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汗溄鹑诳萍脊緫摼邆淙N能力
時間:2019-12-17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 12月17日消息,以“金融科技助力現代金融體系建設”為主題的2019第三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于今日在京召開,TCL集團副總裁黎健出席活動并發表演講。
TCL集團副總裁黎健
黎健認為,一家優秀的供應鏈金融科技公司應該具備三種能力:產業智慧、科技創新和金融嚴謹。首先,一定要了解產業的關注點是什么,整個大市場環境和行業發展趨勢,小到微觀的核心系統供應鏈生態情況,應該都有深刻的理解,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這個產業以及產業鏈特點的金融產品出來。其次,科技創新對于供應鏈金融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體現在把產業的場景和金融的場景融合,還有其它各種場景的融合。最后,關于金融嚴謹,黎健認為金融合規應該是重中之重,也是業務發展的前提,只有在有效的、合理的監管之下,金融科技公司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以下為現場發言實錄:
黎健: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能夠代表TCL和各位分享我們在供應鏈金融科技創新上的實踐和思考,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融入產業生態、鏈出小微希望”。
在TCL長期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對于一個產業集團和大公司來講,有一個健康、高效的供應鏈生態是非常重要的,鏈條當中的每一個企業擁有生產經營所需要的資金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們一直非常關注鏈條上各個供應商的融資情況。我們發現,不同在鏈條上的融資成本不盡相同,低的只有4%-6%,高的可以達到30%,還有些企業甚至支付30%的成本也無法獲得生產經營需要的資金。
我們一直認為,供應鏈條上的融資成本最終會轉化為原材料成本,也就是轉化在核心企業的身上,然后進一步傳遞到消費者的身上。同時,也一直在思考可以在供應鏈金融方面做些什么,也做過一些探索嘗試。比如,2015年就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了供應鏈金融短期融資券。相關實踐讓我們獲得了一些經驗,并且觸發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得出的結論是,還是應該更多地聚焦在以交易為背景的應收應付環節。
目前,在應收應付環節的融資中,銀票的融資轉換率達到60%,商業匯票轉化率為30%,但是整個規模當中占比最大的應收帳款融資轉化率只有7%。問題在哪里呢?金融機構不是不想做小微企業的融資,他們的意愿非常強,很多金融機構很早就成立了普惠部,并且把這它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但推進的時候還是存在很大的挑戰。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傳統金融難以解決信用機制的問題,信用傳遞的有效工具存在缺失。
進行歸因分析的話,我們可以看到能力與意愿主體的分離。出資方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首先是運營效率、運營成本、風控的問題,還有就是資金的供給問題。資金供給對于銀行來講應該說不是一個問題,但各種關鍵能力并沒有全部掌握在金融機構手上,其中有一部分掌握在核心企業手上。所以,整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著力點方面,如果沒有產業金融、沒有產業參與,我們很難解決現在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
關于如何破局,國家政策環境催生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無論是作為金融機構、科技公司以及產業都積極投身到怎樣通過供應鏈金融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嘗試。
2015年6月17日,我們推出電子應收帳款確權憑證,承載的信息包括合同發票以及確權承諾。可以看到應用場景主要是核心企業開立給到供應商,供應商可以向下流轉參融。我們在剛做這個平臺的時候,由于當時的初創人多數都來自金融機構,所以我們始終把金融監管這根弦拉得很緊。第一張單開出之前我們已經明確了規則,就是“三個嚴禁”。一是嚴禁開立沒有采購背景的金單,通過什么方式檢驗呢?我們去查ERP、去看應付余額,如果出現異常增長的話就有可能是在開立沒有貿易背景的金單。二是嚴禁借機延長供應商帳期,我們會看報表周轉期,如果以前的周轉天數是60天,突然暴漲到120天的話肯定是有問題。三是嚴禁以任何形式滯留或者占用資金,平臺全程不碰資金,這是底線。以上是初始的時候我們設定的規則,之后我們又順應監管引導的政策方向進行了持續優化和完善。
這是我們在應收帳款環節創新供應鏈金融的嘗試,這種模式的好處在哪里?這里有一個簡單的介紹,就是在這種創新模式下,核心企業或者大型企業優質的商業信用可以向上傳遞到供應鏈條的不同供應商和不同環節,讓這些中小供應商也能夠享受到融資條件跟大型企業類似的融資。
具體來說,供應商層面的好處簡單來說就是三點:方便、快捷、成本低。對于金融機構的好處包括批量獲客、風控、提升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在這樣的模式下,銀行是可以實現普惠資金下沉到供應鏈條不同環節的精準扶持,也幫助銀行或者大型金融機構成就普惠小微的社會責任和情懷。
最后我們再看對于核心企業的好處,對于核心企業來講,這個鏈條上的資金成本降下來,最終肯定會反映為采購成本,更重要的是,資金活水進入供應鏈條的不同環節,實現精準扶持,對于整個供應鏈條的健康高效運營是非常有幫助的,對于我們來講有及時的交付,質量得到保證和加快周轉就是最有力的支持。
模式方面,我們認為最大的創新點還是用科技力量來優化風險的控制。大家知道互聯網金融或者金融科技當中,對于中小微的扶持方面我們首先面臨的是欺詐風險,通過應用OCR技術和生物識別技術驗證貿易背景的真實性,檢查合同發票等等信息提高效率,通過數據的交叉驗證來驗證數據的真實性,我們也會應用到區塊鏈的技術,數據驗證之后實時上鏈,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數據不可篡改。
接下來和大家看一看應用成效,目前我們平臺上注冊的企業有1.5萬家,融資規模448億元,筆均融資規模62萬元。除了TCL的嘗試之外,我們從2015年開單,2016年和同業分享,就有接到很多大型企業集團上門和我們交流學習,我們也非常無私地把我們的經驗進行分享,其中很多企業就說可不可以把你的平臺應用到自己的上下游供應鏈當中?我們當然非常歡迎,后來我們也因此成立了一家公司向外輸出服務。任何來到我們這里交流的大型企業,無論最終有沒有選擇我們,我們都會無私地把我們的經驗和大家分享,因為只有有了更多的產業投入到供應鏈金融,主動跟金融機構合作才有可能真正更大范圍地解決中小企業的問題。
我們合作的核心企業還是以制造業為主,覆蓋了電子、電氣、設備、建筑和化工。
這是企業的構成,可以看到TCL這樣的核心企業,包括前面講到的電子電氣設備行業企業,其中典型的特征就是98%是制造業,鏈接的上游企業當中有超過1.5萬家,中間的中小微企業占比超過95%,這些中小企業當中大概有3/4是制造企業,這也是我們平臺的一個行業特征。
總結下來就是一句話——普惠特色鮮明。金單融資期限只有73天,基本上和我們國家應付帳款的周轉天數是一致的,筆均62萬元,金額比較低,平臺融資綜合成本平均年化收益率6%,在市場上也算是一個合理的水平。圖中可以看到我們的筆均金額是在逐步下降的,剛才說的62%是從開始到現在的筆均,2018年我們的筆均降到了54%。
從效能上來看,最小的融資期限是1天,最小的融資金額是100元,放管速度可以達到2分鐘,7×24小時的系統服務,網站停留時間大概5分鐘,還有一個數據就是從開始到現在,我們平臺上的壞賬率、不良率都是0%,沒有出現過逾期。
最后談一談我們做供應鏈金融科技公司的一些感想,我們認為一家優秀的供應鏈金融科技公司應該具備三種能力:產業智慧、科技創新和金融嚴謹。
我們做這樣一項事業,一定要了解產業的關注點是什么,整個大市場環境和行業發展趨勢,小到微觀的核心系統供應鏈生態情況,我們應該都有深刻的理解,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這個產業以及產業鏈特點的金融產品出來。
大家可以看到科技創新對于供應鏈金融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體現在把產業的場景和金融的場景融合,還有其它各種場景的融合,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新產品的推出也對供應鏈金融進一步深入到毛細血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應該堅持兩點:科技角度是因為需要而存在,因為我們的客戶需要,所以我們才會有這個科技應用的要求。創新也是因為應用存在,尤其是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們比較鼓勵的是對成熟技術的創新應用,科技必須是經過驗證的科技。
關于金融嚴謹,金融合規應該是重中之重,也是業務發展的前提,需要規范制約、擁抱監管,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堅持這一點。我們也多次呼吁金融科技公司發展的過程當中,監管力量應該盡早介入,尤其從開始到現在互金協會在促進行業規范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我們覺得在監管層面可以有多種力量一起參與。今天上午也有看到北京的金融監管李局長講到現在正在做金融科技創新的監管試點以及監管沙盒的嘗試,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印象,只有在有效的、合理的監管之下,金融科技公司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作為一家供應鏈金融公司,我們只有建好這三種能力,三力齊發,才能實現成就小微的愿望。