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紡織品學術會議在鄭州召開 全球近1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
時間:2017-12-02來源:未知 作者:acehr 點擊:
次
11月17日至19日,國際產業用纖維及紡織品學術會議暨第六屆“王善元優博基金”頒獎典禮在鄭州航空港區舉行。來自全球近10個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用纖維及紡織品領域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界代表和專家學者齊聚鄭州航空港區,聚焦“產業用纖維及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及紡織品的界面”展開探討,搭建企業與高校的對接平臺,探索長期跨界交流與合作的機制。
會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Davis分校的潘寧教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陳曉鋼教授、澳大利亞DeakinUniver-sity李景亮教授、日本ShinshuUni-versity的鮑力民教授、中原工學院任家智教授、天津工業大學郭秉臣教授、蘇州大學李明忠教授等專家學者分別圍繞“CautionaryNotesonWear-ableTechnologies”“精梳技術的進展”“納米抗菌技術在非織造衛生材料領域應用”以及“具有促進血管再生活性的蠶絲絲素三維支架”等領域進行大會交流,探討產業用纖維及紡織品的前沿理論和技術,促進產業用纖維及紡織品的應用創新。
產業用紡織品在國外也稱作技術紡織品,是指經過專門設計、具有特定功能,應用于工業、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土工及建筑、交通運輸、航空航天、新能源、農林漁業等領域的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技術含量高,應用范圍廣,市場潛力大,其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紡織工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李桂梅表示,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紡織大國,紡織品產量已超過世界總產量的一半。從衣著到家居,從多用途材料到交通工具輕量化設計,從醫療器械到人造臟器,紡織產品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十三五”時期,是中國紡織業向中高端發展、由紡織大國邁向紡織強國的關鍵時期。紡織行業產業結構持續改善,行業競爭力不斷提高,在國際上的產品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也持續增強。行業正在由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科技產業、時尚產業、先進制造產業轉變。
河南省功能性紡織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原工學院黨委書記崔世忠向記者介紹,河南省是紡織服裝產業大省,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五,紡織服裝行業總產值達到4000億元,占全省GDP的10%。然而與沿海省份相比,河南紡織服裝高端產品還需提升,產品創新與研發能力不足,高水平紡織創新人才培養不夠及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不足,制約了河南紡織服裝行業的轉型升級。此次產業用纖維及紡織品國際學術會議在我省舉辦,對于推進河南及周邊地區的紡織行業科技創新能力,對河南省紡織服裝產業升級都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會議期間舉行了第六屆“王善元全國紡織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創新教育獎勵基金”頒獎典禮。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王善元優博基金已成為綜合評價紡織學科博士生學術水平的重要全國性獎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