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快遞大數據看當前經濟活力
時間:2022-08-13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7月快遞行業發展趨勢指數環比上升5%,發展規模指數同比上升3.8%;快遞業務量預計同比增長約6.2%,業務收入預計同比增長約7.7%……日前,國家郵政局披露的一系列快遞數據向好,折射出我國市場需求加快釋放、經濟發展充滿活力。
多項快遞數據向好 復蘇節奏繼續加快
國家郵政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543.1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512.2億件,同比增長3.7%;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982.2億元,同比增長2.9%。
一系列快遞發展指數也顯示出行業回暖向好態勢。國家郵政局最新發布的7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顯示,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快遞服務質量指數與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336.6和68.8,環比分別提升0.5%和5%。發展規模指數和發展能力指數分別為356.9和202,同比分別上升3.8%和1.3%。
從分項指標來看,7月快遞業務量預計同比增長約6.2%,業務收入預計同比增長約7.7%,行業發展穩中向好,規模持續回升。
不僅僅是行業運行數據有所好轉,釋放了信心,7月以來,一個個多功能樞紐節點加快建設、一條條多方式運輸通道加快拓展,也反映出我國快遞物流行業網絡樞紐體系不斷完善,發展能力日益增強。
安徽合肥冷鏈分撥中心投入使用,常熟智慧電商物流產業園開工建設,北川無人機運行基地陸續投用;增開中老跨境普貨專線,鄂州花湖機場開航投運,行業自有航空公司新增3架全貨機,開通成都-加德滿都、昆明-德里、深圳-大阪、南寧-曼谷等國際全貨運航線……
展望下一階段,進入8月份,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效果將會進一步顯現,此外,隨著高溫天氣的緩解,消費淡季臨近尾聲,終端開工率有望回升,快遞市場需求復蘇的節奏將會繼續加快。
暢通市場循環 助力消費擴容升級
郵政快遞業在自身加快回暖的同時,暢通市場循環、促進消費擴容、助力經濟平穩發展的效應也在顯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5.45萬億元,增長5.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9%。快遞服務支撐的網上商品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超過1/4,是促進消費擴容和升級的重要助力。
隨著快遞網絡不斷下沉,農村寄遞便捷度大幅提升,農產品直銷的增多,讓農民錢包鼓了,也讓消費者更好、更快享受到高品質的生鮮。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農村地區快遞包裹收投量達到219億件,支撐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突破2900億元,同比增長12.4%。
“7月,農產品寄遞成為行業規模增長重要動力源。”國家郵政局相關人士表示,7月,我國各地生鮮蔬果密集上市,快遞企業發揮自身供應鏈管理、干線網絡、末端服務、產品營銷等能力優勢,結合田間直播與產地直發模式,優化完善產地一體化寄遞解決方案,打造“現采-現裝-現發”一站式服務,讓更多農產品通過快遞渠道直發全國。
快遞進廠加快 助推產業融合發展
隨著發展水平提升,郵政快遞業不僅在促進消費方面起到重要支撐作用。郵政快遞業逐漸深度融入農業、工業的各個環節,參與銷售、倉儲、物流,甚至是品牌管理,在產業鏈供應鏈中的作用和地位明顯增強,同時提高了相關產業的競爭力。
在貴州遵義,辣椒是支柱產業,年產150余萬噸,當地郵政企業建設490畝高品質辣椒基地,與加工企業深度合作,培育打造郵政品牌,并研發30余個新產品。“在今年5月底的直播中,僅9天時間,便銷售7萬件,銷售額94萬元。”遵義郵政分公司負責人說。
在廣東佛山,2021年培育快遞服務制造業項目29個,快遞業務量超過2540萬件,收入超過4億元,支撐制造業產值近百億元。
在蕪湖,寄遞企業已為汽車零部件、新材料、家電、機器人制造等多種制造型企業提供包含主要支柱性產業的采購、生產與銷售各環節的定制化寄遞服務。
以蕪湖奇瑞備件精品分公司為例,自從快遞進廠以來,沒有中間環節的一站式服務,讓奇瑞備件公司平均到貨周期從2.3天縮短至1.8天,貨損率下降到0.03%以內。
隨著快遞進廠的推進,快遞在服務汽車、消費品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效,培育出倉配一體化、入廠物流、國際供應鏈、海外協同等融合發展的成熟模式,快遞進廠至少可為制造企業節約1/5的流通成本。
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各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柔性生產流通規模擴大,郵政快遞業快速響應的能力和靈活多變的模式正契合了這種生產流通方式。同時,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計算技術廣泛應用于郵政快遞業,可幫助生產流通更加迅速地進行采購、制造、銷售,并提供有效信息交互服務,產業間的融合越來越緊密。
上一篇:2022年7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