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發銀行:打造開發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區
時間:2022-03-22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四川瀘州高新區(古藺)異地產業園內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機揮舞著巨大的手臂不停作業,混凝土泵車、裝載機穿梭往來……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支持下,投資3億元的智能釀酒機器人項目、投資30億元的專用車生態產業園項目都在緊張施工中,建成后預計可為農村群眾提供5000多個就業崗位,這也是開發銀行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的一個縮影。
2021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將福建三明、江西贛州、貴州遵義、四川瀘州、陜西延安五市明確為開發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區,致力打造開發銀行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典型示范。在示范區內,開發銀行結合當地實際,推出加強資源保障、優化貸款定價、推進重大項目、優化評審條件、完善信用結構等差異化政策,加大金融服務力度,積極支持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
據介紹,開發銀行將在示范區內打造規劃先行示范區、銀政合作示范區、探索創新示范區、東西協作示范區、融智服務示范區和科學發展示范區等“六個示范”,加強銀政合作,提供綜合金融服務,開辟綠色審批通道,探索出一系列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模式,以點帶面促進開發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取得新突破。
開發銀行有關分行將建立“五個一”工作體制,即在示范區內建立一個鄉村振興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一個開發性金融服務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簽署一份合作協議、派駐一名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專員、強化一套支持保障體系,鼓勵示范區先行先試,打造開發性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樣板和示范。
在福建三明,開發銀行融資融智推動該市國家儲備林建設和林票合作經營模式試點落地,打造了企業與林農之間“股權共有、經營共管、資本共擔、收益共盈”的“四共一體”林業合作模式,助力將當地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2021年,開發銀行福建分行累計向三明地區國家儲備林項目提供授信支持16.5億元,形成了金融助力 “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三明經驗。
在江西贛州,開發銀行重點支持基礎設施、綠色發展、特色產業、公共服務等領域,以“產業設施+基礎設施”為載體,綜合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支持贛州市瑞金市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及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授信承諾11億元支持垃圾中轉站、生豬養殖污水處理以及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積極推進鄉村教育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授信承諾15億元支持修建學校14所,助力贛南老區鄉村教育振興。2021年,開發銀行江西分行累計向贛州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項目授信承諾120億元,投放貸款和引導社融資金超過67億元,切實發揮了支持贛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金融主力軍作用。
在貴州遵義,開發銀行貴州分行以播州區辣椒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為出發點,為該區鄉村振興辣椒產業補短板建設項目提供8億元信貸支持;湄潭縣茶產業具備獨特優勢,開發銀行總分行聯動,授信28億元助力該縣茶產業邁上高質量發展新臺階。同時,開發銀行結合遵義紅色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大力支持鄉村文化振興,向遵義長征文化公園建設項目、遵義會議會址周邊配套設施改造提升工程項目累計授信3.7億元,為老區用好紅色文化資源、賡續紅色血脈注入金融活水。
在四川瀘州,開發銀行四川分行著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瀘州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節點城市和川南區域中心城市。在重大基礎設施領域,授信23億元支持瀘州港集裝箱多用途碼頭、隆納高速、納黔高速等一批工程建設,助力構建交通主動脈,推動更好發揮瀘州區位要素優勢,推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向縣、鄉延伸。大力支持鄉村教育,為古藺縣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發放4.8億元,支持改擴建8所學校校舍19.9萬平方米,惠及學生3萬余名。在瀘州市累計發放國家助學貸款15.1億元,支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0萬人次。
在陜西延安,開發銀行陜西分行與延安市政府簽訂《“十四五”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重點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聚焦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加強合作。2021年,開發銀行為延安市污水處理廠、延安蘋果產業后整理、安塞區熱電聯產和供熱管網、延安棚改、延安老舊小區、延安新區租賃住房、延長縣國儲林建設等項目累計投放貸款40億元,位居金融同業之首。
當前,開發性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新篇章正徐徐展開。開發銀行鄉村振興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開發銀行將繼續加強銀政合作,聚焦鄉村振興示范區的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落實差異化政策,探索創新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舉措,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扎實促進共同富裕作出開發性金融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