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海浦東新區召開統籌核心發展權和下沉區域管理權工作動員大會,揭牌成立了浦東18個投促中心,這也標志著浦東在上海全市首嘗取消鎮一級政府招商引資權的正式落地,未來鎮政府更多做好屬地管理職責,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014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舉行"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明確,2015年起停止街道招商引資,推動街道工作重心切實轉移到社會治理工作上來。
2015年1月6日,上海市委正式發布2014年"一號課題"重要成果《關于進一步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的意見》。
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上海全市統一停止街道招商引資,這是硬任務,沒有例外。個別的局部的利益,必須服從全市工作大局。街道招商引資雖有其歷史發展的緣由,但在當前形勢下,如果再不看清利弊得失,我們的工作就會產生失誤。從全局工作來看,街道招商引資已是弊大于利,與上海城市未來產業結構的方向不相符合,街道干部也難以集中精力履行好群眾要求的管理服務職能。"
繼取消街道招商引資權后,當前,上海浦東新區又率先實行取消鎮招商引資權。上海踐行的超大型城市的治城方略,給我們帶來諸多關于"城市治理"的啟示。
各級政府的職能歸位
我國各級政府間"條塊"矛盾突出,特別是在市(縣區)政府與基層鄉鎮、街道、村級組織之間的矛盾尤為突出,如何理順條塊關系,劃分各級政府之間的管理權限,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王牌智庫認為:權力小,責任大,財權事權不匹配是鄉鎮政府履行職能面臨問題的癥結所在。合理促進各級政府的職能歸位,就是要以"財權事權相適應"為原則理順各級政府的權責關系。
總之,市(縣區)級政府要切實擔負統籌區域全局工作的職責,鄉鎮、街道等政府部門要以"屬地管理"為原則,強化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招商引資的職能歸位
長期以來,政府績效考核與"招商引資"掛鉤的機制安排,導致各級政府、各個職能部門都參與招商引資。政府招商引資能起到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但也存在諸多問題。
招商引資工作是否需要層層政府都參與?事實證明,基層政府招商引資有其合理性,但局限性也日益突出。"局部小受益,整體大損失"的招商引資之傷,必須通過將招商引資權"上收"到市(縣區)級政府,設立專門職能部門推行"專業招商",統籌安排招商引資全局工作來解決。
浦東新區:取消鄉鎮政府招商引資權
各鎮之間為招商引資引進項目"比拼"優惠政策形成不良競爭,鎮里管理道路綠化卻發現部分屬區級"鞭長莫及",在上海浦東新區,今后這些難題將不再存在。
浦東新區正式啟動實施新區統籌核心發展權和下沉區域管理權改革工作,直面區、鎮發展中的"痛點"、"難點"、"阻點",重點統籌五個方面的發展權,強化與下沉八個方面的管理權,努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事權責任不匹配、缺乏統籌各自為戰、基本公共服務不均、社會治理精細化程度不夠等突出問題,努力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區"。
統籌核心發展權和下沉區域管理權是一項系統工程,新區工作方案包括"1個意見+17個實施辦法"。"1個意見",即《關于浦東新區統籌核心發展權和下沉區域管理權的意見》,是這項改革工作總的指導性文件;"17個實施辦法",主要是與各類核心發展權和區域管理權相匹配的具體辦法。新規明確,區政府層面現在將統籌五個方面鎮一級政府的權限,分別是,發展規劃權,鎮級招商引資權,鎮園區轉型發展權,區域開發權和公共設施基本建設權。
其中,取消鎮級政府招商引資權尤為引人注目,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介紹,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更好提升當地發展能力,區政府統籌鎮政府招商引資可以站得更高,引入更多優質企業,同時,也避免鎮政府層面招商引資經常出現的定位同質化,發展產業同質化的問題。
統籌鎮級招商引資權此次較為引人關注。揭牌的18個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分別承接對應區域招商引資目標任務,由區商務委(投資辦)統籌管理。"各中心"將意向、在談的重大項目,統一上報到區層面,區層面進行項目評估和準入統籌,有效解決有資源、有載體而無項目或有信息、有項目而無載體的問題,實現項目需求與資源匹配的有效對接。同時,全區實施統一的企業扶持和投資促進政策,對"各中心"承擔的招商引資任務實行目標管理和清單管理,對各鎮承擔的服務企業、安商穩商工作任務進行綜合評價,納入區鎮考核指標體系。
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說,"統"的目的是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比如要"統"項目準入,區里對項目嚴格把關,不符合產業定位的堅決不能進,防止"撿到籃子都是菜"。比如要"統"政策標準,各鎮之間不能拼招商引資稅收返還力度,不能互相拉來拉去搞內耗。比如要"統"土地開發,由區級主體實施收儲,由經過區里認定的"好人家"實施開發。
而和民生關系最緊密的是統籌公共設施基本建設權。明確區級道路兩側綠帶、區級公園和公共綠地、區級河道、公安圖像監控設施等建設項目,調整為區級事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教育類新建項目及改擴建項目,由區級在區域開發中統籌;薄弱鎮的污水支管工程、小區雨污分流工程、天然氣管道改造工程、低水壓改造工程等民生項目,調整為區級統籌安排。
和統籌相對應的下沉管理權,目的是要更加有效地做實鎮級政府的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職能,進一步發揮鎮在區域管理和城鄉社會治理創新方面的主體作用。
按照應放盡放、能放盡放的原則,重點強化與下沉八個方面的管理權:人事考核權、征得同意權、規劃參與權、重大決策和重大項目建議權、綜合管理權、綠化市容管理權、房屋管理權和法治建設統籌推進權。力求進一步加強社會治理創新,推動重心下移、管理下沉、權力下放,強化屬地責任,讓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的主體也能第一時間解決問題,實現管理效能的最大化。
統籌核心發展權和下沉區域管理權,是浦東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先行區的重要舉措,也是根據上海超大城市的特點和規律,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體制機制,實現更高水平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具體實踐和必然要求。統籌的目的是要更加有效地發揮區鎮兩級在推動區域發展中的長板和優勢,進一步做優做強鎮域經濟,提升區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同時,統籌的不是所有發展權,而是事關全局和長遠的核心發展權。下沉管理權,目的是要更加有效地做實鎮級政府的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職能,進一步發揮鎮在區域管理和城鄉社會治理創新方面的主體作用。
另據悉,為有序落實統籌核心發展權和下沉區域管理權工作,浦東專門成立了推進工作組,將分三個階段推進改革實施,啟動實施階段正式啟動實施改革工作,召開政策集中培訓會,對各項實施辦法進行詳細解讀。組織推進階段從6月開始,各部門根據細化擬定的專項工作推進實施方案,抓緊開展各條線的專項培訓及組織推進工作。總結評估階段是年底前,各部門和鎮對事權調整情況進行總結評估,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優化完善的意見,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