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規模回升:10月末為30524億美元 保持總體穩定有“底氣”
時間:2022-11-08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一改此前連續兩個月下滑,10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扭頭回升。國家外匯管理局11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524億美元,較9月末上升235億美元,升幅為0.77%。
“10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變化,反映了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因素的綜合影響。”中銀證券(11.040, -0.01, -0.09%)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
受主要國家貨幣政策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10月美元指數小幅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
其中,匯率方面,10月,美元指數下跌0.5%至111.5,非美元貨幣中,歐元上漲0.8%,英鎊上漲2.7%,日元下跌2.7%。資產價格方面,主要國家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下跌0.3%;標普500股票指數上漲8.0%,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上漲9.0%,日經225指數上漲6.4%。
10月,國際金融市場波動不斷,但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企穩回升,表明跨境資本流動和境內外匯供求關系保持了基本平衡。仲量聯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認為,在主要經濟體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經濟滯脹預期浮現引致美元指數和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率加大的背景下,10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穩中有升,境內外匯供求延續基本平衡,跨境資金流動理性有序。
而拉長周期來看,中國對外經濟部門韌性凸顯。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0290億美元,較去年底下降2212億美元。而受美元升值、主要非美貨幣兌美元貶值以及全球股票和債券資產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所形成的負估值效應累計2822億美元。
“這意味著,由交易引起的外匯儲備資產增加,負估值效應導致外儲余額下降。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實際上是不降反增。”管濤表示,在美元指數飆升、多國為了穩定本幣匯率進行外匯干預措施的背景下,這樣的表現反映了中國對外經濟部門的韌性。
對于未來外匯儲備規模演變趨勢,管濤表示,未來全球金融市場走向依然存在很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但我國外匯儲備積極經營管理能夠有效抵消市場因素在估值方面的負面影響。
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已連續17年穩居世界第一。“在當前外部金融環境波動加大的背景下,中國較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將繼續發揮抵御各類外部沖擊的壓艙石作用。”管濤表示,不論是從傳統的進口支付能力、短債償付能力,還是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外匯儲備適度標準來看,中國外匯儲備都是比較充裕的。
基本面因素將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將繼續支持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