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去杠桿應保持定力把控節奏
時間:2017-06-28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王牌投資 點擊: 次保持政策定力出清泡沫
“金融活,則經濟活。金融穩,則經濟穩。”網民“項崢”表示,金融既能助推實體經濟增長,也能導致實體經濟脆弱增長和高風險運行,關鍵仍在于金融杠桿是否處于一個合適的水平。而過度使用金融杠桿的實體經濟,屬于服用興奮劑的非正常狀態,即使需要承擔必要成本,也不能長期上癮,避免身子被掏空。
據報道,數據顯示,5月M2同比增長9.6%,有專家指出,5月M2增速低于前值10.5%和去年5月的11.8%,創歷史新低,意味著穩健中性貨幣政策以及監管層面持續推動金融去杠桿的效果已初步顯現。
網民“屈慶”表示,一方面穩杠桿初見成效,未來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另一方面穩杠桿是為了去杠桿,去杠桿進程尚未結束,未來依然任重而道遠。
有網民提出,希望管理層頂住壓力,堅持市場化的大方向,將經濟、金融和資本市場的泡沫出清,用短期陣痛換來長期希望。
提升金融效率服務實體經濟
網民表示,未來應把控去杠桿節奏,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
有網民指出,去杠桿不光是做減法,還要做好加法。金融去杠桿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傳導至實體經濟則是一個做加法的過程。就好比是大禹治水,不能光堵漏,還要進行疏導,這樣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才會增強。所以真正要解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問題,本質上還是要找到做加法的載體。
網民“唐建偉”建議,由于去杠桿不可避免會對實體經濟產生一定影響,所以要把握節奏,統籌施策,穩定市場預期,有序去杠桿。既要防止短時間內政策過多過密導致市場出現流動性風險,也要保持政策定力,從宏觀調控政策和金融監管上保持對金融機構去杠桿的壓力,防止道德風險,促使金融機構主動去杠桿。(記者 張小潔 整理)
上一篇: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角色更亮麗
下一篇:三大“金磚”面臨增長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