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砸了企業的飯碗,我們就砸誰的飯碗!南陽市委書記震撼講話
時間:2022-06-02來源:未知 作者:acebm 點擊:
次
近日,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的一段公開講話刷屏網絡:
“每一位機關干部工作人員,你的工資都是納稅人企業給你提供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你就是企業的打工者,你就應該為企業提供服務,你沒有任何理由不給企業提供服務。”
“你不要想著你是這長、那長,你是書記什么的,如果說你連為企業服務都做不到、做不好,你也談不上為人民服務!”
這不是朱是西第一次為企業發聲了。
早在2018年,一句“誰砸了企業的飯碗,我們就砸誰的飯碗”,就讓很多人記住了當時剛剛上任駐馬店市市長的朱是西。
這種重視企業的呼聲正與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優化營商環境一脈相承。那一年,駐馬店市的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不僅位居整個河南省的第一方陣,還獲評了《人民日報》通過大數據評選的“2018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城市”。
如今任職南陽市委書記不到一年,朱是西關于服務企業的看法再次收獲大量點贊。
對于企業,關于營商環境,關于政府工作,這位市委書記到底想明白、講明白、做明白了哪些?通過他在多個公開場合的講話,我們或許能有所體會。
南陽“七問”,直擊靈魂
2021年8月18日,剛剛任職南陽市委書記一個多月的朱是西在南陽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擲地有聲地向全市領導干部接連提出7個問題:
“為什么那么多企業對營商環境不滿意?”
“為什么我們的市場主體和企業數量少、占總人口的比重低?”
“為什么企業和群眾找政府辦事這么難?”
“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我們到底差在哪兒?”
“我們要求大家努力工作是為了誰,我們不努力工作是為什么?”
“建設新興區域經濟中心、加快高質量跨越發展到底靠什么?”
“營商環境連續排名靠后,是我們笨嗎?”
直擊靈魂,振聾發聵。
這“七問”既指出了南陽營商環境的不足之處,也體現了朱是西對相關問題的思考濃縮。
接下來,是怎么做的問題。
理直氣壯為企業家站臺撐腰
在與企業家的關系上,朱是西認為干部要“敢親”。
“你不吃他們的、不拿他們的,只要站得正立得直,心中坦坦蕩蕩,為什么害怕和企業家打交道?”
“政府和企業是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的命運共同體,我們不但要善于和企業家打交道,還要敢于替企業家說話,要理直氣壯為企業家站臺撐腰!”
“依法依紀從嚴查處各種吃拿卡要、懶政怠政行為,誰砸企業的飯碗,我們就砸誰的飯碗,以務實高效的作風營造良好環境,推動高質量跨越發展。”
“寧可我們跑斷腿
也不讓企業多跑一趟”
在為企業家辦事的過程中,朱是西強調四個導向和“不求人”。
四個導向是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和效率導向。
“目標導向,就是把我們的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做大做強”。
“問題導向,就是要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經營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企業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
“效果導向,就是幫助企業把問題解決了,企業發展了,讓企業家有獲得感、安全感、受益感,我們關注的不是你給企業做了什么,而是你幫助企業做成了什么,我們關注的不是你印發了多少文件,出臺了多少措施,而是你幫助企業如何開拓市場,如何加快審批,如何提供好要素保障,讓企業安心順利的發展”。
“效率導向就是政務服務一定要高效廉潔,企業的發展競爭十分殘酷,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耽誤一天,可能機遇就會錯過,耽誤一個月,可能10個機遇都錯過了,耽誤一年,企業團隊就可能垮掉,所以,效率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對政府,都非常重要。寧可我們跑斷腿也不讓企業多跑一趟”。
還有“不求人”。
在朱是西看來,“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首先要打造廉潔高效、法治誠信、辦事不求人的政務環境。對于庸懶散拖等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要嚴懲不貸,公開曝光,該移交紀檢監察、檢察機關的要堅決移交,不能讓少數害群之馬成為高質量跨越發展的絆腳石”。
“讓企業家找政府辦事不求人、不作難、有底氣成為常態,讓廣大企業家在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實惠、發展上有奔頭、權益上有保障”。
提問題不是出難題
誰也不準挾私刁難
在處理企業家反饋的時候,朱是西痛斥挾私刁難行為。
“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朱是西說:
“封建帝王尚且有聞過則喜的胸懷,共產黨的干部更應該敢于直面問題、正視問題,企業家提出的這些問題,不是在給我們出難題、不是在給我們添麻煩,各級各部門都要有寬廣包容的胸懷,把這些問題作為改進作風、改進工作的忠言良藥,絕不能出現打擊報復、挾私刁難的現象。”
在一次會上,朱是西用兩個多小時時間,逐一聽取相關市直部門、金融機構負責人以及企業家代表、商協會會長的發言,并認真記錄梳理了企業家提出的21個問題。
其中不乏融資難融資貴、縣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少數政府工作人員“不給好處不辦事”等尖銳問題,會場氛圍時而緊張、時而激烈,近200名參會人員全神貫注、目不轉睛。
朱是西直接正面回應:“今天在座有兩類人,一類是企業家,一類是服務企業家的人,包括我也是服務企業家、服務企業的人。剛才企業家代表提出了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很多沒有解決好,我感到很慚愧。”
他坦然承認:“有些問題是不應該出現的,這暴露出了我們干部的工作作風不實、政府職能轉變不徹底、‘放管服’改革還不到位,但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干部服務企業的意識不夠、理念還未轉變。”
對于企業家群體,朱是西是這樣認知的:
“企業家是經營管理企業的科學家,是各類生產要素的整合者,是對推動經濟發展的直接動力源。每一位成功企業家的背后,都有一部辛酸的奮斗史、血淚史,他們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
在他看來,“企業家也要自尊自愛、自律自強”,只要這個群體能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讓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成為立企立業之本,制訂形成大家共同遵守踐行的企業家公約,企業家必然是新時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引領者和先行者。
結語:沒有企業家群體的崛起
就不可能有國家的崛起
在當下這個企業家普遍感到“噤若寒蟬、草木皆兵”的時間點,朱是西無疑是一股清流,給企業家帶來莫大信心。
企業、政府,二者絕不是此消彼長,而是一加一等于無窮大。
《人民日報》曾有一段評論:“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積淀形成的企業家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家要愛國,創造事業、為國分憂。
國家也愛企業家,在任何一個社會,企業家都是國家經濟的主體,沒有企業家群體的崛起就不可能有國家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