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投融資貨幣功能較快提升 境外機構持有境內金融資產規模近10萬億元
時間:2022-10-11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10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微信號發布央行宏觀審慎管理局文章《堅持改革開放和互利共贏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文章指出,要推動金融市場向全面制度型開放轉型,提高人民幣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投資流程,豐富可投資的資產種類,便利央行類機構配置和持有人民幣資產。
專家認為,得益于中國宏觀經濟保持企穩復蘇態勢,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深化,預計境外投資者將繼續提高對人民幣資產的信心和需求,外資有望繼續流入中國市場。
外資投資境內金融市場
更加便利
近年來,隨著滬深港通、基金互認、債券通、滬倫通等互聯互通渠道相繼開通并持續優化,合格投資者管理政策框架不斷完善,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更加便利。
10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末,境外機構持有境內金融市場股票、債券、貸款及存款等金融資產規模合計近10萬億元。得益于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深化,人民幣投融資貨幣功能較快提升,證券投資在跨境人民幣收付中的占比由2017年的30%左右上升至2021年的60%左右。
相關專家表示,我國繼續堅定不移地通過全方位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使得人民幣資產的避險屬性、投資回報率和配置價值更受全球投資者重視,以此促進和吸引了跨境資本加速流入,增加對中國股票和債券的配置需求。人民幣匯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繼續保持雙向波動和基本穩定,也支撐了人民幣資產價格穩中有升,吸引資金持續流入中國市場。
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
不斷推進
人民幣資產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逐步走強,也得益于頂層設計與統籌安排。今年以來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推進。7月份,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推出包括境外機構跨境認購服務、提升境外機構入市便利、債券通公司降費25%等六項創新便利舉措的“政策大禮包”,推動中國債券市場高質量對外開放。8月份,滬深港通交易日歷優化啟動,優化后預計可將目前滬深港通無法交易的天數減少約一半;而在QFII方面,根據證監會網站信息梳理,截至8月底,合格境外投資者數量累計達711家,今年以來已有43家獲批。
事實上,近年來,QFII、QDII制度改革取得了卓越成效,并為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和中國資金出海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QFII和QDII等制度安排的設立與推行過程中,我國合理把握改革開放的方向、節奏、重點以及業務規則和制度建設的多元化、差異化、特色化進程,并配合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全投資者保護機制、改善投資者結構、逐步取消金融機構外資股比限制等配套措施,助力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堅定進入和平穩駛過“深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