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在湖南岳陽湘陰縣委十三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半年度經濟工作講評會議上,湘陰縣委書記李鎮江與全縣各級干部一起,反思梳理問題,聚力消除短板,務實又深入。他的震撼“四問”,發人深省。
一問縣級領導:帶頭示范、擔當作為的狠勁強不強?
領導干部就是一面旗幟、就是一份責任。所有縣級領導都要對照自身承擔的職責使命,認真想一想:
(一)有沒有“我為湘陰發展爭朝夕”的情懷?
我在2016年8月調任湘陰時講過,“把人生最美好的10年奉獻在這塊熱土上”,6年來,湘陰情結越來越深、干事創業底氣越來越足。我也希望所有交流任職的縣級領導,都把湘陰視為第二故鄉,帶著責任和感情投入工作,爭做“主人”、不當“過客”,與湘陰人民并肩戰斗、共同奮進,在湘陰留下實績、留下口碑。
本土縣級領導更要滿腔熱情、使盡渾身解數,把履職盡責與建設家鄉結合起來,把成就自我與造福鄉親結合起來,積極疏導社情民意、主動獻計出力,既要讓自己的一言一行落地生根、影響和帶領一班人、一群人,又要以自己的努力拼搏立穩腳跟、建功立業,真正造福一方、無悔一生。
(二)有沒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
“時時放心不下”,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一貫作風,也是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這是一種高度自覺的精神狀態,也是一種極端負責的工作作風,市委要求全市黨員干部都要有“時時放心不下”的精神狀態,都要用自己“時時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放得下心”、讓組織“放得下心”。
當前,湘陰發展形勢一片大好,部分工作走在省市前列,有的縣級領導自我感覺良好,“時時放心得下”“事事放心得下”,缺乏居安思危的緊迫感、不進則退的危機感;還有極少數領導干部心存僥幸,對問題隱患視而不見,認為不會在自己任內出事、不會在自己手上“爆雷”,這些都是不負責任、十分危險的表現。
所有縣級領導都要進一步強化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始終保持“工作推不動就吃不好飯、問題不解決就睡不著覺”的狀態,時時用心、事事上心、處處留心,以干部操心換得群眾安心。
(三)有沒有“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勁頭?
從督查情況來看,有的“揭榜掛帥”項目起色不大、重點工作落實不力,主要是牽頭縣級領導沒有足夠重視、一抓到底。一些歷史問題遺留多年,過來久拖不決,但有的同志能在短時間內成功“排雷”,根本原因還是敢抓敢管、舍得付出。
當前,湘陰發展還面臨很多困難挑戰,縣黨代會描繪的藍圖才剛剛起步,我們迫切需要一大批“獅子型”“推土機式”的干部,我們堅決反對“擼起袖子加油喊”的現象,所有縣級領導要敢于擔當、敢于負責,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既要掛帥更要出征,在干事創業中打頭陣、沖在前、當表率。
二問單位主職:守土盡責、竭盡全力的創勁足不足?
實事求是地評價,去年以來,通過鮮明用人導向、調優配強班子、建立“實績檔案”等一系列“組合拳”,各級主職干部的履職動力、創新活力明顯增強,但在轉瞬即逝的機會面前、在你追我趕的競爭面前,還有提升空間、還需持續用力。全縣各級主職干部都要認真想一想:
(一)思路舉措是不是務實管用?
去年縣委換屆以來,我們調整了一批主職干部,絕大部分迅速進入狀態,思路非常清晰,單位的優勢在哪里、目標是什么、工作怎么干,心中都有一本賬;反觀有的主職干部,在一個單位負責多年,重點抓不住、工作推不動。
相關部門單位要進一步細化落實舉措,明確年度重點任務,沉下心來一件一件抓落實,真正將縣委“實績檔案”制度放在心上、落實到行動,確保每年都有新變化、每屆都有新成果。
(二)管黨治黨是不是較真碰硬?
實踐證明,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
據我了解,有的同志抓黨建還欠火候,抓班子、帶隊伍缺少底氣,對單位的不正之風“睜只眼閉只眼”,一些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縣委去年三令五申,要求年度績效獎勵實行二次考核、梯次發放,還有個別單位搞平均主義,說到底就是想當“老好人”、不愿得罪人。
各級黨組織書記要把抓黨建、正風氣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亮出從嚴從實的態度、拿出敢抓敢管的魄力,把主責主業履行好、把黨建質量提上去。
(三)重點任務是不是落實到位?
年初三級干部大會上,縣委、縣政府結合各單位實際,分別交辦了一批重點任務,這是主職干部“實績檔案”的重要內容,也是年底考核評比的重要依據,大家要時時記在心上、抓在手上,全力以赴推動工作落地見效。
縣委再次重申,凡是年底交不了賬、拖了全縣后腿的,一律實行“一票否決”,單位和主職干部一律不得評為先進。
三問專抓專干:攻堅克難、敢為人先的拼勁大不大?
專抓專干就是每項重點工作的經辦人、沖在一線的排頭兵,崗位重要、工作辛苦、責任重大,大家要結合項目推進、工作落實情況,認真想一想:
(一)面對風險,會不會“臨陣退縮”?
當前工作紛繁復雜,“既要、又要、還要”成為常態,有時為了推進工作,甚至還要冒著挨板子、受處分的風險,有的干部怕出亂子、怕擔風險,困難面前繞道走、攻堅一線當逃兵,如果都是這種心態,今后的工作誰來干、事業怎么辦?
大事難事看擔當、關鍵時刻顯本色,只要是為了工作推進、大局發展,個人擔點風險、受點委屈又算什么呢?
同時,縣委多次鮮明態度,鼓勵改革創新、大膽突破,只要出以公心、不謀私利,哪怕工作出現失誤、存在瑕疵,一律實行容錯糾錯,決不會讓大家流汗又流淚,一定當好干事創業的堅實后盾。
(二)面對挑戰,會不會“兩眼朝上”?
一段時間以來,“等靠要”思想在少數干部身上還不同程度存在。
“等”,就是等上級部署、等會議紀要、等領導批示;“靠”,就是什么都靠著領導,沒有辦法找領導、出了問題找領導,沒有一點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要”,就是什么都想要,但又不會要,要到了也沒完全用好,甚至有的連送上門來的資金、項目都不要,生怕上級督辦、審計過不了關,該爭的項目引不進,該抓的機遇沒抓住。
我們要堅決摒棄“兩眼朝上”的心態,切實增強積極性主動性,不等不靠、不推不脫,切實擔負起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三)面對困難,會不會“本領恐慌”?
當前,少數干部對新發展理念、市場化改革缺乏深入鉆研,對項目建設、產業發展、資本運作缺乏實操能力,陷入“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困境,迫切需要學習新知識、提升新本領。
去年縣委部署開展“四學四比四爭當”活動,其中一項就是“學本領、比貢獻,爭當擔當功臣”,尤其是一線干部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在學習實踐中練就擔當作為的“硬實力”和“寬肩膀”。
四問各級干部:創先爭優、一往無前的沖勁夠不夠?
去年以來,縣委樹牢獎優罰劣的導向,評選表彰了一批“擔當作為功臣”和“獅子型”干部,嚴肅查處了一批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負面典型,起到了較好的激勵、警示效應,但離預期目標還有差距,干部作風建設仍然任重道遠。全縣各級干部都要認真想一想:
(一)工作標準能不能再高點?
年初我們開展“比實效、學浙江、趕長瀏、進十強”主題理論學習,就是要動員全縣干部拿出昂揚斗志,敢與自己過不去,敢與強者比高低,掀起比學趕超熱潮。
這次全市“期中考試”實現后來居上,由過去“跟跑”變為當前“領跑”,就是全縣上下交出的圓滿答卷。
全縣各級干部要自我加壓、抬升標桿,自覺對標湘江新區,弘揚“挑戰不可能”精神,敢于“跳起來摘桃子”,讓出精品、爭先進、創一流成為自覺追求。
(二)辦事效率能不能再快點?
推動工作,靠的就是速度,拼的就是效率,搶先一步往往能夠掌握主動、贏得先機。
當前,有的干部落實執行總是“慢半拍”,領導不催不辦、媒體不曝不辦、群眾不鬧不辦,正是由于辦事拖拉,有的機遇沒有把握好、有的問題拖成“老大難”。
當前機遇難得,慢進一拍,就會拍拍皆慢;落后一步,就會步步落后。全縣各級干部要突出第一時間、提高辦事效率,讓“馬上就辦、事不過夜”成為工作常態。
(三)服務態度能不能再好點?
全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歸納了當前10類“機關文化怪象”,特別指出個別干部業務霸權,對待企業和群眾官氣十足、高高在上,對待辦事對象吆五喝六、橫眉冷對。這種現象在我縣部分單位仍然存在,特別是有的窗口工作人員不盡心、不耐煩,企業和群眾還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需要切實加以改進。
李鎮江在講話中希望全縣各級干部在成績面前冷靜思考,在榮譽面前保持清醒,對照提出的“四個問題”,深入自查自糾、迅速補齊短板,以更加昂揚的斗志和更加務實的作風,投入新的趕考征程、奪取新的更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