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來的女科學家,用技術支持孝感水產產業發展
時間:2021-04-06來源:孝南區融媒體中心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4月1日,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一整天,仍阻擋不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的女科學家來孝感地區開展鱸魚基因調查及技術指導的腳步。
孝感地區的鱸魚來自美國,俗稱加州鱸,其肉質鮮美、無肌間刺、無腥味、抗病能力強,適溫性廣,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在市場上備受消費者歡迎。在養殖產業中利潤較高,一畝鱸魚利潤可達10000元,面對如此高的利潤誘惑,眾多養殖者躍躍欲試。
但在鱸魚養殖產業發展中,眾多養殖者們面對技術難題和高成本問題,打退堂鼓的也不在少數。孝感地區鱸魚魚苗主要從湖北荊州甚至廣州等地購買,遠距離購買增加生產成本不說,一路上的魚苗損耗也比較大;養殖技術難點及高價飼料讓規格苗的成本價達到近2元/尾,這些因素的存直接導致了孝感地區養殖鱸魚產業發展困難,3年時間規模僅約近百畝。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2021年孝感市委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不斷壯大強化孝感農業產業,補齊補強產業鏈條。孝感市高度重視產業發展問題,開展水產行業轉型。面對鱸魚養殖產業短板,于4月1日由孝感市農科院邀請到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的鱸魚遺傳育種專家一行來孝開展基因調查和技術指導,孝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陪同調查。
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淡水鱸種質資源與品種改良崗位科學家葉星教授,當天上午率先來到孝感市農科院所在的湖北浩浩現代農林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浩浩農業)鱸魚養殖基地內對魚苗養殖情況進行考察,查看魚苗繁育和生長情況,調查魚苗零星死亡的原因所在。
在3000平米的工廠化溫棚育苗池內,面對池內近幾百萬尾的魚苗,葉星教授對該基地內魚苗生長速度和成活率,對養殖技術和注意事項方面給予了高度肯定。
上午調研后,葉星教授一行又馬不停蹄趕到位于孝南區的浩浩農業親本養殖基地。
在18畝的親本養殖基地內開展剪魚尾取樣,解剖親本魚,提取肝、脾、腎等內臟進行數據分析,細數側線鱗數及肋骨數初步判定魚的分類,探討該基地內魚藥、飼料、養殖密度具體細則,詢問了解湖北市場價,銷售詳情等。為該親本基地在基因取樣和解剖樣本的過程中發現的異常情況給予技術指導,建議該親本基地從飼料、魚藥方面加以調整,增設微孔增氧機等專業設備數量,從而不斷提升養殖技術,穩控養殖水平。
最后,葉教授一行還參觀了孝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水產推廣站名特優苗種繁育基地建設情況,對孝感地區水產行業名特優育苗繁育前景寄予厚望。
上一篇:清豐 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