125美元 。這會直接影響到電廠發(fā)電安排及燃油的環(huán)保標準。至于因此而提升的稅金,
對于群眾的日常生活而言同樣如此。歐洲不斷宣傳可再生能源越來越便宜,向綠色能源過渡將使人們節(jié)省大筆資金。然而,現實并非如此。太陽能板在許多政策倡導的地區(qū)可發(fā)電時長不足,導致在歐洲風能和太陽能的能源占比越高,家庭的電力成本就越高。去年,德國消費者不得不支付310億歐元,來替換“據說更便宜”的綠色能源。
大多數發(fā)達國家都承諾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在世界各地,政客們正在竭盡全力承諾極其昂貴的氣候政策。拜登承諾每年在氣候上花費的5000億美元約占聯(lián)邦總收入的13%。歐盟則把其預算的25%用于阻止氣候變化。但到目前為止,筆者只查找到一個國家對所需成本的獨立評估:新西蘭估計,在最樂觀的情況下,達到碳中和目標將花費其GDP的16%。歐盟和美國的等效成本以此計算將超過每年5萬億美元。這超過了整個美國聯(lián)邦預算,超過了歐盟教育,娛樂,住房,環(huán)境,法律,國防和衛(wèi)生的支出預算綜合。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弗朗斯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也承認,沒有巨額的、保護性的邊境稅,氣候政策基本不可能執(zhí)行。
這就出現了問題,要是犧牲經濟,帶來的是全世界人類的更好環(huán)境;但是沒有人愿意用自己的利益換取千里之外的國家不被淹沒。就算是在經濟最發(fā)達的美國,大多數選民也不愿意為這些奢侈的氣候政策付費。拜登總統(tǒng)提議每年每人花費相當于1500美元的費用,但華盛頓郵報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人口連24美元都不愿意支付。
以此來看,想要強行停下廉價能源,就和指望經濟衰退、疫情封鎖一樣;都不是減排的持久之計。
想要進行能源結構的轉型,必須有配套的綠色創(chuàng)新措施。解決1950年代洛杉磯霧霾的并非清潔空氣法,而是催化式排氣凈化器和汽油代替品的開發(fā)、推廣。
我們需要在研發(fā)方面進行投資,以使綠色能源更加便宜-從更好的太陽能和風能,到更便宜的且更綠色的氫能等等。
假如西方世界可以將現在的政策援助更多的轉移到綠色能源研發(fā)中,巴黎協(xié)定的目標達成反而會更加唾手可得。畢竟,繞遠路才是最短的捷徑。
上一篇:銀行調政策 樓市陷變局
下一篇: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