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銅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創新探索了“76554”工作方法:把亡羊補牢等“七個補”作為脫貧摘帽的重要抓手,把自強不自卑等“六個不”作為增強群眾內生動力的重要手段,把看家里擺的等“五個看”作為判斷貧困群眾是否實現“兩不愁”的重要方法,把客觀有的等“五個一致”作為檢驗脫貧成效的重要標尺,把黨的政策好等“四個好”作為檢驗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標準,有效推動銅仁市脫貧攻堅工作。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上取得了豐碩成果,脫貧攻堅初戰告捷,銅仁市正在奮力譜寫脫貧攻堅的新篇章。
近年來,銅仁市更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重中之重、頭號工程,創新推進跨區縣易地扶貧搬遷,將沿河、德江、印江、思南、石阡5個縣和東部松桃適合搬遷的貧困群眾,搬遷到銅仁市中心城區的碧江區、萬山區和大龍開發區、銅仁高新區安置區,將脫貧攻堅中這塊最難啃的“硬骨頭”啃了下來,從根本上真正實現穩脫貧保就業同致富。
工作中,銅仁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大力實施脫貧攻堅戰略行動。為了緊緊抓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中堅力量、決定因素——脫貧攻堅一線的干部,創新建立脫貧攻堅一線干部關懷激勵機制,率先在全省出臺了《關于做好脫貧攻堅一線干部關懷激勵工作的意見》,對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鄉干部、村干部、聯系幫扶干部和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成員、農技人員,從培養使用、表彰獎勵、待遇保障、人文關懷、撫恤救助、能力提升、創新創業、容錯糾錯八個方面強化正向激勵,全面激發基層一線脫貧攻堅干部干事創業激情。
銅仁是貴州省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優勢始終是銅仁最大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近年來,銅仁立足實際,堅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之路,為生態“留白”,給自然“種綠”,突出“小橋流水”,彰顯“小家碧玉”,豐富“小城故事”,讓城市和鄉村更美麗,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奮力打造安居樂業福地,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銅仁一直以來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省委對銅仁的發展定位,厚植綠色屏障,大力實施“六綠”攻堅,2018年度,銅仁市森林覆蓋率為65.19%,居全省第二。銅仁是貴州省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出臺了《錦江河保護條例》《梵凈山保護條例》兩部地方性法律法規,是銅仁市加強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的重要體現。
銅仁山連巴蜀,水接湘渝,是黔東門戶。
一直以來,銅仁以民生為本,建設打造內陸開放要地,對外開放通道越拓越寬,銅仁營商環境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被評為“中國(區域)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成為貴州向東開放的前沿陣地。
銅仁著力構建多彩繁榮的文化生態打造文化旅游勝地,堅持市級抓龍頭、縣級抓精品、鄉鎮抓特色,全力打造百里錦江黃金旅游觀光帶和梵凈山、主城區景點“一帶雙核”精品旅游線路,把梵凈山打造成國際大生態大健康深度融合示范區,把一帶打造成田園牧歌式的中國最美鄉愁綠道,把銅仁古城打造成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鄉愁故園,實現山水相依、景田相望、農旅相生、文產相融的美好愿景,讓銅仁成為農耕文化旅游帶、鄉村旅游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