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高杲3月2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總的來看,現在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但我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穩定就業的基礎條件也沒有改變。
高杲表示,下一步,將加快包括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培育一批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數字經濟產業,培育更多的經濟和就業新增長點。
高杲指出,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核心,就是要通過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積極運用現代科技等來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創業的活力和潛力。
就促進“雙創”來說,接下來要進一步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充分發揮創業投資作用,包括加大對創業擔保貸款的支持力度。鼓勵多渠道的靈活就業,支持返鄉入鄉創業就業等措施來穩定和擴大就業。
高杲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啟動社會服務領域的“雙創”帶動就業示范項目計劃,重點是發揮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這樣的新興技術優勢,在養老、托育、家政、鄉村旅游、家電回收等社會服務領域,探索推廣“互聯網平臺+創業單元”這樣的新模式,挖掘其中巨大的“雙創”帶動就業的潛力。
在推進“互聯網+”行動方面,將加快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積極運用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各方面資金,加快包括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集成創新和融合運用。
“我們要加快培育一批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數字經濟產業,加快改造我們的傳統產業,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培育更多的經濟和就業新增長點。”高杲說。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司長伍浩表示,未來一段時期,數字經濟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步伐將大大加快。
伍浩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等一系列政策,下一步在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將搭平臺降門檻,解決“不會轉”的難題;優服務強支持,解決“不能轉”的難題;聚合力建生態,解決“不敢轉”的問題。要探索打造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產業園”和“虛擬產業集群”,支持建設數字供應鏈,帶動上下游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同時也要支持互聯網企業、共享經濟平臺建立“共享用工平臺”“就業保障平臺”等。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梅君在當日發布會上表示,在這次疫情當中,個體工商戶受到較大的影響,相關部門出臺了支持的政策,除加大財稅、金融、社保、租金減免這些政策以外,要最大限度地減免個體工商戶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的費用。此外,對個體工商戶的年報時間,過去要求都是在每年6月底之前,現在延長到今年年底。
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全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25億戶,其中企業3905萬戶,個體工商戶8353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219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