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廣州“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布,未來產業發展重點在這...
時間:2021-05-22來源:中創集團ZDVC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5月19日,《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發布。
對照國家、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以及國家、省賦予廣州的重大定位和任務使命,《綱要》提出了兩階段的發展目標:到2035年,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國際大都市,朝著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闊步邁進。“十四五”時期,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推動“四個出新出彩”取得決定性重大成就,創新之城、實力之城、樞紐之城、機遇之城、智慧之城、品質之城更加令人向往。
圖/廣州發布
《綱要》共17章79節,涵蓋了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全文超過10萬字。其中第三章明確提出要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建設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綱要》指出:要堅持把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打造先進制造業強市和現代服務業強市。
01
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把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工程”,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跨越式發展,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一、全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
《綱要》提出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打造成為新興支柱產業,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賦能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
其中,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著力推動醫學、醫藥、醫療“三醫融合”,提升“研發—臨床—中試—制造”全產業鏈集群協同創新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建設創新藥物臨床試驗服務中心,發展壯大生物藥、現代中藥、化學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高端康養產業,打造全球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新高地。
中創集團旗下廣東醫谷是醫療產業集群服務商,集醫療產業孵化器、醫療項目股權投資、醫療產業生態服務為一體,構建“產業集群-孵化創新-專業服務-股權投資”的全產業鏈創新生態體系,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醫療產業創新中心!
二、加快發展新興優勢產業
《綱要》提出將推動智能裝備與機器人、軌道交通、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與精細化工、數字創意等新興優勢產業加快發展。
其中,新材料與精細化工產業以規模化、綠色化、高端化為主攻方向,推動先進基礎材料產業轉型升級和前沿新材料研發應用,發展高端日化產品,打造國內一流“新材高地”、“美妝之都”。
中創集團旗下廣東材料谷是新材料產業生態運營平臺,以“建企業之家,筑科技之城”的理念建設新一代高新產業園區。一直以來懷揣“新材料,中國造”的產業使命,專注于打造新材料產業集群,專注于推動新材料進口替代項目的落地,專注于新材料企業上市孵化。
三、前瞻布局發展未來產業
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行動,大力發展量子科技、區塊鏈、太赫茲、天然氣水合物、納米科技等前沿產業。
02
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深入實施廣州制造“八大提質工程”,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發展壯大高技術制造業,推動“廣州制造”向“廣州智造”升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一、促進優勢特色產業賦能升級
《綱要》提出要推動汽車、電子、石化等傳統優勢產業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向智能與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與精細化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迭代升級...實施特色產業集群“1+2+N”數字化轉型行動,共建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創新中心,引導企業集群式“上云上平臺”,打造“云”上產業鏈和虛擬產業園,實現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升級。
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堅持經濟性和安全性相結合,補齊短板、鍛造長板,分行業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培育壯大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鏈主”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配套協同發展。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體制機制...整合骨干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和第三方服務機構資源,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大中小企業創新協同、產能共享、產業鏈供應鏈互通的新型產業生態。
中創集團集團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圍繞人才鏈和創新鏈部署孵化鏈、完善服務鏈,集聚“產、學、研、用、投、政、金、媒”等各方面的產業創新資源,打造以六眾平臺為基礎的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為入駐企業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產業服務,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在政府創新產業政策的支持下,實現“六鏈融合”,致力于建設世界一流的產業創新中心。
三、深化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設
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支持平臺型企業、龍頭骨干企業等開展工業設計、系統集成、全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專業化服務。
四、建設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
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加強標準、計量、認證、專利體系和能力建設,提升“廣州制造”“廣州標準”“廣州品牌”競爭力、話語權。
五、強化先進制造業要素保障
強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務,提升制造業根植性和競爭力。推動工業用地提容增效,推廣新型產業用地模式,“十四五”時期,全市用于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產業用地面積力爭不少于240平方公里;加強621平方公里工業產業區塊管理,維護發展空間底線。
中創集團旗下中大創新谷是新制造產業集群服務商,專注于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三大領域,通過技術轉移、科技金融、產融對接、創新人才等多個維度服務,加速創新企業成長,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03
優化產業發展戰略布局
推動產城融合、產創融合、數產融合
按照戰略規劃、科學布局、重點突破的要求,依托重大交通樞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產業園區,優化生產力布局,推動產城融合、產創融合、數產融合,打造動力源和增長極,引領全市高質量發展。
一、統籌重大產業功能區布局建設
構建“一核引領、兩極帶動、三港輻射、多點支撐”的產業功能布局,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經濟、樞紐經濟、特色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沿江、東南部、西部三大產業帶,實現產業協同互補、集聚集群集約發展。
一核引領:依托中心城區建設數字經濟核心區,重點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高端服務業和總部經濟,以數字賦能帶動傳統產業升級,引領全市打造智慧之城。
兩極帶動:發揮國家級開發區優勢,集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形成東部、南部創新經濟增長極,帶動全市打造創新之城。
三港輻射:發揮空港、海港、鐵路港的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區域發展樞紐經濟,增強高端要素集聚配置能力,打造支撐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樞紐之城。
多點支撐: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功能特色,支持重點產業平臺創新發展、提升能級,加快建設價值創新園區,形成錯位聯動、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
二、構筑高質量發展動力源和增長極
突出抓好南沙“一把手工程”,做強南沙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承載區,強化中心城區和南沙戰略連接,夯實建設用地、基礎教育等發展根基,建成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引領區和示范區。
廣東醫谷·南沙是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廣州市重點工程及重點扶持單位, 坐落在廣州南沙自貿區 ,總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配套國家級公共實驗室、檢測室和第三方醫藥物流平臺,園區以基因治療、疫苗、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藥、免疫治療、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為產業方向,擬引進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企業500家 。
此外,《綱要》還對于促進現代服務業繁榮發展、加快建設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產業進行了明確規劃。
上一篇:發展產業譜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