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出現多發散發的情況,二季度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經濟運行總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同比增長2.5%。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說,成績得來不易。
在4月份受疫情沖擊,主要指標同比下滑的條件下,各方面加大穩增長力度,積極推進物流保通保暢,頂住了經濟下行壓力,推動經濟企穩回升,保證了二季度實現正增長。
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7%,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回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農民工群體就業形勢好轉。
農民工群體多從事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和服務業行業,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助企穩崗措施發力,5月份外來農業戶籍人口失業率降至6.2%,6月份降至5.3%,低于整體失業率水平。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加快推進,政策助企紓困效果明顯,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逐步打通。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71430億元,同比增長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432億元,同比下降0.7%。進入6月,18類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中,近九成商品零售額類值增速比上月回升。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經濟韌性強的特點明顯,宏觀政策調節工具豐富,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具備較多有利條件。從下半年情況看,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推進穩經濟的各項政策措施效應不斷顯現,我國經濟有望繼續回升保持在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