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極不平凡,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疊加動蕩的國際形勢和地緣政治局勢,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內銀行經營的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
隨著銀行業2020年年報的披露,也透露出行業發展的趨勢和諸多看點,《投資者網》特別推出2020年年報風云榜“銀行先鋒榜”專題,回顧2020年的銀行業,總結來看,主要有四大看點。
看點一:延期信貸、降費讓利,銀行全力幫助小微扶持實體
2020年,疫情沖擊之下,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面臨生存危機,銀行多措并舉助力小微渡過難關,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農戶等客戶群體復工復產的信貸資金需求,確保疫情期間金融“活水”不斷流。
立足于河南省的A+H股城商行——鄭州銀行,2020年在河南省首推“復工貸”,累計授信30.37億元,惠及小微企業1818家。截至報告期末,鄭州銀行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含本數)以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42.3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21.87%,高于該行各項貸款增速0.48個百分點,有貸款余額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65522戶,較2019年末增加262戶;本年累計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300.39億元,平均利率4.97%,較2019年下降1.64個百分點。
蘭州銀行,甘肅省第一家地方法人股份制商業銀行,疫情期間為防疫重點企業開通業務綠色通道,共計為1217戶企業辦理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為1507戶受疫情影響的困難企業辦理續貸,為受疫情影響的人員提供延期信貸等支持。該行全年為113戶企業減免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敞口信用占用費1.36億元;為30戶企業減免保險兼業代理費62.33萬元;為23戶企業減免公證費67.47萬元;為54戶企業減免評估費142.32萬元,讓利實體經濟,與企業共渡難關。截至2020年末,蘭州銀行普惠型小微貸款同比增幅10.69%,普惠型小微貸款戶數同比增加1484戶,共計發放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1837筆,辦理普惠小微貸款延期業務1021筆,累計發放疫情專項支小再貸款超過10億元。
“零售黑馬”平安銀行也在去年持續加強服務民營企業的力度,切實支持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發展,解決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據悉,2020年,該行新增投放民營企業貸款客戶占新增投放所有企業貸款客戶達70%以上;2020年末,民營企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3.4%,在企業貸款余額中的占比為72.2%;平安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2019年末增長38.8%。
作為唯一一家總部設立在浙江省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浙商銀行的民營企業貸款余額占比和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占比均保持業內領先,其中,銀保監口徑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324億元,增幅18.94%,增幅高于境內各項貸款2.41個百分點;制造業貸款投放提速,較年初增加215億元,增幅18.71%,增幅高于境內各項貸款2.18個百分點;綠色貸款顯著增長,較年初增加246.48億元,增幅45.75%,增幅高于境內各項貸款29.21個百分點。
東北首家民營銀行,國內四家獲得線上信貸業務資格的互聯網銀行之一——億聯銀行根據農村市場特點,在總結農村信貸融資難、融資貴、手續繁瑣、風險高、操作不便等業務痛點,創新推出“億農貸”線上產品,也是中國農村信貸領域第一款全線上操作產品。截至2021年3月末,億農貸累計投放8.6億元,額度支用高達98%,余額4.7億元,惠及農戶近萬戶,無逾期及不良,90%以上客戶選擇提前還款、結清再貸,形成良性循環。2020年6月,億農貸從12家世界頂尖銀行中脫穎而出,榮獲國際零售銀行家(RBI)頒布的“2020年度最佳創新產品獎”。
貴陽銀行持續優化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加強小微信貸支持力度,去年底,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47.9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9.32億元,增速13.4%,高于全行貸款增速0.26個百分點;有余額的貸款戶數33247戶,較2019年末增加507戶。
寧波銀行,國內首家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的城商行,2020年,該行對公貸款平均收息率同比下降21個基點,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收息率同比下降50個基點。面向3.9萬戶小微企業發放免息貸款110億元,截至2020年末,該行企業客戶總數達到46萬戶,較年初新增7.7萬戶,其中90%以上為小微和民營企業。
看點二:不良認定趨嚴、加速不良處置,資產質量全年實現向好
2020年,外部經濟環境劇變,實體經濟經營環境受到較大沖擊,企業風險向銀行傳導,疊加不良資產認定繼續趨嚴的雙重背景下,據《投資者網》統計,截至2020年末,38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余額較2019年末增加15.37%,不良率微升0.04個百分點至1.51%。
在此背景下,不少銀行在2020年加大了對不良貸款的處置力度,強化信用風險管理,因此仍有不少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基本穩定,不良貸款率較年中明顯回落企穩,從而使得2020年全年實現了不良率下降,資產質量向好。
平安銀行進一步加大了貸款和非信貸資產的撥備計提、不良資產核銷處置和清收力度,2020年,該行收回不良資產總額260.68億元,同比增長22.0%。年報顯示,平安銀行不良額、不良率、及不良生成率較年初均大幅下降。2020年末,平安銀行個人貸款不良率1.13%,較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資產質量指標持續改善,風險抵補能力繼續保持較好水平。
鄭州銀行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占全部不良貸款的比例達到了96%,加快不良處置力度,然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29個百分點,持續三年下降;撥備覆蓋率達160.44%,較上年末提升0.59個百分點。
蘇州銀行差異化制定各業務條線風險政策和策略,在加強貸款偏離度管理,逐步將逾期60天以上的貸款劃分為不良評級的情況下,資產質量指標仍表現為持續向好。截至2020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38%,較上年末下降0.15個百分點。
截至2020年末,蘭州銀行不良貸款余額34.07億元,同比下降8.9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75%,較年初下降0.69個百分點,不良指標“雙降”的同時,貸款集中度等指標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優,表現為優化貸款的區域集中度、行業集中度、單一客戶及前十大貸款客戶貸款集中度、以及提高抵質押物占比,提升抵質押物的足值程度等等,資產結構持續優化。
有著"兩岸金融合作樣板銀行"之稱的廈門銀行,不斷優化資產質量,加強動態授權管理、嚴格授信審批、強化大數據風控系統和外部技術等,上市后第一份年報顯示,該行不良率0.98%(降至1%以內),創歷史最優紀錄。
作為江蘇省最大的法人銀行,江蘇銀行風險防控措施精準有效,不良貸款率較期初下降了0.06個百分點至1.32%,已經連續五年下降,撥備覆蓋率256.40%,較期初提升了23.61個百分點,亦是連續五年提升。江蘇銀行告訴《投資者網》,該行“始終保持對風險趨勢和苗頭的敏感度,抓好增量風險防控和存量風險緩釋,同時,堅持嚴格的認定標準,不斷筑牢夯實發展根基,風險抵御能力持續提升。”
寧波銀行持續升級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截至2020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0.79%,為同期38家上市銀行最低,同時撥備覆蓋率505.59%,兩個指標均優于銀保監會公布的同期城商行平均水平,抗風險能力突出。
看點三:金融科技開花、數字化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在大力扶持小微、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各大銀行積極化解風險、銳意創新。作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堅力量,去年,銀行積極應用金融科技推進數字化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并大手筆“下注”金融科技。
平安銀行將“科技引領”作為戰略轉型的驅動力,持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強化數字化經營、線上化運營能力,在零售業務方面,平安銀行信用卡新核心系統成功切換投產,是業界首個將關鍵核心業務系統由大型機集中式架構遷移到PC服務器分布式架構的成功案例,此外,該系統支持十億級交易用戶及日交易量,多項技術指標位居業界第一。
億聯銀行以私有云和分布式為基礎技術架構,通過構建行業領先的跨地域多活微服務網絡、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渠道綜合業務體系、數據湖、人工智能引擎、DADeS風控安全體系等基礎能力,實現以更低的成本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和優質體驗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截至目前,該行已申請專利69項、軟件著作權79項。“億農貸”的全線上操作、全流程風險防控、自主研發智能線上系統,貸款申請、審批、放款、還款等全流程均通過手機APP完成。
作為“先行起跑”的金融機構中的一員,江蘇銀行積極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強化數字技術賦能,在2020年初即啟動實施了“智慧金融進化工程”,據悉,作為江蘇銀行重點打造的“智進工程”首款產品,“隨e融”平臺自去年上線以來,不到半年獲客超10萬戶,投放貸款達數百億元。
寧波銀行借力金融科技,精準推進商業模式“換檔升級”,創新運用小微貸、科創貸、出口微貸、小微租賃、跨境電商等專項金融產品,實現對客戶需求的精準定位,在行業分化加劇、強者愈強的背景之下,迅速轉換盈利增長動能。
看點四:不少銀行積極踐行綠色信貸、綠色金融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在《中國金融》撰文稱,發展綠色金融助力“30·60目標”實現,大力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研究跨境綠色貸款ABS的可行性,探索創新碳排放權相關金融產品。
鄭州銀行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推動綠色信貸轉型、培育綠色產業項目,早在2019年,鄭州銀行就成功發行20 億元綠色金融債,累計發行綠色金融債券50億元,是河南省綠色金融債存量規模最高的城商行。2021年3月18日,由國家開發銀行發行、鄭州銀行參與承銷的國內首單“碳中和”專題綠色金融債券成功發行,發行規模為200億元,是目前全市場發行金額最大的專項用于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綠色債券。此次債券募集資金將用于風電、光伏等碳減排項目,有效推進可再生能源替代,電力體制深化改革,構建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蘭州銀行通過提升綠色信貸占比,支持綠色金融。截至2020年末,蘭州銀行綠色信貸客戶共計100余戶。其中,投向清潔交通板塊占比41.66%、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板塊占比30.31%、 污染防治板塊占比14.29%、清潔能源板塊占比8.99%、節能板塊占比4.75%。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綠色貸款余額近12萬億元,存量規模世界第一;綠色債券存量8132億元,居世界第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綠色金融資產質量整體良好,綠色貸款不良率遠低于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綠色債券更無違約案例。
“對于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管理而言,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壓力測試。”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王景武表示。在3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為保持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減,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進一步延至2021年底。
在過去的2020年,不少銀行在“資產質量、綠色金融、科技創新、普惠小微”等諸多方面成績不錯,當前國內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經濟活動也基本回歸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