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天橋區:加快黃河北城市化進程,打響“371”產業振興戰
時間:2020-06-06來源:齊魯壹點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
6月5日,天橋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召開,天橋區人民政府代區長亓偉作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天橋將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按下黃河兩岸南北呼應、協同發展的“快進鍵”。
老城區將打造特色商圈
改造74.3萬平米老舊小區
今年天橋區將堅定不移推進全域城市化,全年力爭拆除300萬平方米,開工300萬平方米,供地3000畝。
加快推進舊廠區、舊片區、舊街區改造,棚戶區改造全面提速。加快推進四建交運、標山二期、濼口二期等一批節點性、標志性重點項目,布局打造一批業態豐富、活躍性強、貢獻度高的特色商圈,推動濟濼路沿線盡快塑成優勢;
加快推進北湖、新徐丁太魯、藥山西等重點片區開發,積極打造都市工業集聚、總部匯集、商貿流通、高端服務業隆起、電子商務發展、國際合作交流“六大高地”,加速形成小清河沿線新型業態集聚區。
加快實施藥山南、黃崗等城中村改造,完成74.3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整治任務,為市民打造功能完善、管護到位、環境整潔的美麗家園。
天橋區人民政府代區長亓偉
實施“五位一體”桑梓組團崛起戰,堅持生態引領、創新驅動、融合發展,高標準完成黃河北高質量發展規劃研究,盡快形成“北田園、中產城、南文旅”發展格局。
實實在在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園區擴容擴規,做好引鏈、補鏈、強鏈文章,集聚發展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推動園區“回歸本位”,重振天橋工業雄風。
加快濟南高鐵綠色產業園建設,以“綠色智造”為核心,積極打造綠色制造、總部經濟、工業旅游、綜合服務“四大板塊”功能區。重點推進一期18個村合村并居,率先啟動梓東大道、308國道等主次道路綜合改造,全面提升北部人居環境,加速黃河北城市化進程。
千方百計保障經濟運行
支持發展新零售、直播帶貨、“夜經濟”
今年天橋區還將千方百計保障經濟運行。在持續鞏固擴大疫情防控成果上,今年天橋區將建成核酸檢測實驗室,進一步擴大核酸和抗體檢測范圍,做到應檢盡檢。聚焦城市出入口、人員密集場所,精準防控、閉環管理,扎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出臺疾控中心改革方案,力爭年底前開工建設區疾控中心,全面提高公共衛生防控救治水平。
全面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不折不扣落實國家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減稅降費、減租減息減支力度,高效釋放政策紅利,助力企業渡過難關。加大投資力度。
盯緊盯牢總投資1320億元的138個重點項目,做大做強投融資平臺。用足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中央預算內資金,策劃實施一批道路管網、河道整治、老舊小區改造等傳統基建項目,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項目。
天橋區還將以全市爭創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契機,制定全區商貿市場消費和經營管理升級方案,支持發展新零售、直播帶貨、“夜經濟”等商業模式,打造新的消費熱點,促進商貿、文旅等行業加快復蘇發展。
動能轉換重塑產業輝煌
確定一批專業市場改造試點
今年天橋區將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領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實施“371”產業振興戰,重塑天橋產業輝煌。
“3”即做強先進制造業方面的新材料、智能制造、高鐵裝備制造三大產業,“7”即做優高端服務方面的科技服務、現代物流、醫療康養、文化創意與設計、電子商務、現代商貿、休閑旅游七大產業,“1”即做精現代都市農業。目標就是要打造形成七大百億級、兩個五十億級產業集群。
加快藥山科技園“騰籠換鳥”,支持濟鍋、綠洲清洗、重汽考格爾等龍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推動重汽配件、機械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增效。加快推進時代未來科技城等項目,重點培植工業總部、工業互聯網+5G、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全力推進富通光纖預制棒、梅格彤天等項目投產達效。
發展現代金融業,新增金融機構1-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2家。提升現代物流業,推動物流企業整合提升,加快遠洋國際冷鏈物流產業園和巴夫洛創新物流園建設。改造傳統商貿業,確定一批專業市場改造試點,促進傳統商貿業轉型升級。
引導土地有序流轉,有效盤活農村“沉睡資產”,煥發農村集體經濟活力。積極與相關農業集團洽談合作,培育現代農業綜合體1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家,創建美麗鄉村5個,高標準完成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建設。
“雙招雙引”作為一號工程
高新技術企業總量要超過150家
天橋區把“雙招雙引”作為一號工程,舉辦工業互聯網行業峰會,對重點項目、重大平臺、重點區域進行高標準、高起點包裝策劃,力爭引進一批高層次、高質量、高精尖項目。拓寬招才引智渠道。建立產業領域人才聯盟,探索以評聚才、以會攬才、中介引才新模式,新增高層次人才400人左右。
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梯次培育計劃,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業和瞪羚企業,新增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眾創空間4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超過150家。
歷山北路、順河西街等16條路高標準綠化
重點打造洋涓湖等12處公園
今年,天橋區將繼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塑造發展環境新優勢。加大環衛市場化運作力度,全力推進城市家具一體化綜合保潔。繼續抓好城區主次干道、集貿市場、戶外廣告等專項治理,強力推進拆違拆臨,創建“無違建街道”9個,打造全市樣板路5條。
建立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改擴建一批垃圾轉運站,完成垃圾分類試點任務。全面提升少年路、北園大街、濟濼路等重點干道通行能力,確保城區道路安全暢通、秩序良好。
全力保障鄭濟高鐵、穿黃橋隧和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建設,改擴建新沙路、黃崗路等12條城市道路,全面完成二環北路西段改造,打造優質交通環境。
完善公共配套服務。大力加強充電樁(站)、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完成萬盛大溝、前后引河、山化片區等管網改造工程,改造3處雨污分流混接點、4處道路積水點。扎實開展“綠城”“花城”建設,重點打造洋涓湖等12處公園,高標準實施歷山北路、順河西街等16條道路綠化,積極構建天橋生態走廊。
啟動建設14所學校和幼兒園
區全民健身中心年底竣工
天橋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民生事業發展水平。
今年該區將全力保障就業創業,力爭實現新增城鎮就業1.51萬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000萬元以上。
同時,優化教育資源供給。落實中心城基礎教育設施年度建設任務,啟動建設14所學校和幼兒園,爭創全國智慧教育示范區。
提升醫療衛生水平。深化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進一步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籌建2家市級社區醫院。創新醫養結合、智慧養老新模式,建設綜合養老服務設施4處,高標準打造省級醫養結合示范先行區。
豐富群眾文體生活。加快推進新“四館”建設。同時,廣泛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安裝健身設施300余件,新建流動圖書服務點10處,推動非遺市場化運作,爭創第四屆文化強省先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