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與產業共舞 福建霞浦向海而興
時間:2023-07-15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每一周,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海島鄉黨委書記葉林茂都會安排時間,到轄區內的海島實地踏查,調研推動海島旅游發展。
“可以家鄉,何必遠方。”葉林茂表示,旅游,是海島鄉今后的發展方向;將立足海島鄉“漁旅融合”的發展定位,著力打造以“藍色海洋、綠色生態、紅色文化”為主線的三色海島。
海島鄉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海島”兩個字命名的鄉鎮,由西洋、浮鷹、四礵列島等161個島嶼組成,是閩東3個島嶼鄉鎮之一,也是霞浦縣唯一的純漁業鄉鎮。漁民歷史以來都是從事漁業捕撈,但隨著近海漁業資源枯竭、勞動力年齡結構的更替,從事捕撈業人員慢慢地減少。
近年來,海島鄉立足生態資源稟賦好、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在推進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不斷改善島上交通、民宿等基礎設施,推動漁旅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2022年,全鄉累計接待游客總數7.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8200萬元。
13日,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坐著客輪繞海島鄉四礵列島之東礵島游覽,獨具特色的島礁、陡峭險峻的懸崖、壯觀的山巒、呼嘯的海風、大面積的草坪,讓人盡享山海的浪漫與寧靜。
葉林茂說,依托海島鄉區位、政策、資源、人文等優勢,發展海釣、民宿、攝影、電商、深遠海養殖等特色產業,打造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助力鄉村振興。
地處東海之濱的寧德市,共有海島660個,其中有居民海島37個,無居民海島623個,均居全省首位。今年初,寧德市出臺《關于支持海島振興的九條措施》,包括提升海島規劃建設水平、推動海島交通設施升級、鞏固提升海島飲水安全、推進數字海島建設、提升海島公共服務水平、促進海島漁業發展、支持海島旅游產業發展、改善海島鄉村人居環境和推進海島生態保護修復。
寧德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夏睿表示,2023年到2025年,該局聚焦37個有居民海島,將各類優質資源導入海島鄉村,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和美海島。
寧德,不僅境內島嶼港灣星羅棋布,大陸海岸線長達1046公里,海域面積4.46萬平方公里,均占福建的三分之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寧德約60萬人從事海上養殖、捕撈和加工銷售。
當中新網記者見到52歲的郭濟武時,他正在位于霞浦縣北壁鄉東沖村的海上養殖漁排中查看鮑魚長勢。“養殖了150口(網箱)的鮑魚,每年的凈收入有六七十萬元。”郭濟武笑著說。
過去一段時期,長期粗放的養殖方式,曾導致海洋環境惡化。生態環保倒逼產業升級,2018年,寧德市大規模開展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在全省率先對傳統的木質漁排進行升級改造,共清退和升級改造漁排142.7萬座。同時,制定海水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科學劃分禁養區、養殖區和限養區,推動綠色健康養殖。
“生態好、水質好,鮑魚養殖存活率提高了三成左右,漁排抗風能力也大大增強。”郭濟武說,海上社區還幫助解決各類困難,可以說是生產和生活都無憂。
郭濟武口中的海上社區,即“北壁鄉海上社區”。該海上社區位于東沖村碼頭前方海域,于2021年8月建成投用,占海面積2000余平方米,轄區海域面積1.18萬公頃,服務海上9個網格、5338人,轄區內共涉及漁排6.8萬口、藻類養殖1.1萬畝、筏式養殖鮑魚1.3萬畝。
記者了解到,北壁鄉海上社區設置涵蓋黨群服務中心、訴求服務中心、物業管理中心、設施技術服務站、綠色養殖服務站在內的“三中心兩站”,囊括黨群服務、社會治理、綠色養殖、海域管理、政策宣傳、便民服務等全方位功能。
北壁鄉黨委書記林彥伶表示,通過海上社區更好地服務群眾的同時,做好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后半篇文章”,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向海而興。
7月11日至14日,福建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主題采訪活動,來自中央、省、市媒體記者采訪團走進福建寧德柘榮縣、福鼎市、霞浦縣、福安市,探訪“四下基層”優良作風的生動實踐。(完)
上一篇:產業發展“加速度”也需保障安全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產業邁步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