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動態 NEWS
專家:2025年商業銀行積極順應這一大趨勢
時間:2025-02-11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既是對當前國內外宏觀形勢的深刻洞察,也是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路徑的精準把握。最新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預計,2024年全球貿易金額將達到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未來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以及通脹壓力下降,將有助于全球貿易進一步回暖,有利于我國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信銀行宏觀經濟展望課題組專家朱毅、王銳認為,對于商業銀行而言,積極順應高水平對外開放,全面拓展跨境金融既是滿足客戶需求,也是實現自己收入拓展的重要渠道。
一是服務國內客戶“走出去”的大趨勢的必然要求。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月,國內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金額約為1286億美元,同比增長11.2%,對外投資持續保持穩健增長態勢?;仡櫄v史發展規律,隨著跨國企業布局中國,海外銀行亦同步增設服務網絡,配套做好金融服務。如今中資企業前瞻進行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布局,主動“走出去”,或者受到貿易摩擦影響,被動遷移“走出去”的需求均大幅增加,但面對海外經濟和政治格局的急劇變化,從財務安全和風險控制的角度出發,強化對國別、匯率、流動性、系統等風險的監控,有效滿足“走出去”企業的金融需求,為國內企業“走出去”提質增效奠定良好基礎。商業銀行要順應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總體要求,不斷創新和發展跨境服務直銷,主動打造貿易+投資、境內+境外、外幣+跨境的三重雙輪驅動模式,更好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
二是商業銀行破題低息差利率環境的重要手段。回顧美、歐、日銀行的發展歷史,應對低息差環境,海外商業銀行均將國際化布局作為應對低息差環境的重要舉措。一方面,不同國家間基準利率調整存在明顯差異,國際化布局有利于全球范圍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高資產端收益,提高息差水平。也可通過國際化布局,實現風險分散,降低局部地區經濟波動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國際化布局有助于商業銀行拓展更多營收渠道,增加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等高附加值業務占比,提高非息收入,拓寬營收來源。
三是跨境金融創新的有益嘗試。截至2024年年底,全國累計獲批籌建了22個自貿區(港)。目前,自貿區是我國對接全球最高開放水平標準的最前沿區域,是離岸業務最活躍的區域之一。在自貿區內,自由貿易賬戶(FT/EF)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指導和推動對接全球最高開放水平的賬戶體系。自貿區的設立,能夠為商業銀行帶來國際先進的金融理念、技術和管理經驗,在制度、產品、服務、場景、平臺等領域進行創新,拓寬業務邊界和發展空間,為后續推廣跨境金融業務提供有益嘗試和參考。
?
- OA

-
acechina01@163.com
-
0755-89992025 0371-6668680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