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汝州市關于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
時間:2017-05-19來源:王牌智庫 作者:王牌智庫 點擊:
次
中共汝州市委辦公室汝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
(2015年7月27日)
為貫徹落實《中共汝州市委汝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意見》(汝發〔2015〕11號)精神,順應網絡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打造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新引擎,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發展目標
1.到2017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年均增長20%以上,達到1000家以上;返鄉農民工創業年均增加100家以上,達到300家以上;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各類創新型企業達到100家以上;建成各類創新創業孵化載體200家;各類市場主體年均增長13%以上,達到28000家以上;電商企業年均增長100%以上,達到1000家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產業創新工程,提升產業競爭力
2.圍繞發展工業和服務業創業創新。結合我市現有能源化工、裝備制造、工藝陶瓷等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動員汝州企業家、外地投資創業者及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企業的改制、重組、合伙、參股和擴大規模等,以注入資金、引進先進管理手段和高新技術等推動汝州支柱產業的轉型升級;支持投資創辦高成長性企業,形成新的支柱產業。鼓勵支持在辦學、行醫及商業等傳統服務業和咨詢、設計、投融資、文化創意、軟件開發、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方面創業創新。
牽頭單位:經濟發展項目建設及汝南產業集聚區建設領導小組
責任單位:發改委、工信局、商務局,各鄉鎮、街道。
3.結合農業農村發展創業創新。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結合實施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龍頭企業帶動工程和都市生態農業發展工程,鼓勵支持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龍頭企業等帶動創新創業。允許跨區域聯合申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自產自銷農產品免予工商登記。瞄準農業新業態,充分開發鄉村、鄉土、鄉韻潛在價值,因地制宜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林下經濟和鄉村旅游等,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展創業空間。支持和鼓勵各類企業和社會機構利用現有鄉鎮工業園區、閑置土地、廠房、校舍和批發市場,為農民創業創新提供孵化服務,按照標準建成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服務周到的農民眾創空間和農民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牽頭單位:農業農村生態文明新農村建設及溫泉特色商業區建設領導小組
責任單位:市委農辦、農業局、林業局、畜牧局、農機局、工商局,各鄉鎮、街道。
(二)實施平臺創新工程,加快構建眾創空間
4.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充分利用創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市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強與阿里巴巴、喜買網、云書網、佰德網、拍拍網、京東、易迅網、天貓等知名電商平臺的合作,為創業人員提供可選擇的互聯網平臺。啟動阿里巴巴跨境貿易、農村淘寶、淘寶拍賣會、阿里巴巴網商貸等項目,帶動我市特色門店、老店、小作坊依托電子商務升級成為知名品牌店、連鎖店、加盟店等。電子商務企業年交易額超過1000萬元的,給予1萬元的獎勵,在此基礎上,年交易額每增加1000萬元,獎勵金額增加1萬元,最高獎勵10萬元。對引進落戶汝州電子商務生產企業,投資在500萬或年交易額達到1億元以上,按照3元/m2/月的標準給予房租的同等額度獎勵(免交房租的不予獎勵),并按照不超過項目實際投資額的3%給予資助。企業建立獨立電子商務應用平臺,創新商業模式以及建設市場前景好、技術含量高的電子商務產業化項目,經商務局認定核準的,按項目實際投資的5%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不超過20萬元。對于自主開發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且注冊會員首次超過5000戶、10000戶的,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獎勵。市級、省級電子商務示范村在享受上級扶持政策的同時,市政府一次分別給予行政村5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于開展跨境業務的電商企業,年銷售額首次實現超過10萬美元的,給予5萬元獎勵。
牽頭單位:市“互聯網+”管理中心
責任單位:商務局、財政局、工信局、發改委,各鄉鎮、街道。
5.推進創新創業園區(基地)建設。抓好“互聯網+”電子商務產業園、汝南產業集聚區倉儲物流基地(含農民工創業園區)、汝瓷電子商務產業園、電子商務生產基地等園區建設,吸引更多的知名電商、實體企業進駐汝州。各鄉鎮街道、各園區要結合自身特點,承接和擬承接創業人員(企業)入駐,做好對接服務工作。支持利用閑置廠房、小區等其他場所,不改變土地用途,用于電子商務企業集聚、電商生產基地等。
牽頭單位:市“互聯網+”管理中心
責任單位:各園區,各鄉鎮、街道。
6.建好創業創新平臺載體。重點支持“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現代農業、“互聯網+”汝州制造、“互聯網+”政務等平臺建設。推動“互聯網+”眾創空間試點示范建設,依托中原數據基地大數據中心,與北京海置科創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中關村創業大街)合作,建設汝州“互聯網+”眾創空間。建設“科創通”創新創業科技服務平臺,到2015年底,集聚100家以上創業企業、1000個以上創業團隊和創業者,整合全市服務機構,提供200項以上服務產品。建設汝州市“互聯網+”孵化器信息平臺,到2015年底,覆蓋全市孵化器和大學生創業基地50%以上,覆蓋孵化企業30家以上。建設基于互聯網的“眾創汝州”創新創業平臺,打造由線上平臺、TMT(科技technology、媒體media、通信telecom)創新孵化器等共同組成的綜合性創業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互聯網+云工業”平臺,2015年底平臺入住企業用戶達到100家以上,到2017年底,實現平臺入住企業用戶達到1000家以上;開展1家以上智能制造企業示范。建設覆蓋全市的健康大數據互聯平臺,逐步實現統一門戶及移動互聯網的APP。推進全市無線WIFI全覆蓋。
牽頭單位:市“互聯網+”管理中心、科技局
責任單位:商務局、發改委、工信局、金融辦、人行汝州支行、銀監辦、衛生局、教體局、市委農辦、農業局、林業局、畜牧局,汝南產業集聚區、汝東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商務中心區、科教園區、汝瓷電子商務產業園、“互聯網+”電子商務產業園等。
7.大力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由市科技局牽頭,在“互聯網+”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立汝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確定專門的孵化運營團隊,實行市場化運營。建立創業創新導師團隊,完善“苗圃+孵化+加速”孵化服務鏈條,把汝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成產業整合、金融協作、資源共享的創業孵化示范區。到2015年底,形成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展示平臺100個,創業展示廳1個,創業苗圃3-5間,孵化車間2個,綜合服務車間1個,公共服務平臺車間1個。制定汝州市孵化器管理辦法,采取以獎代補辦法,對企業和民營資本建立的科技孵化器達到省級、國家級標準的分別給予50萬元和100萬元的運營補助。
牽頭單位:科技局
責任單位:工商局、財政局、各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