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為何流行用“錢”招商?
時間:2024-10-22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
今年十一前夕,安徽合肥接連加碼產業發展,而且一出手就是“all in”。9月25日,作為全球新型顯示產業鏈配置最齊全的基地之一,合肥新站高新區迎來一件大事——全球首條搭載無金屬掩模版技術的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開工,總投資達550億元,有望打造一款顛覆性產品。僅僅4天后,9月29日,蔚來公司宣布:公司與合肥建恒新能源汽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國投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三家戰略投資者簽署戰略投資協議。根據協議,三家戰略投資者將向蔚來中國注資33億元,蔚來公司將投入100億元,以認購蔚來中國新發行股份。
其中,前者是安徽省今年以來新開工的投資額最大的制造業項目,由中國大陸首家OLED產品供應商維信諾與合肥市投資平臺等共同出資成立的合肥國顯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2018年12月,維信諾在合肥啟動G6全柔AMOLED生產線建設,2023年12月,維信諾柔性AMOLED模組生產線點亮,僅9個月后便開啟新項目。合肥新站高新區投資促進局局長楊濤算了一筆賬,一條第8.6代線規模是第6代線的近4倍,項目投產后,其產值、經濟貢獻也將是現有6代線的2倍,助推合肥向“世界顯示之都”邁進。
對于后者,合肥、安徽和國投三級國資聯合投資蔚來,4年前已發生過一次——2020年,這三家投資者投資70億元,拯救了處于至暗時刻的蔚來,當時合肥是蔚來接洽的第19座城市,這也成了合肥坐實“最牛風投城市”的最新例證。不久前,蔚來公司董事長李斌首次談及當年合肥、安徽和國投投資蔚來的回報。他說,蔚來只做過那一次人民幣融資,但很快回報了5倍收益。蔚來落地合肥后,李斌有了一個新身份——合肥市高級招商專員,他不僅在多個場合為合肥“打廣告”,還說服了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合肥投資工廠,如今該項目已是合肥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的主力軍。
嘗到“甜頭”
如今,作為用“錢”招商的先行者,合肥嘗到了投資維信諾、蔚來、京東方等龍頭項目的“甜頭”,目前正接連加碼已有項目、持續下注新興產業。近年來,不少城市對標合肥、學習合肥,大手筆打造出基金集群,并以國資產業基金為杠桿,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吸引和培育新興產業。
尤其自今年8月1日起,《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正式施行,以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傳統手段開展招商成為過去式,新潮的“基金招商”成了各地大力發展的招商新法寶,并被寄予厚望。就連合肥招商干部也表示,各地已把合肥基金招商的政策措施研究透了,有些政策力度比合肥更大。
但長三角城市招商人員并不吝嗇對合肥基金招商成功的稱贊,尤其是對于看準的項目敢下決心——不僅敢于大手筆投資,甚至敢于“all in”。對此,有人說是合肥敢“賭”,當地先后“賭”贏了顯示面板、半導體、新能源汽車。合肥市投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合肥為做強家電產業鏈投資引進了京東方,又因京東方顯示面板需驅動芯片支持,便投資了半導體,后來意識到未來最大消費電子終端將是新能源汽車,便又投資了新能源汽車項目,在此過程中,合肥國資逐步形成“順著產業鏈去投資”的產業發展邏輯。在無錫深耕的毅達資本投資總監應天峰看來,合肥前期出手投的一些項目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效應,正是因為有成功經驗,并基于此不斷去嘗試、去突破。
不只是合肥,江蘇無錫同樣擅長用“錢”招商。無錫市委金融工委副書記張泓駿表示,與主要投資京東方等成熟項目而聞名的合肥不同,無錫“兩條腿走路”,既投資一些大項目,也按照“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理念,投資扶持眾多早期的科技項目。2002年,成立僅兩年的無錫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便出資300萬元支持力芯微項目啟動,2021年科創板上市,成為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電源管理芯片主要供應商之一,19年“陪跑”換來超百倍的財務回報。該集團負責人黃睿介紹,集團主要對早期科技創業項目進行投資、持股孵化,雖然在力芯微項目中途有退出機會,但基于對該產業長期發展的判斷,也為支撐當地半導體科技企業發展,集團已多次增資,始終保持第二大股東身份。
新風尚新打法
現在,基金招商正成為各地招商的新風尚、新打法,并以此搶先布局戰新產業、招引產業鏈優勢企業。今年6月21日,江蘇發布成立總規模500億元的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同時設立首批14只產業子基金,其中設區市產業專項母基金10只,總規模466億元,未來產業天使基金4只,總規模40億元。近日,江蘇南京、蘇州、無錫等地專項母基金紛紛發布公告,面向全國公開招募基金管理機構,基金涉及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設備等行業,基金規模從十幾億元到上百億元,此舉旨在引入專業投資機構,“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引發圈內廣泛關注。其中,江蘇設立的基金一個突出特點是打造“耐心資本”“長期資本”,比如南京未來產業天使基金規模10億元,存續期15年,重點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基因與細胞、元宇宙、未來網絡與先進通信、儲能和氫能等未來產業新賽道。
去年以來,長三角不斷傳來產業基金的新動態。去年5月,杭州設立科創基金、創新基金和并購基金3只千億母基金,推動形成總規模超3000億元的“3+N”杭州基金集群;9月中旬,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正式發布第一批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公告,面向全國VC/PE機構伸出橄欖枝;此外,為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跑,合肥已組建了5000億元的基金叢林。
今年4月,“耐心資本”首次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被提及,長三角正思考如何更好實踐。9月26日,長三角耐心資本合作交流中心在蘇州揭牌成立,旨在為長三角創投機構搭建合作交流平臺,進一步推動耐心資本培育,助推創業投資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開展基金招商、培育耐心資本方面,長三角城市還有很多舉措可以探索,很多難題可以共商,用行動示范“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進而助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