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閱官||光山縣委書記劉勇:團結奮進 跨越發展 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
時間:2017-09-16來源:信陽日報 作者:acebm 點擊:
次
【閱讀原文】近日,信陽日報刊登了一篇題為“團結奮進跨越發展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光山縣委書記劉勇的署名文章。文章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新成績、發生的新變化、實現的新提升做了全面概括。
劉勇,男,漢族,1965年12月生,河南固始人。中共黨員,1986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任商城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正處級)。曾任信陽市紀委副書記,信陽市城鄉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光山縣委副書記、副縣長、代縣長等。現任河南省光山縣縣委書記,縣委常委。
團結奮進跨越發展
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
文章來源:信陽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光山縣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認真總結歷屆班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圍繞“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提出“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的奮斗目標”,并堅持以“扶貧開發工作為總引領、以實施‘六大戰略’為總支撐、以弘揚‘五種精神’為總保障”的發展思路,緊抓中辦定點幫扶的機遇,敢拼善為,乘勢而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成績、發生了新變化、實現了新提升。
綜合實力顯著提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求,主動適應新常態,持續用力抓改革、調結構、穩增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縣生產總值由2011年的108.9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178.8億元,年均增長10.4%。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2011年的2.9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5億元,年均增長11.5%。產業結構逐步優化,三次產業比重由2011年的29.3:40.7:30.0調整為26.5:39.3:34.2。農業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農業增加值實現47.3億元,比2011年增長48.5%。工業經濟穩中向好,規模工業增加值由2011年的27.5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55.7億元,年均增長15.2%。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全省排名由91位上升到57位。全縣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升級,保持了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良好發展態勢,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的基礎不斷夯實。
發展動力持續增強。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項目為抓手,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2011年以來,共完成各類重點項目583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2011年的107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230.5億元,年均增長16.6%。官渡河產業集聚區晉級為省“一星級”產業集聚區,縣商務中心區成為省“一星級”商務中心區,縣靜脈產業園入選為河南省靜脈產業示范園區。電子商務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新業態,被命名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電商消貧十佳縣。停運10年的火車站恢復運營,叫響了“乘司馬光號專列,游中國智慧之鄉”旅游品牌,年發送旅客36萬人次。
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按照“改造老城、提升東城、建設南城”的思路,自2014年8月起,實施了官渡河10平方公里區域的生態南城建設,規劃功能定位為光山縣城高品質居住、現代商務服務和旅游服務基地。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按照“認識官渡河、規劃官渡河、建設官渡河”的發展思路,結合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累計投資達6.5億元,以路、橋、壩、點、園為主的28個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5月1日,隨著1#橡膠壩的建成,官渡河蓄水面積達8600畝,蓄水量達1440萬立方米。5月28日,首屆光山縣2017年旅游產業扶貧現場會暨“大蘇山杯”首屆龍舟賽在官渡河上激情開賽,吸引了縣內外數萬人游覽觀看。一個彰顯生態之美、活力之美、文化之美的新南城初步建成,成為廣大居民健康、休閑、游樂的好地方。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工程總投資55億元的新華五岳抽水蓄能電站啟動建設,建成后,將每年為地方財政增收3000萬元,解決就業逾千人。投資60億元的袁灣水庫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光山縣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成功創建大蘇山國家森林公園、龍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和仙居國家農業公園。一大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點項目紛紛落地,經濟發展的后勁更足,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厚植優勢持續增強。
脫貧攻堅扎實推進。縣委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緊扣中央“六個精準”和省“五個辦法”“五個方案”“五個專項方案”,認真貫徹落實栗戰書主任2016年2月蒞臨光山調研時提出的“更細致、更艱苦地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指示,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在中辦及省、市的協調幫扶下,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縣貧困村由106個減少到56個,貧困人口由79573人減少至38307人,貧困村面貌和全縣干群精神狀態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在統籌推進各項扶貧措施的基礎上,把“扶志氣、扶智慧、扶產業”作為重中之重,總結和推廣“房前屋后一畝茶、一塘肥魚一群鴨”產業發展模式,實踐探索出了電商扶貧、金融扶貧、保險扶貧的新路子,策劃了羽絨新品展示、新茶采摘、“觀五玫”鮮桃采摘等12個產業扶貧現場會,啟動了“多彩田園”產業扶貧示范工程,在全市推廣實施。注重“扶貧先扶志”的宣傳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參與扶貧的主動性不斷激發,由縣文藝工作者創作的《共同奔小康》歌曲,唱出了全縣干部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定信心和奔赴美好生活的希望。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的感召力和影響力不斷匯聚。
幸福指數節節攀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傾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善辦民生實事。實施“引潑入城”及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全縣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大力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保障需求,建成了紫水廉租房、伴島國際城經濟適用房、高盛星河灣公租房等一批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智慧之鄉·宜居光山”為發展定位,不斷加大縣城及鄉鎮文明創建力度,成功創建“河南省文明城市”,被評為河南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先進縣,建成美麗鄉村示范點300個。樂辦惠民好事。不斷加大困難群眾救助力度,實現了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動態調整下的應保盡保,農村危房、糧食直補、“兩免一補”等各項惠民政策得到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城鄉居民養老實現了全覆蓋,在普及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礎上,探索實施了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及針對貧困戶的人身意外傷害險,群眾養老、健康更有保障。力辦為民難事。貫通了飽受群眾詬病的九龍中路、司馬光西路、二環路南延等“卡脖子”道路,興修鄉村公路819公里,強力推動以“三輪車”為主的縣城交通秩序綜合整治,有效解決了群眾出行難題;建成縣行政服務中心,并被確定為“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徹底解決了群眾辦事難。持續加大“平安光山”創建力度,建成了覆蓋城鄉的“天網”工程,“陽光信訪”更為暢通,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節節攀升,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的理念越發深入人心。
對外形象充分展示。近年來,光山縣以“中國智慧之鄉”建設為載體,全面展示光山的對外形象。中辦定點幫扶光山,特別是栗戰書同志親臨光山考察指導扶貧工作,在縣內外引發廣泛關注,《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紛紛報道了光山縣近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成效。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全力打造各行業工作亮點,僅2016年,我縣就獲得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省文明城市等20余個國家及省部級嘉獎榮譽。積極承接、承辦各類現場會、大型培訓會、羽絨新品和“光山十寶”上線發布會、體育賽事以及《鄉約·走進光山》、“憶紅軍·尋紅旅”等拍攝活動。2015年上半年河南省首次公布縣級城市空氣環境質量,我縣排名全省第一,叫響了“光山藍”。
教育名片不斷擦亮,通過國家級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驗收,自2012年以來,累計考取清華、北大、港大84人,其中,2017年,考取清華、北大名校24人,空軍飛行員4人,實現了錄取清華、北大等名校在全市的“九連冠”,光山二高被清華大學授予“優質生源基地”榮譽稱號。涌現了南蘇丹維和英雄姚道祥、北京臥冰救人英雄趙應書、劉順星等一批光山好人,由光山文藝工作者自發創作的《我愛你,光山》在縣內外廣為傳唱,極大激發了全縣人民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智慧之鄉”的對外形象和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
從嚴治黨不斷深化。縣委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始終保持從嚴治黨的韌勁不放松,黨的建設水平在堅持中不斷提升。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黨員干部“四個意識”不斷增強。堅持把抓好黨風廉政建設作為最大的政績,嚴格落實“兩個責任”,扎實推進基層黨建述職和黨風廉政“雙述雙書”制度。深入推進“嚴鄉強村育新”計劃,探索實施村干部到縣直單位掛職鍛煉,對全縣34個軟弱渙散村集中整頓,同時,對全縣106個貧困村派駐了第一書記,按每個貧困村100-150萬元標準,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基層黨組織煥發了前所未有的動力和活力。2017年8月30日,全市“嚴鄉強村育新計劃”觀摩推進會在光山召開。扎實做好縣鄉換屆工作,實現了換屆風清氣正。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落實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堅持在重點項目一線、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脫貧攻堅主戰場選拔識別干部,持續大力弘揚“五種精神”,引導黨員干部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敢干事、會干事上,營造了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持之以恒改進作風,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潮,充分發揮巡視巡察利劍作用,堅持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全縣黨風政風持續好轉,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的政治生態不斷優化。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堅定“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中央權威。扛牢抓實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按照“任務不變、力度不減、效果不降、標準更高”的原則,扎實穩步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為加快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助力“五個信陽”建設增光添彩!
光山縣“國字號”名片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全國油茶發展重點縣
全國產糧大縣
全國油料百強縣
全國產茶重點縣
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
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
全國綠化模范城市
全國小農水重點建設縣
全國水土保持示范縣
中國名茶之鄉
全國電商消貧十佳縣
中國年度最佳投資休閑目的地
中國健康養生休閑旅游名縣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國家級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
讓智慧之光溢彩光山
——建設中國智慧之鄉需要系統解決方案
王牌智庫曾作出對“司馬光砸缸救出缸中的小孩叫上官尚光”的歷史考證以及對光山縣上官崗地名由來人文軼事的研究成果,時任信陽市委書記王鐵(現任河南省副省長)曾據此批示“讓智慧之光溢彩光山”,作為光山縣城市發展定位,建設“中國智慧之鄉”。
自此,“智慧”文化之源,成為光山縣的發展理念、特色、動力及靈魂之所在。對外,“智慧”成為光山縣的最佳城市名片;對內,“智慧”激發著廣大黨員干部及人民群眾干事創業的思路和行動。
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的攻堅階段,光山縣委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團結奮進、跨越發展,努力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的諸多成績正印證著“讓智慧之光溢彩光山”的城市發展定位的準確性和生命力。
王牌智庫認為,縣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的有力支撐。因此,科學開展城市定位,才能破解發展難題,釋放發展的無窮動力。十三五時期,面對改革與發展歷史重任,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需要光山縣廣大干群繼續堅定理想信念,以“讓智慧之光溢彩光山”為引領,為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