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機構改革再添一例:福建已啟動省級機構改革工作
來源:澎湃新聞
10月8日,《福建日報》頭版刊發評論稱,日前召開的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對我省機構改革進行了動員部署,要求加快推動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的《福建省機構改革方案》落地落實。全省各級各部門要以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不折不扣落實好各項改革任務。
文章指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我們要始終把講政治擺在首位,深刻認識深化地方機構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此作為檢驗“四個意識”和落實“兩個維護”的試金石,確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增強推進機構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此前,繼海南之后,福建啟動省級機構改革的相關信息已獲官方披露。據《福建日報》9月30日頭版報道,9月29日,中共福建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在福州召開。上述報道披露,全會傳達了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的《福建省機構改革方案》。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對做好福建省機構改革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
此次福建省委全會表決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福建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決議》中提到,“要從機構職能上把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到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省市縣主要機構設置同中央保持基本對應。市縣機構改革與省級機構改革同步部署、壓茬推進。”
而與福建省機構改革密切相關的人事調整方案也在省委全會上得以表決。
《福建日報》報道稱,中國共產黨福建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票決25名正廳職領導干部。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了本輪省級機構改革涉及的20家省委、省政府工作部門和群團組織主要負責人擬任人選和推薦人選。
隨后,9月30日,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涉及地方性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職責調整問題的決定》。此次會議還表決通過了有關人事事項。
據福建日報客戶端“新福建”報道披露,在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任免的12名廳級領導干部中,8人職務調整與省政府機構改革有關。
他們分別是:免去翁玉耀的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職務,任命其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免去葉敏的省國土資源廳廳長職務,任命其為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免去付朝陽的省環境保護廳廳長職務,任命其為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免去黃華康的省農業廳廳長職務,任命其為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免去吳賢德的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職務,任命其為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免去柳紅的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職務,任命其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免去陳照瑜的省林業廳廳長職務;免去石建平的省文化廳廳長職務。
二、黨員注意!10月1日起實施!微信上這些信息不能發,嚴重者開除黨籍!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工人日報
8月26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下簡稱《條例》)全文公布,將從今年10月1日起實施。
《條例》不僅為黨員干部的政治紀律劃明了諸多“紅線”,還對黨員的網絡生活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嚴重違紀者甚至會被開除“黨籍”。黨員受到開除黨籍處分,五年內不得重新入黨,也不得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于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1、重大原則問題不同中央保持一致,嚴重者開除黨籍
《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且有實際言論、行為或者造成不良后果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2、公開發表堅持資產階級自由化立場等,開除黨籍
《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通過網絡等方式,公開發表堅持資產階級自由化立場、反對四項基本原則,反對黨的改革開放決策的文章、演說、宣言、聲明等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3、公開發表違背四項基本原則,違背、歪曲黨的改革開放決策,嚴重者開除黨籍
《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通過網絡等方式,公開發表違背四項基本原則,違背、歪曲黨的改革開放決策,或者其他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文章、演說、宣言、聲明等的,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4、妄議黨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嚴重者開除黨籍
《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通過網絡等方式,妄議黨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的,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5、詆毀污蔑英雄模范,嚴重者開除黨籍
根據條例第四十六條,通過網絡等方式,丑化黨和國家形象,或者詆毀、誣蔑黨和國家領導人、英雄模范,或者歪曲黨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人民軍隊歷史的,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6、制造傳播政治謠言,嚴重者開除黨籍
《條例》第五十二條規定,制造、散布、傳播政治謠言,破壞黨的團結統一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政治品行惡劣,匿名誣告,有意陷害或者制造其他謠言,造成損害或者不良影響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7、泄露這些信息的,嚴重者開除黨籍
《條例》第一百二十八條規定,泄露、擴散或者打探、竊取黨組織關于干部選拔任用、紀律審查、巡視巡察等尚未公開事項或者其他應當保密的內容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三、在官場怎樣讓一件事干不成?正部級官員點破真相
來源:官場筆記
政協委員詹國樞說,曾擔任國務院新聞辦主任的趙啟正有句名言,非常有名。
這名言就叫做,“你要想讓一件事辦不成,你就多請示。”
為什么這么說呢?
趙啟正對這種官僚行事,有著切身的體會。
他說,他當上海副市長兼浦東開發區主任時,曾動員香港大老板郭鶴年到浦東建香格里拉飯店。郭本人也想干。
但一來,他在老市區已經建了一個,二來,飯店投資較大,得找上面審批。
趙啟正這樣說,批什么嘛批?自己干得了,反正是你自己的投資!
郭從香港來,比較謹慎,規規矩矩,便跑到京城某部委,匯報此事,要求批準。
一處長搖頭說,不行,你投資虧了,我們負不起責任!
郭說,我自己的投資,怎么會要你負責?
處長還是搖頭。
郭沒有辦法,只好回到上海。左思右想,管他那么些些,自己干啦!
后來,飯店終于建成,郭覺得好笑,與趙啟正談起此事,我問處長,我投資虧損了,你負不負責任?處長說,不負責任。我又問他,我不投資,耽誤了機會,你負不負責任?處長說,不負責任。我說那么好了,投資你不負責,不投資也不負責,你為什么還要管呢?
哈哈哈哈,趙啟正聞言大笑,早就告訴你嘛老郭,叫你不要請示不要請示,你不聽。這不還得自己干嗎?
趙啟正還舉了另外一個例子。
浦東要建機場,政府部門不批,說上海有個機場了,還建什么建!老趙說,倫敦有六個機場,倫敦比上海大嗎?
好不容易同意了,又不允許把跑道建成4000米,只能3500米。為什么?因為這是規定。但是,你不建4000米,一些大飛機就不敢來,霧天更危險。咋辦呢?老趙叫施工方開辟出4000米長度,先鋪3500米,施工中,以不好銜接,會有接口為由,一家伙延長到4000米。結果,事弄成了!
所以嘛,一般真正能干事的人,有擔當的人,能自己決定的事情,不一定要請示。
你一請示,實際就把責任推給了上面。你說他同意不同意?一同意,出了問題,責任不就是他的么?正因為這個心理,大多數情況,上面只好保守一點,要么拖拖,要么不同意。不同意就不用擔責任了嘛。這態度其實很好理解。我們對下面,不也一樣嗎?
所以,衡量一個干部是不是負責任,有沒有擔當,你就看他是不是動不動就要請示。表面看是遵守紀律,實際是推卸責任。這種干部,挺耽誤事的,依我看,不可重用!
四、適當緩解基層壓力
文章來源:學習時報
一些基層干部反映工作累、很辛苦,這個情況值得分析。招商、扶貧、安全、維穩、綜治等等,都是基層面臨的工作。大多數時候,基層干部都在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五加二、白加黑,周六保證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證”,是很多基層干部工作的常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長期緊繃的工作狀態難免使基層工作顯出一種疲態,影響基層治理的效果。
中央提出,對廣大干部既要嚴管,也要關心。為了保證基層治理的高效持續,防止基層工作疲于應付,可以考慮對基層工作適當減壓減負。當然,對基層減壓減負并不是無原則地削減工作。法定職責必須為,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基層政府職責和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基層必須嚴格貫徹落實。
減少不接地氣和進退兩難的決策。基層政府必須堅決執行中央和上級決策,這是硬杠杠,不得變通。有時候,地方政府一些盲目追求“創新”的政策和脫離實際的新點子讓基層很難落實。
防止層層傳導壓力變成層層推卸責任。貫徹中央政策必須“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這是要求各級政府都要擔當作為、守土盡責,做好各項工作。但是要切實防止在“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的名義下向基層甩包袱的現象。
杜絕形式主義?;鶎右钊雽W習貫徹中央和上級精神,但是要切實防止文山會海。一些領導干部把發文、開會當作抓落實的主要方式方法,甚至將其做成履職盡責的“痕跡”,造成基層干部有看不完的件、開不完的會。
除了文山會海,還要防止臺賬、表格泛濫。臺賬、表格是形式,是為了反應基層工作的實質,有備可查。
給基層留出必要的工作完成時間。經濟社會發展任務繁重,各級政府都強調“等不起、拖不得”,這反映了負責任的態度,是好事。但也應注意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市場規律,給基層政府留出完成任務的必要時間。一些地方在推進工作過程中,出現了“層層傳導壓力”異化為“層層加碼壓力”的現象。
改變基層人少事繁的局面。“人少事繁”是對基層工作狀態的一種描述,各部門相互借人的情況較為普遍,名義上有部門之間、編制之間的差別,實際上是打消了部門和編制之間的界限,有事大家一起往上沖。有必要充實基層辦事力量。
官場微小說《貧困戶炫富》
鐘用下班一回家,女兒妮妮就跑過來問他貧困戶到底是什么人,為什么老師說他們什么錢都不用交,還會發什么補貼給他們。鐘用心想這正是教育女兒的好機會;貧困戶就是家里經濟條件比較困難的家庭,生活過得很拮據,你說的什么都不用交,補貼什么的叫“兩免一補”,是國家為了幫助他們出臺的政策,你以后在學校里對這些同學要熱情、熱心,多幫助。妮妮似懂非懂地走開了。
這天,鐘用一回到家,妮妮就哭著說要買個電話手表。鐘用不解,買那個干嘛?爸爸每天都接送你上下課,你不需要那個東西。聽話,乖!妮妮還是哭著說就是要買說同桌小方就有了一個,嘲笑了她連電話手表都沒有。鐘用懂了,安慰妮妮,小孩子要好好學習,不要攀比,小方的父母有錢不代表他以后也有錢,要自己學好本事才能有出息!話音未落,妮妮更委屈,喊道,你騙人!你之前還說貧困戶很窮!小方家就是貧困戶,就是他嘲笑我窮!我不管~我就是要買。
沒辦法,鐘用花了五百大洋給女兒買了個電話手表。
這天中午,鐘用一回到家,老婆就和他抱怨妮妮現在吃東西挑三揀四。原來午餐前鐘用老婆切好了一個蘋果拼盤叫妮妮來吃,結果妮妮看了一眼就說不吃,還嚷著要吃車厘子,說那個好吃而且貴。
鐘用叫來妮妮準備批評一頓,結果反被妮妮問倒了。媽媽說車厘子很貴,吃不起,那為什么小方卻天天吃?還說家里還有好多而且都是別人送的?小方還問我為什么我爸媽都有單位卻感覺比他家還要窮?爸爸,貧困戶到底是不是家庭真的很窮?
下午下班后,鐘用給妮妮買了一斤車厘子。
晚上的時候鐘用覺得還是打個電話給妮妮的班主任,要求給妮妮換個同桌,不然再這樣下去自己要成個貧困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