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篇大文章”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時間:2023-03-28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我們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將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持續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基本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遼寧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改造升級“老字號”,重塑傳統產業優勢
在通用技術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沈陽第一機床廠生產車間,工段長韓振宇熟練地掃描二維碼、填寫工作進度后,大屏幕上相對應的機床產品狀態同步更新,順利進入下道工序。
“這是我們最新上線的車間管理系統,不僅能實時收集產品加工數據,還能通過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流程缺陷,為改進生產和管理提供支持。”韓振宇介紹,通過數字賦能,產品裝配周期縮短30%,單位產能提高83%。
改造升級“老字號”,遼寧堅持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裝備制造等產業賦能增效,一批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投入使用。去年全省建成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152個、應用場景1235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首次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數字經濟占比達37.4%。今年,遼寧還將建成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60個,培育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10個,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實施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提高產業鏈競爭優勢,沈機、沈鼓等一批“老字號”正在持續增強市場競爭力。日前,由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制造的150萬噸/年乙烯“三機”試運轉合格后發往用戶現場,該機組振幅小于15微米,多項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近年來,我們始終保持6%左右的科研投入,推動產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沈鼓集團董事長戴繼雙說。
“遼寧在裝備制造、石化、冶金三大領域的傳統產業優勢明顯,這是我們的家底和本錢,也是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遼寧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我們將持續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專項行動、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和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著力把遼寧工業基礎優勢轉化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勝勢。”
今年以來,鞍鋼集團生產經營實現“開門紅”。1月份,鞍山鋼鐵、攀鋼、本鋼等子企業多項指標創歷史佳績。
“1+1=1”“1+1>2”如何實現?這不是一道數學題,而是遼寧深化國企改革的一步棋。2021年10月,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字號”鋼鐵企業鞍鋼、本鋼正式掛牌重組。
重組只是起點,融合才是關鍵。“鞍鋼、本鋼同處一域,市場相同,產品相近,重組后,雙方按‘戰略引領+資源協同’原則,在更大產能規模中優化組合資源要素。”鞍鋼集團董事長譚成旭介紹,集團正在推進多個鐵礦開發和擴產項目,“目前,鞍鋼年產鐵精礦5000萬噸,產量位居世界前列,到2030年,鞍鋼鐵精礦產量將增至1億噸。”
讓“老字號”煥發活力、重塑優勢,須敢打市場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創新牌。“我們正制定實施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方案,加快國企整合重組,因企施策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一批實力強、運行質量優的國有大型企業。”遼寧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