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乱码伦视频_99re热久久_青青青爽国产在线视频_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王牌說城 NEWS

濟南都市圈拿到“入場券”,都市圈的競爭態勢如何?

時間:2024-03-14來源:未知 作者:acebm 點擊:
      近日,山東省政府官網公布《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標志著第14個國家級都市圈正式拿到“入場券”。加上濟南都市圈,14個國家級都市圈誰是領跑者,各都市圈的實力如何,是公眾所關注的話題。

      近日,“國民經略”發布《官宣!又一批國家級都市圈,誕生了》文章,對14個國家級都市圈的體量進行對比,并對濟南都市圈所涵蓋的濟南、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濱州6市空間概念進行普及,文章以國家級都市圈擴容,分析了資源、產業、人口、數據等各要素流動戰略及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文章深入淺出值得學習,“王牌智庫”轉載本文,一起來看國家級都市圈的“梯隊”情況及各都市圈的實力。

      國家都市圈,迎來大擴容。

      近日,山東省政府官網公布《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標志著第14個國家級都市圈正式落地。
圖源|山東省政府網站

      此前,青島都市圈已獲批復,此番發布的濟南都市圈規劃也獲得國家層面復函,山東由此成為廣東之后第二個擁有“雙國家級都市圈”的省份。

      僅過去一年,全國就有7城晉級,已獲批的國家級都市圈達到14個,涵蓋了除京滬之外的幾乎所有主要超大特大城市。

      未來,國家級都市圈會不會繼續擴容?誰是下一個?

01
      14個國家級都市圈,誰是領跑者?

      都市圈、城市群,正在成為新一輪城鎮化的重要載體。

      目前,我國已規劃了19個國家級城市群,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為世界級,成渝、長江中游城市群緊隨其后,形成城市群最重要的“五極”。

      在全國,大大小小的都市圈多達30個以上,目前已獲得國家層面批復的國家級都市圈只有14個。

      這些都市圈,覆蓋廣州、深圳兩大一線城市,南京、成都、杭州、鄭州、武漢、沈陽、濟南等10個省會,以及重慶、青島等高能級城市。

      14個國家級都市圈,誰的體量更大?

      整體來看,深圳、南京、廣州、杭州為第一梯隊,深圳、南京超過5萬億,廣州、杭州突破4萬億。

      青島、武漢、濟南、成都、重慶、鄭州、福州、長株潭都市圈也都超過2萬億,只有西安都市圈、沈陽都市圈整體規模相對較弱。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都市圈GDP均是按照全域規劃范圍進行統計的,而不是嚴格的實際范圍。

      如剛剛獲批不久的濟南都市圈,規劃范圍涵蓋濟南、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濱州6市,而實際范圍則是濟南全域以及其他5市部分縣區。

      從廣義都市圈來看,濟南都市圈GDP總量突破3萬億,從嚴格意義看,濟南都市圈GDP為1.92萬億。

      與此同時,由于都市圈政策陡然收緊,后來獲批的國家級都市圈無一例外遭遇瘦身,無論是城市數量還是面積,都少于最早獲批的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經濟總量之所以超過廣州,就是這兩重因素的體現。

      作為第一個獲批的國家級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規劃范圍涵蓋滬皖兩省,涉及8市2區,規劃面積6.6萬平方公里,但核心區只有2.7萬平方公里。

      若以規劃范圍來看,南京都市圈經濟總量超過5萬億,逼近深圳都市圈;若以核心區來看,南京都市圈經濟總量約為3萬億左右,與武漢、成都在一個水平。

      與之對比,最新批復的廣州都市圈,只有廣州、佛山全域,以及肇慶、清遠部分區域,此前備受關注的韶關、云浮都不在其列。

      深圳都市圈也是如此,最終只有深圳、東莞、惠州全域和深汕合作區,呼聲頗高的河源、汕尾都不在其列。(參閱《第一個5萬億國家級都市圈,來了》)

      當然,經濟體量、地域面積、人口規模,并不等同于綜合實力。

      都市圈的成熟與否,更多取決于同城化、一體化的進程,取決于地鐵跨市連通、產業協同乃至公共服務一體化的突破。

      在這方面,許多國家級都市圈剛處于起步階段。

02
      14城晉級,國家級都市圈是否太多了?

      國家級都市圈不斷擴容,給許多人以圈子膨脹的印象,越泛濫,價值越低,最終徒剩一個名號。

      其實不然,任何國家級規劃,未必都能提供政策或財稅方面的直接支持,但戰略本身,就足以凸顯城市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打破行政壁壘,突破各地畫地為牢的限制,讓資源、產業、人口、數據等各種要素都流動起來,才是都市圈戰略更深層的用意。

      其一,晉級國家級都市圈,最直接的利好,當屬跨城地鐵的擴張,三四線城市有了曲線躋身地鐵俱樂部的可能。

      都市圈以一體化、同城化為目標,地鐵連通自是應然之義,這也是跨市地鐵、跨省地鐵暢通無阻的原因所在。

      廣州-佛山,上海-蘇州,武漢-鄂州,杭州-紹興,南京-鎮江,鄭州-許昌,成都-資陽,長沙-湘潭等跨城地鐵的橫空出世,就屬此類。

      眾所周知,我國地鐵建設已經全面收緊,一般城市沒有獨自建設地鐵的可能,就連大城市地鐵規劃也在嚴重縮水。

      不過,都市圈的到來提供新的可能,湘潭、鄂州、資陽等地之所以能躋身地鐵俱樂部,正是得益于長沙、武漢、成都等都市圈的助力。

      其二,晉級國家級都市圈,將會帶動產業、人口的持續外溢,對周邊城市帶來積極影響。

      近年來,產業飛地層出不窮,都市圈內更是蔚然成風,如深汕特別合作區、廣清特別合作區,都是都市圈產業一體化發展的體現。

      產業協同,是都市圈的核心目標之一。

      由于中心城土地、人力成本不斷抬升,加之培育新興產業的需要,傳統產業轉移就成了當務之急,都市圈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

      如果能解決好財稅共享機制,未來產業轉移還會加速。國家層面已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都市圈探索建立稅收分享和經濟統計分成機制”。

      其三,都市圈,擴大了中心城市的“勢力范圍”,讓“軟性擴張”變成可能。

      無論是城市合并,還是撤縣設區,都受到嚴格限制,就連強省會也在遭遇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挑戰,有地市甚至喊出了“一城獨大不是春”的宣言。

      當強省會模式遭遇挑戰,強都市圈就成了許多中心城市擴張的主要支撐。

      一旦都市圈規劃明確,至少意味著中心城市的“勢力范圍”得到認可,跨城乃至跨省發展才得以名正言順。

      南京都市圈就是如此。南京身為“徽京”可謂廣為人知,但直到獲批國家級都市圈,且明確由江蘇、安徽兩省共同發布,才由此讓“徽京”變得名副其實。

      同時,成為國家級都市圈,在競逐更高的國家戰略面前,獲得更大勝算,如國家中心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家戰略腹地等等。

03
      國家級都市圈會不會繼續擴容?

      都市圈還會繼續擴容,但不會無限擴張,更不會出現全國到處都是圈子的現象。

      早在2022年,國家層面就已開始收緊都市圈審批門檻,一眾都市圈面臨前所未有的大“瘦身”。

      一方面,不是每個城市都有打造國家級都市圈的資格,超大特大城市是前提。

      根據官方對都市圈的定義:“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
      可見,超大特大城市是前提,一般地級市并不在其列,就連一些經濟實力較弱的省會,連自身發展都需要扶持,遑論帶動周邊發展?

      而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標志,則限制了都市圈的擴張半徑。

      1小時通勤圈,大概50-100公里的半徑,而地域面積一般都在2萬平方公里左右,這是推進都市圈同城化的正常范圍。

      過去,許多都市圈規劃動輒數萬平方公里,恨不得將幾百公里之外的縣市,乃至半個省都囊括在內,但這樣只有形式意義。

      畢竟,都市圈不是城市群,也不是省域,更非龐大的地理概念。沒有實際的一體化乃至同城化,劃太大的圈子都沒有意義。

      另一方面,都市圈不能盲目擴張,更不會遍地開花。

      對此,國家發改委曾做出明確定調:

      我國都市圈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各地要尊重客觀規律,不能跨越發展階段,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推動都市圈建設……要依據人口經濟聯系科學合理確定都市圈空間范圍,防止盲目擴張。

      根據研究,目前,全國共有 30多個大型都市圈,這些都市群多數都還處于培育階段。

      根據清華大學城鎮化研究院發布的報告,只有廣州、上海、深圳、杭州、北京、寧波等6個都市圈位列成熟型,17個為發展型,11個為培育型。

      事實上,寧波都市圈也從屬于上海大都市圈。嚴格來說,全國只有5個相對成熟的都市圈。

      所以,未來國家級都市圈即使繼續擴容,總量也會相當有限。

      當然 ,國家級都市圈從名義到實際、從規劃到現實,從圈地為王到抱團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章來源:國民經略,作者:凱風)

上一篇:大逆轉!這些地方,人口開始反彈了

下一篇:2024年,第二個網紅城市,突然出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